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洲 《现代语文》2004,(2):22-22
这是一堂非常的语文课。说它非常,是因为它与常规的语文课完全不同:教师隐退在幕后,讲台上是一群学生在表演课本剧——《西门豹》。表演的学生十分投入,语言、动作和表情都经过了自己的深思熟虑,虽然他们的表演有些稚嫩,却也十分感人。台下的学生沉浸在故事中。眼看着巫婆被西门豹以通报河神的借口扔向河内时,台下的学生不由得拍手叫好,有的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堂非常的语文课。说它非常,是因为它与常规的语文课完全不同:教师隐退在幕后,讲台上是一群学生在表演课本剧《西门豹》。表演的学生十分投入,语言、动作和表情都经过了自己的深思熟虑,虽然是那样的稚嫩,却那样的感人。表演结束了,同学们一个个品头论足起来。有的对表演者的感情、神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指出个别地方人物的语言还可推敲更符合人物的性格,有的谈自己看了课本剧表演后的感想,还有的干脆上台来自己表演认为最得意的地方。这时,教师从幕后来到了前台,组织学习课文《西门豹》。由于课本剧表演的铺垫,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堂非常的语文课。说它非常,是因为它与常规的语文课完全不同:教师隐退在幕后,讲台上是一群学生在表演课本剧《西门豹》。表演的学生十分投入,语言、动作和表情都经过了自己的深思熟虑,虽然是那样的稚嫩,却那样的感人。表演结束了,同学们一个个品头论足起来。有的对表演者的感情、神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指出个别地方人物的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时,不仅被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而且被西门豹巧治巫婆、官绅的妙计深深折服。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西门豹方法的巧妙之处,上课时,我和学生之间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对话。课堂实录如下:师:同学们都认真地朗读了课文,甚至把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电影“放”出来,这就叫会读书。那么,你们就来谈一谈,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方法怎么样?生1:我认为西门豹这个人很有计谋,每做一件事情都是胸有成竹。他并没有派威武的士兵把巫婆和官绅们一网打尽,而是用带有幽默、讽刺的话说:“这样看来,河伯还真灵啊!河伯娶媳妇请…  相似文献   

5.
《西门豹》是一篇颇具戏剧性的历史性题材课。课讲了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兴修水利的故事,歌颂了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业绩。其中西门豹为老百姓破除迷信的部分集中表现了西门豹的聪明机智,称得上“一石四鸟,巧妙绝伦”。通过送新娘时简短的几句话,西门豹同时达到了四个目的:救下了新娘;处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警戒了其他官绅;教育了老百姓。对于这样的章,学生充满了兴趣,喜欢西门豹这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6.
【案例】《西门豹治邺》(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中"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他一等再等,等什么?师: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西门豹等来官绅的求饶……生(齐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特点,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形象、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西门豹》一文时,西门豹巧用妙计,破除邺这个地方给河伯娶媳妇的陋习,是该课的重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西门豹妙计所在呢?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除了西门豹这个方法外,你还能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破除给河伯娶媳妇这个陋习呢?问题一提出,学生思维十分活跃、一本正经地把自己摆在县老爷这个位置上,认真地思考起“妙计”来。一会儿时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要叫手下人在邺这个地方贴满布告,明令禁止给河伯娶媳妇。违者一律下大牢。”有的说:“我要叫卫士把那些装神弄  相似文献   

8.
画外音:由于巫婆和官绅作怪,说每年必须送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给河伯(漳河的神)做媳妇,他们从中牟取暴利,所以有女孩儿人家纷纷跑到外地去了,但有一些人家却留了下来。这样,今年又得有一个女孩子做牺牲品了。时间:公元前495年农历二月初五地点:魏国的邺漳河边上人物:西门豹、巫婆、官绅和官绅头子、卫士、老百姓幕启(在一片锣鼓声中,巫婆和官绅们踏着彩纸走上了自己的位置)官绅头子(大喝一声):“停住!”(锣鼓声立刻消失)巫婆(阴阳怪气地):“带上新娘来……”(这时,巫婆的话被一声“邺令大人到!”喝住)官绅甲:“咦,张邺令不是一个星期以前死了吗…  相似文献   

9.
体操表演     
玩平衡木时,我改变了以前让幼儿鱼贯走走的方法,而是要求幼儿自己设计动作,在平衡木上进行“体操表演”。幼儿对这一形式很感兴趣,他们一个个表演得挺认真。有的模仿体操运动员的舞姿,有的把老师教的舞蹈动作创造性地加以发挥,  相似文献   

10.
[课例] 《西门豹》教学片断: 师:西门豹惩罚了巫婆、官绅,老百姓明白了什么?用书上的话回答。(引读)老百姓明白了…… 生: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师:老百姓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说说理由。 生:我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并没有真的河伯。因为巫婆和官绅被投进漳河就再  相似文献   

11.
《西门豹》是人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文中西门豹破除“给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是本文教学重点。这部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将一出破除迷信、惩治邪恶的活剧描述得淋漓尽致,读了回味无穷。笔者运用浙江特级教师周一贯提出的“表演研读”模式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2.
每当我告诉学生现在开始作“课文表演”时,学生们总是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身子坐得直直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请来表演的同学兴高采烈,没请到的同学不胜惋惜。这“课文表演”是什么,为什么竟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这还得从头说起。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图文并茂。有的课文故事性强,如果把它象演戏那样表演出来,不是更生  相似文献   

13.
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歌剧表演是集音乐和表演于一体的音乐形式的舞台展示。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授课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的歌声学习,同时也要加强学生们的表演技能。使学生们具有声、行、影、情、美融合一体的表演。如果想要达到这种综合美于一身,歌剧表演在声乐中就充分实现了多种美于一体的表演,歌剧表演对于声乐的表演也十分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课堂表演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从单纯的听讲者角色中解放出来,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和语文学习的主人。但是,有的语文教学,让课堂表演流于形式。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没有做好课前准备便让学生进行随心所欲的表演,表面上以学生为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第八册《西门豹》一文中,出现了三个“闹”字,教学时抓住这一字眼,可以帮助学生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根本原因加深理解. 一是西门豹向老大爷询问邺地荒凉的主要原因,老大爷告诉他“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二是所谓河伯娶媳妇,不过是巫婆和官绅为了骗取老百姓  相似文献   

16.
这篇故事的情节并不曲折离奇,它始终是围绕西门豹佯装要给河伯选妇进而惩办了巫婆和官绅的主线进行的。它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故事是从西门豹看到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产生疑问开始的。即引出了情节的开端。这部分是通过西门豹的“四问”完成的。一问原由,了解到河伯娶妇之事;二问  相似文献   

17.
一、课堂现状
  ⒈“没事做”和“来不及”。这学期,我们学校开了很多公开课,我也旁听了不少语文课,因为大家都精心准备,因此每节课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亮点。不过,我从自己和同事们的语文课上仍然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有些老师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还有一到两个教学环节尚未完成;而有些老师在铃声响起之前的十分钟已经完成了全部的教学任务,余下的时间有的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有的让学生将字多写几遍,有的甚至直接让学生提前下课。  相似文献   

18.
《西门豹》一文在叙述了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扔进漳河之后,写道: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这一句话,对连贯全篇内容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19.
教学《西门豹》一课,临近尾声,一学生提出质疑:“老师,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活抓上来,而是假装相信迷信,再惩治他们?”  相似文献   

20.
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赋予课文生命和活力。1.情境表演,再现生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境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课文《西门豹》有这么一个片断:“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教学中我抓住“磕头求饶”创设情境,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深刻理解。即请几位同学以表演的方式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