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帝王世纪》是魏晋学者皇甫谧研究上古以来帝王史的成果,记载的一些不见于其他典籍的材料,多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往往数种说法并存。有人据后世典籍所引其中个别帝王在位年数的不同,认为存在"一书二说",进而推测是皇甫谧根据《竹书纪年》修改原作的结果。但细绎相关证据,即使有"二说"的帝王在位年数也多与《竹书纪年》的记载不同。而皇甫谧卒于元康三年(293)的新说也不成立。  相似文献   

2.
皇甫谧不仅在医学领域有卓越贡献,在史学领域也有突出的成就。他善于组织材料构建理论体系、采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补史书之缺;他整理古史文献,包括历史地理的沿革演变,土地、人口的增减等,既保存了可贵的史料,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晋学者皇甫谧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其史学代表作《帝王世纪》对于几个重要地望的判断,往往出于主观臆测。该书曾首创四种禹都新说,皆被后世学者认为不可靠;该书首倡的契始封于“上洛商”说没有任何依据;该书所主张的汤都南亳及西亳“首阳亭”说也被考古学界所否定。他的《帝王世纪》并非“博而有据,足资考稽”之作。  相似文献   

4.
马钧是三国时期的机械制造家,其主要活动发生在魏明帝曹叔和齐王曹芳时期。他革新了织绫机,提高了功效四五倍;革新创造了指南车、翻车、水转百戏;因遭无理诘难,其改进诸葛亮连弩的想法和改进发石车的设计未能成功。《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中有傅玄对马钧的高度赞誉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崔护谒浆故事绵延流传,其本事最早见于《本事诗》,最初这只是崔护的一首小诗。通过细致分析,阐述了故事的发生与该诗本身所蕴含的戏剧性、孟棨编纂《本事诗》的主旨有关,并指出死而复生的关目受到了《搜神记》中《王道平》、《河间郡男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渭塘奇遇记》是瞿佑《剪灯新话》中一部抒情色彩很浓的爱情喜剧,而透过喜剧背后可以看到瞿佑本人对美好往日的怀旧之情。其故事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还采纳了《本事诗》崔护谒浆故事的叙述结构,并受到了《本事诗》"缘情而发"文学主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崔护谒浆故事绵延流传,其本事最早见于《本事诗》,最初这只是崔护的一首小诗。通过细致分析,阐述了故事的发生与该诗本身所蕴含的戏剧性、孟綮编纂《本事诗》的主旨有关,并指出死而复生的关目受到了《搜神记》中《王道平》、《河间郡男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涉及不少历史事件和个人交往,解读其中本事,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篇.  相似文献   

9.
10.
《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作为沈从文展现自己湘西之旅的典型文本,糅进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主体情绪与审美感悟。《湘行散记》是在《湘行书简》的基础上,对同一种人物、同一种情境、同一种意绪的二度创作,再次创作中,他对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进行重新的理解和组织,从而使作品生发出丰富而厚重的意义。这种意义的生发离不开在书简中作者已经定下的写作情绪与基调,二者构成了一种相互映照、相互渗透的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明代话本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的本事主要是西汉刘向《列士传》记载的羊角哀与左伯桃交友的事迹,但《列士传》一书已佚,佚文见于历代诸书征引。前人已从中辑录了一些本事材料,但尚有不少重要材料被遗漏,因此,有必要加以补辑。  相似文献   

12.
明人皇甫涍所撰《续高士传》十卷,又名《续高士传编目》,该书在流传过程中衍生出二卷本《逸民传》,其间《逸民传》的作者归属又出现了讹误,导致《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史志著录接连失误。通过对两书文本与版本的分析发现,《逸民传》《续高士传》实为一书,系周履靖、刘凤等人所改头换面而来。  相似文献   

13.
《人面桃花》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格非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推动小说中女主人公走向革命的主要是一种内在动力,即一种创造历史的乌托邦主义激情,对于这种历史乌托邦的审视,显然是这部小说的重心所在。小说以一种类似于成长小说的模式,完成了对历史和人性的双向反思。  相似文献   

14.
从现存资料来看,本事取自《荡寇志》的戏剧作品共有三部。这三部作品通过对英雄传奇题材的剪接,创造出了一个"君明、臣忠、盗贼不起"的理想社会蓝图,也激活了梁山这群非主流的人物,展示出了他们仁义、善良的美德。在艺术上,它们都能表现出慷慨激昂、刚健深沉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本色的语言中,为观众塑造出了一群鲜活的巾帼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5.
对苏轼《卜算子》主旨的阐释,千百年来,评家不断,颇有争论,自宋至清,多停留在政治寓托与爱情比附的本事索隐上。近现代人则在前人争论的基础上实现了情感的回归。本事的索隐有益于对词旨的理解与发现,但求之过深、字笺句解则易陷入迂腐穿凿的泥淖。在知人论世基础上对此词作情感层面上的体认和阐释,丰富了词旨的内涵,是较为全面通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善女人行品》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于1933年11月20日出版,是“良友文学丛书”的第1辑第9种。施蛰存说,根据编辑赵家璧的要求,他把1930年1月至1933年11月间写成的12篇专门“研究女人心理及行为的小说”汇集成了《善女人行品》,“本书各篇中所描绘的女性,几乎可以说是我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乐府古辞《陇西行》一诗前后诗意不连贯,且开篇四句与《步出夏门行》结尾四句基本相同,这是因为它原本是由两首无关联的歌辞拼合而成的。明清诗论家们对《陇西行》的解读,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情况:梅鼎祚等人认为这首诗前后割裂;陈祚明等人认为其前后有关联,而且笔法颇为神妙;朱嘉徴等人则直接忽略前半部分而仅阐发后半部分诗意。《陇西行》古辞这种拼合型结构及后人对此的相关阐释具有特殊的诗学价值,充分体现了汉语诗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河北保定莲池管理处所存的《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其作者相传为黄彭年之妻刘氏,但刘氏的详情鲜为人知。刘氏尹玉《小考》通过搜集整理刘氏信息,对刘氏生平、交游进行了考证,并确定了该组画的创作时间为咸丰庚申至辛酉年间(1860-1861),比目前学者较为公认的同治年间提早了约10年。  相似文献   

19.
《法花行仪》是唐代《法华经》研究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著作。《法花行仪》讨论了"成为恶人的行为"与"成为善人的行为",尤其重视让人未来成为善人的"现在因"。可以说,它是以修行为核心理念的《法华经》解说书。慧沼在《法华玄赞义决》中将其视为重要著作。除了《法华玄赞义决》以外,看不到言及《法花行仪》的其他文献。这似乎说明《法华行仪》的流行是短暂的,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两方面论述了杜诗《彭衙行》的特点是质朴浑厚、维妙维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