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今天,沿海区域高校尤其涉海类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应确立提升海洋意识、推广海洋文化教育的教学宗旨,丰富以海洋文化为主线和中轴且与现代人文教育紧密融合的教学资源,建立科学的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应搭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社会实践为辅的海洋文化教学平台,利用独特的课程优势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海洋文明,同时达到大学语文所要求的培养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以海洋文化教育为基点开展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海洋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考虑:感知海洋文化、欣赏海洋文化、理解海洋文化、践行海洋文化。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课堂,精心组织校内外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中体验海洋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而激发学生爱  相似文献   

3.
海洋文化与课程思政的教育融合,有助于培养高水平海洋人才和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当前高校海洋文化教育在覆盖范围、教学条件和内容方法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将海洋文化与课程思政教育融合具有重要价值。借鉴文化学习维度框架,选取典型高校案例的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洋文化与课程思政的教育融合具有八条实现路径,能够取得积极高阶的育人实效。展望未来,有必要从育人价值、包容理念、交流机制、创新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海洋文化与课程思政的教育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校海洋通识教育尚未成熟,尤其是在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还不明晰。本文在概括国内外海洋通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深入分析该校海洋通识课的开设门类、实施目标和框架,并对高校海洋通识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解读,建构了高校海洋通识教育知识体系模型,分为海洋文化、海洋科学、海洋经济和海洋实践四个模块,以期促进中国高校海洋通识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以海洋文化教育为基点开展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海洋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考虑:感知海洋文化、欣赏海洋文化、理解海洋文化、践行海洋文化。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课堂.精心组织校内外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中体验海洋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二、依托海洋文化精神。培育体现时代精神的“海的儿女”培养海的儿女,就是要培养“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心胸宽广、知识渊博、开拓进取”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为使学生具备以上品格,达到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开展三种教育、培养三种精神”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梁欢 《广西教育》2020,(47):154-155
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方面阐述在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高校外语教学中文化自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自信,并从融入更多传统文化元素以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模式、借助新媒体力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等方面论述文化自信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党的十八大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应对海洋世纪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回应海洋强国战略的呼唤,高校必须加强海权教育。当前高校海权海防教育还存在一些困境。高校加强海权教育必须更新传统海洋观念,强化海洋意识,建立海洋战略思维,建构大学生的科学海洋观。加强大学生海权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工程,是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的基石。我国要真正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质变与转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滁州学院学报》2019,(2):89-91
创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是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的思想基础。当前高校应从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完善平台基地、优化师资队伍、强化"知行"教育、选树创业典范以及健全机制等方面来探索构建高校创业文化核心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创业教育实效性,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王玲 《河南教育》2011,(8):14-15
高校校园文化广义上是指高校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它不仅包括教育环境的优化,而且包括文化环境的优化。而二者的优化又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高校网络文化概念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优化思政教育文化环境、革新思政传统教学模式等方面,重点探究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与价值。进而提出实现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与价值的有效路径,旨在能够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要成为世界海洋强国,需要培养海洋事业的优秀人才.我们探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海洋观教育进行渗透性教学尝试.通过对学生进行海洋历史观、海洋建设责任感、海洋战略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等方面内容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迎接未来海洋世界挑战的能力,以实现高等教育适应海洋世纪、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张焱生 《文教资料》2010,(8):165-166
用海洋观指引学生树立海洋国土观、资源观、权益观,有利于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念和大局意识,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海洋观教育成为学生学习技能的精神动力,从而促进海事类高校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海洋观指引海事类高校成人教育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丰富课程内涵和拓展育人功能。目前,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着红色文化体验感受限、红色信息整合度较弱及红色文化教学深度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应从红色文化时代性入手,做好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提升红色文化体验感,营造红色文化学习氛围;组建红色文化网络社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加强思政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思政教育教学形式等路径,助推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作为爱国主义的形式符号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海口市桂林洋片区的高校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深入贯彻实地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针对目前还存在的课程研发不足、融合高校教学时代感不强、传播平台单一等问题,可从优化课堂教学融合、增强社会实践服务、拓宽网络媒介宣传、盘活学生社团组织、创办班级竞赛活动等途径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悟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具有同步性、互补性和兼容性;语言文化教学是施行外语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焦鹏飞 《科教导刊》2023,(2):145-147
为了解涉农高校大学生海洋强国意识的现状,本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对该校57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50%左右的在校大学生的海洋基础知识储备欠缺,且对海洋强国战略关注不够;不同专业、性别、年级的学生在海洋强国认知上表现各不相同。文章针对涉农高校大学生海洋强国意识的现状、问题及其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四点结论与建议,以提高涉农高校大学生海洋强国意识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在坚持依托高校及上海海洋局资源,凝合教育理念,培育学校文化,以及坚持学校优质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办学目标下,切实推进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学校特色课程创建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使得两岸同胞都表现出共同的心理素质,体现为相互之间的族属亲近感、文化认同感。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教育合作交流的深入,台湾到大陆高校求学的学生日益增多,培养这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以福建高校台湾学生为例,通过对台湾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分析,提出了转变观念,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加强对台湾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近现代史教育,加强对台湾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教育,优化台湾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解决学历互认、毕业就业等台湾学生切身利益问题,增进台湾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为此高校要优化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始终坚持系统论原则,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三创教育、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为此高校要优化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始终坚持系统论原则,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三创”教育、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