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里美的小说《卡门》中体现出典型的学者化文风。本文旨在探究学者化风格对卡门形象塑造的双重影响,并以此对《卡门》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法国作家梅里美《卡门》中的女主角卡门通常被冠以原始生命的活力、女权意识的觉醒、追求自由的精灵等词眼为世人所瞩目。本文另辟蹊径,从卡门身上展示出来的所谓自由入手,揭示了卡门内心丑恶的一面,指出卡门标榜的自由是建立在邪恶的欲望基础之上,她追求自由的手段和途径充斥着人性的罪恶,实则为一个标榜自由的邪恶灵魂。  相似文献   

3.
从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小说《卡门》,到意大利音乐家乔治.比才的《卡门》,再到西班牙著名导演卡洛斯.绍拉《卡门》,这个爱与死的故事始终充满着魔力。电影《卡门》采用"戏中戏"的套层结构,从审美的视角、现实的视角、审美加现实的视角将这个故事讲述得更加扑朔迷离,让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认识了卡门,也认识了复杂的人性和复杂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中篇小说《卡门》是一部写给男人的童话。小说营造出来的是看似平常的爱情故事,但是包含着几乎所有男性渴望却又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使得男人们在专为他们打造的童话世界里,放飞心灵、获得快感。而这一切快乐却来源于一个精灵般的、完全不可征服的女人——卡门。这是一部写给男人的童话,使得古今读者,特别是男性读者在童话世界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快感。  相似文献   

5.
野性的四面八方--《山峡中》与《卡门》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里美的《卡门》与艾芜的《山峡中》都触及一种畸形的人生现实,人物身上弥散着某种野性意味,但在野性的背后却深隐着东西方民族文化心理的迥然差异,这种差异带来的美学旨趣,无疑会长久地左右人们阅读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音乐小词典     
【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1838年出生于巴黎一个音乐家庭。九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十九岁毕业时已成钢琴家兼作曲家,后游学意大利等国。回国后,主要从事歌剧创作。主要作品有:歌剧《卡门》、《采珍珠者》、《波尔特的美丽姑娘》、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其中以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所创编的歌剧《卡门》(在音乐上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西班牙色彩)、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坛可谓巨著丛生,法国作家梅里美的短篇小说《卡门》以一位吉普赛女郎的爱情悲剧为主题,在众多佳作中脱颖而出。小说一经发表,就引来了其他艺术领域里改编者的高度热情,其中最为后世流传的莫过于同时期、同国籍的作曲家比才创作的同名歌剧。将两部作品从女主人公的塑造和戏剧情节方面进行相互比较,揭示其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是具有研究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卡门》是一部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的作品,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文章通过对比才及其作品的分析阐述了歌剧《卡门》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剧本改编自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其中二号女主角米凯埃拉为比才和剧作者所加。文章对米凯埃拉这一角色的存在价值进行了探讨,她温柔平和的气质与豪放不羁的卡门形成对比,她的加入改变了作品的道德取向,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影响。从中也可见作曲家的感性与理性、意识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是共同作用于音乐创作中的。  相似文献   

10.
《卡门》是梅里美短篇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亦正亦邪的吉普赛女郎形象,她爱憎分明,桀骜不驯。本文主要评价卡门的爱情观,先理解卡门精神中"自由"的含义,给予读者一个总体的爱情观评价,再从社会历史背景、同时期其他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民族性格、艺术手法等多个维度去探寻她的爱情观的成因,并最后从爱情观中窥见卡门其形象。  相似文献   

11.
《卡门》本是一篇小说,是法国作家梅里美(Pros per Herimee,1803-1870)创作的,讲述美丽的波希米亚姑娘卡门本是强盗头子唐何塞的情人,移情别恋之后为了忠实于自己的感情而甘愿被唐何塞杀死。在临死之前.卡门对着拿刀逼迫自己的唐何塞说:“跟着你走向死亡,我愿意,但是不愿意跟你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2.
对歌剧《卡门》中女主人翁卡门的性格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作品《哈巴涅拉》对卡门性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最经典的一部作品,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验,仍然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如此有生命力,当然与歌剧中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堪称经典的音乐旋律密不可分。比才成功的刻画了卡门直率、热情、善变等多面性的性格,塑造出卡门、米卡艾拉、唐!霍塞等多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营造出对比冲突十分强烈的戏剧氛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优美如歌、直入人心、过耳不忘的歌唱性旋律永远都是歌剧艺术征服观众的法宝,也是歌剧能够得以传承、流行的基本条件,在歌剧《卡门》中让人过耳不忘的旋律比比皆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验,仍然让后人念念不忘啊!  相似文献   

14.
卡门简论     
一卡门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梅里美的中篇杰作《卡门》的主人公。《卡门》基于一个俗而又俗的男女情杀的素材。但是由于作者对小说主人公这一艺术形象的精彩刻画,使这个平庸的题材成为展示卡门全部个性、全部活力的最妙的题材。卡门是作者培植的一朵专以“恶”的方式反抗社会的“恶之花”。卡门是生活在十九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个波希米族姑娘。波希米族是一个全欧洲的流浪民族。卡门就  相似文献   

15.
歌剧《卡门》作为欧洲经典歌剧的优秀作品,它的创作题材源于文学名著。但是,它又以独特的音乐语言诠释了名著并超越了名著,具有自身的创作特色。了解歌剧《卡门》的创作特色有助于我们欣赏高雅艺术与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6.
<卡门>这部歌剧是由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而成的.它完成于1874年秋,不仅是比才所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而且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剧本作者是梅拉克阿莱维所创作,原著作者是梅里美.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出身于农家的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卜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入情网,成了走贩,过了些时候,卡门对霍赛冷淡起来,她爱上了斗牛士埃斯罗?霍赛的妒忌,使卡门烦恼,他干沙她感情上的自由,她被这种干涉所激怒,于是与他绝交了,后来在一次群众对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的欢呼声中,霍赛刺杀了卡门,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西班牙风格.  相似文献   

17.
《卡门》序曲是歌剧《卡门》开场前的一首管弦乐曲,它结构简炼,气氛热烈,且涵盖的知识面广,是音乐欣赏中一个很好的课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根据教学切入点和重难点的不同,可以挖掘出不同的知识点。案例1知识点或教学重难点:回旋曲式教材分析:《卡门》序曲的结构形式是回旋曲式。回旋曲式是指多次再现的同一主题与两个以上的插部交替出现所组成的乐曲结构形式。多用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或节日性的歌舞场面,其结构图式为ABACA…A,其中A为主部,  相似文献   

18.
对于《卡门》序曲曲式结构的判断,音乐学界主要的观点有两类:一类认为是"回旋曲式",另一类认为是"复三部曲式"。文章在对这两类曲式结构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后参考《卡门》序曲的结构图式得出:《卡门》序曲应为缩减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相似文献   

19.
对于《卡门》序曲曲式结构的判断,音乐学界主要的观点有两类:一类认为是"回旋曲式",另一类认为是"复三部曲式"。文章在对这两类曲式结构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后参考《卡门》序曲的结构图式得出:《卡门》序曲应为缩减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相似文献   

20.
《卡门》就像梅里美微笑着衔在嘴角的那朵火红的剌槐花,他用手指轻轻一弹,从此世界文坛中盛开了一朵永不凋谢的“恶之花”。本文通过对《卡门》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清新的异域风情、奇美的情节结构等的分析,挖掘小说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并以其为代表,阐述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