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淑芳 《教学与管理》2007,(10):105-106
关于师生行为方式,目前教育界还没有对这个概念作出明确的解释。参考许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师生行为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具体选择的某种行为或形成的一些方式。师生行为方式是构成教育体系的要素之一,包括师生之间的规范、规则和道德礼仪等。既包括教师的行为方式也包括学生的行为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们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青少年学生通过道德教育具有了比较清晰的道德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他们的内在道德动力,导致了很多青少年道德知识和行为“两张皮”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道德信仰的终极价值支撑。而没有道德信仰教育引领的道德教育,处处凸显了其价值上的无根性,这就致使道德知识与规范杂乱无序。  相似文献   

3.
我们时常发现:在思品课上,大部分学生说得头头是道,课后的行为却不尽人意。分析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不难发现,他们并不是没有道德判断能力,也不是缺乏道德知识,而是没有把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和判断能力转化为行为。那么,教师如何将课  相似文献   

4.
马秀娟 《宁夏教育》2012,(7):119-119
我们时常发现:在思品课上,大部分学生说得头头是道,课后的行为却不尽人意。分析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不难发现,他们并不是没有道德判断能力,也不是缺乏道德知识,而是没有把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和判断能力转化为行为。那么,教师如何将课程的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行为之中,使其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呢?  相似文献   

5.
知识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是有理性相伴随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理性认知与选择的基础上,我们正是对人、物、事及其关系有所认知才形成特定的态度和情感,并采取相应的行为。知识是道德理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校道德教育要以知识教学为基础。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知识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关于师生行为方式,目前教育界还没有对这个概念作出明确的解释。参考许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师生行为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具体选择的某种行为或形成的一些方式。师生行为方式是构成教育体系的要素之一,包括师生之间的规范、规则和道德礼仪等。既包  相似文献   

7.
"真理游戏"是个体面对复杂的权力、知识、道德关系进行的认知和行为选择。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呈现出的典型特征,研究以福柯"生存美学"为理论视角,从知识—权力—道德逻辑结构对大学生行为逻辑进行了分析。作为具有特定年龄结构和时代文化特征的群体,大学生行为逻辑遵循特定"真理游戏"规则,呈现出规训与反规训并存的矛盾特征,其行为经过主体化与客体化的复杂交替斗争而形成。研究认为,对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塑造,应尊重其成长特点和群体特征,尊重其"真理游戏"的规律,运用先进理论对"游戏规则"进行有效的干预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由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构成:道德规范是形式,道德价值是内容。道德价值亦即所谓行为应该如何,它是行为事实如何对于道德目的(亦即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社会的道德需要、社会的道德要求)的效用,因而又由道德目的与行为事实两因素构成:行为事实是道德价值实体;道德目的是道德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9.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生一方面具有很高的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而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的“道德矮人”。学生在理想的道德世界和现实的道德世界里成长、困惑、迷失、彷徨。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很多,而最不易受人重视的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化行为在起着抵消作用,例如下面几种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学科教学的首要目的。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来进行道德的渗透。同时,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全方位的德育渗透对于提高学生的德育知识水平和改善社会道德风貌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语应用性阅读是读者有目的的寻找特定信息,猜词悟意、逻辑推理的行为过程。运用语法知识是理解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道德价值推导法是伦理学所特有的发现和证明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发现和证明任何行为或规范的道德价值,首光必须弄清道德价值终极标准:道德目的、亦即道德终极标准究竟如何?这是道德价值推导法的一个前提;其次必须弄清道德价值实体,亦即弄清所要发现和证明的行为或规范之事实如何,也就是行为或规范的事实依据;是否实际存在抑或纯系子虚乌有?如果实际存在,它属于何种行为类型?它的本性是什么?这是道德价值推导法的另一个前提;最后用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来衡量这种行为或规范之事实,便可以发现和证明它们的道德价值;符合者便具有正道德价值,便是应该如何的行为或规范;违背者便具有负道德价值,便是不应该如何的行为或规范,这是道德价值推导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道德习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习惯是指在一定社会中,经过长期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的熏染而形成的特定的道德风尚,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对社会中的群体和个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方式,我们也称之为道德习俗、道德常规或群体道德习惯;所谓狭义的道德习惯也可称之为个体道德习惯。是指社会道德习俗的个体化.是个体在道德实践中经过反复持久的练习而形成的稳固的心理定势和道德行为方式。”本文主要从狭义的道德习惯出发,探讨初中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们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青少年学生通过道德教育具有了比较清晰的道德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他们的内在道德动力,导致了很多青少年道德知识和行为“两张皮”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道德信仰的终极价值支撑。而没有道德信仰教育引领的道德教育,处处凸显了其价值上的无根性,这就致使道德知识与规范杂乱无序。一、道德信仰的内涵与特征关于道德信仰的概念,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从哲学角度上讲,其定义为:道德信仰是对某种道德目标及其理论的信服和崇拜,…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民族培养新一代专门人才的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现代科学知识、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大学生的政治方向、社会行为、人际交往、以及对社会道德的认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任务。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一定社会中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准则和具有价值判断与取向的实践活动。从特定的道德主体——大学生来看,其道德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借助于道德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借助于校内环境、人际交往、学生组织、校园精神等校园文化的因素。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校园的深层的文化积淀与特殊的文化氛围,规定、制约,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学习     
长期以来,“道德”被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为个体所掌握和践履,成为个体的品行。因此,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构成人的品行的核心因素。我们认为,道德教育虽然与知识、技能不无关系,但它不同于知识、技能。一个人可以通过记忆掌握道德知识,还可以通过练习获得行为技能,但道德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本身不能保证他凭良心办事。这说明,道德的核心不在于道德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对道德的态度和情感。以态度、情感为核心的道德,是不可能用传统的方法“教”的,它只可由学生自己学习和内化。道德学习与道德教…  相似文献   

17.
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职业劳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因此,技工学校《职业道德》课的教学通常包含两大块:一是明确某一特定的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二是如何在特定的职业行为中遵循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与教材本身是  相似文献   

18.
思品课课堂上,教师注重反复分析课文,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忽视了创设必要的道德实践活动及检查评价。这就形成了思品课教学的怪现象——课堂上,学生说得头头是道,课后却乱七八糟。 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之间有一条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分析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我们发现,他们并不是没有判断能力,也不是缺乏道德知识,而是没有把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总而言之,就是缺乏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信念,不光光是指一个人知道些什么,信念首先是指人们怎样把所知道的知识变为行动。美国教育理论家杜威曾经指出:“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的确,只有建构起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让这些知识深深地烙印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个人的观点,能激发出深沉的情感,并同他的意志融合起来,在他的活动方式、行为举止以及待人待己的态度中表现出来时,才能称之为信念。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途径时说,“个人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说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思想…  相似文献   

20.
对己无害危难救助是指无特定义务人在对自己无危险的前提下,对有生命安全危险的人提供救助的行为。对己无害不是完全没有损害,而是相对于被救助人的生命权而言,其救助行为对己无损害或者损害较轻。传统理论认为对己无害危难救助是道德义务而非法律义务。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在公民道德素质日趋下降的今天,见死不救或见危不救靠道德谴责达不到应有的社会效果时,将对己无害危难救助这一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