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心理适应性自测量表对67名大学新生进行三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8.36%;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6.00%。焦虑产生的原因有生理需要不满足、安全感缺失、没有归属感、实现自我价值有压力。高校可以通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缓解大学生的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6,(3):118-124
本研究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和SCL-90问卷,考查大学新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处于正常偏好。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与SCL-90问卷中大多数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学习心理问题会影响心理健康。要解决大学新生学习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开设学习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课程,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白雪峰 《班主任》2013,(8):16-19
面对高考的压力,高三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焦虑、情绪波动、患得患失、心理脆弱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如何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变压力为动力,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水平,是班主任一项重要任务。几年来,我在培养高三学生健康心态方面进行了一些尝  相似文献   

4.
叶怀潮 《考试周刊》2012,(49):173-174
文章对一名在学校团体心理测验中发现的具有心理问题(学习焦虑)倾向较严重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运用了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对学生学习焦虑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改变认知、实践锻炼和巩固认知、完善个性等三个阶段的心理辅导,成功地达到"认知重建"的目的,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包括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从众心理和矛盾心理。并对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大学自身因素进行挖掘,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掌握大学新生入学后所面临的困惑和难题,建立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心理调适机制,笔者以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淮阴工学院2013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2013级新生入学后第一个月的心理状况等方面做了抽样调查。被调查者的900个学生中,80.8%的新生存在着焦虑或抑郁状态。另外,学业压力(85.3%)、人际关系问题(81.3%)、个人前途就业压力(62.3%)、经济压力(32.2%)是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因素。大学新生适应性过程中的心理困境及成因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后,在集体生活中出现一些不适情况。调查表明,有60.7%的新生在前期的读书过程中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23.9%的新生甚至从未离开过父母身边。在刚入学后,主要表现出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原来在生活中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父母,而进入大学后,几乎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  相似文献   

7.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大学新生在适应期出现失落、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埋下隐患。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心理普查、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朋辈辅导等方面入手,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容易产生压力过大、焦虑、退缩等心理问题。在指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或调适时,合理情绪疗法是较易操作也是较为常见的心理咨询方法。文章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问题,探讨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调适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社会人才竞争压力的增大,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自卑、恐惧、焦虑、紧张、孤独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辅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适,把不健康的心理消灭在萌芽中,以达到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个性完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来到校园,面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常常表现出不适应,从而产生困惑、焦虑、孤独、悲观失落等情绪,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导致校园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充分认识并分析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积极疏导、有效降低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帮助大学新生迈好独立人生的第一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