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尽管这些年也曾提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项目标,但真正关注的是“双基”目标。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是现今教学的一大难题。必须认识到,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所确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彼此渗透和相互融合的,三有机地统一于学生的整个成长与发展过程之中。这就要求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海英 《小学生》2012,(8):56-56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本着新课改的理念,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相似文献   

3.
化学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和领导管理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多元互动教学程序的基本依据。它使教育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更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的最主要意图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形成和谐、友善、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真正促进学生不仅在身心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而且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也得以协调统一、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日益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三维”发展目标、“三大”学习方式以及“交往互动”的教学本质论等新课程理念,也不断在这场如火如荼的“革命”中聚焦。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许多变化,解放了学生,让学生变得爱学习,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新课程改革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观摩、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新课程改革解放了教师,让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使得新课程、新课改的理念有了一个具体的载体,更体现了学生要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在落实三维目标过程中却不尽人意,一种态度是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考高分就是好猫。  相似文献   

6.
何冰 《教育导刊》2006,(8):18-19,33
地理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发展。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感到比起“知识与技能”这些显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隐性的、潜在的、长远的目标则因难以量化而使评价有更大的难度。如何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呢?笔者认为,“过程与方法”是在知识传授及能力形成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桥梁,因此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评价的实现是达成地理新课程目标的关键。为此,我们进行了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考评试验研究。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管见。  相似文献   

7.
许艳 《历史教学问题》2006,(1):108-108,19
新课程的根本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深化,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新”劲十足,可课外作业仍“涛声依旧”。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历史作业,即以学生主体为核心,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以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地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五化”:(一)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个性化“知识的获得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知识的创新也是对新旧信息、新旧知识…  相似文献   

8.
陈军 《考试周刊》2009,(25):91-92
为改变现行数学课程的弊端,新课程在目标与内容上均作了较大调整。强调“双基”的形成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创造”。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新课程目标的显著特点。现行的高中数学大纲与时俱进地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时代的需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和转变教学方式的新观念。本文阐述了如何从二分法理论看新课程目标及教师认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引导学生学会累积知识,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一、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教学理念数学学习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方法、语言和策略,形成了知识基础。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性发展,体现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育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重视实践和猜测,进行推理和交流。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课程目标是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所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改变现行数学课程的弊端,新课程在目标与内容上均作了较大调整。强调“双基”的形成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创造”,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新课程目标的显著特点。从知识分类研究角度分析,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目标的实施,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形成、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有力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科学预设,动态生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以学生成长生活逻辑为主线,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为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内容,所有知识的构建和学科能力的达成都基于“体验式”活动的开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英语新课程把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并将情感首次列为课程的目标,对情感目标作了分级的目标描述,充分体现了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们不再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为学生是有情感、有需求、有思维、有自主性的独立个体,有自己特定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学外语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而情感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提倡课堂教学中应避免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这一要求拓展了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维度,更加注重了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此,我们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注重教给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扩宽观察视野,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生提供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并体验探究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使物理教学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如何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语文课堂由以往注重“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乍一看,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高涨,活动丰富多彩,方法多式多样,整个课堂看起来美轮美奂.然而,“动活美”的语文课堂却忽视了对“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目标的实现,导致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为培养目的,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一、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中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师在使用新课标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物理学科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物理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物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秋季,江苏进入了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为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新课程以“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为设计思路,课程内容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拓宽了学生选择的空间,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新课程积极倡导“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又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情感目标”放在很突出的位置,按四个学段,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终身的语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