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宣传工作十多年,有件事令笔者印象十分深刻。一次,笔者在湖北秭归县水田坝乡采访时,该乡的农民向笔者反映,假种子害得他们颗粒无收。笔者迅速赶到现场采访,看到大片大片的稻田没有长出稻子,当时感到十分气愤,心想一定要写篇文章把供假种子的部门“捅一捅”,但转念一想,这一“捅”不是把当事人置于“死地”了吗?于是,  相似文献   

2.
去年盛夏的一天中午,一阵儿“丁当——丁当”的门铃声,扰醒了我的午觉。开门后,我看到两位农民打扮的陌生人。互通姓名说清来意后,才知道他们千里迢迢进省城,是记得记者曾写过一篇《农民的信寄到了中南海》的报道,他们那里至今还有变相克扣农民挂钩柴油的事,想让把他们的“状子”再捅到“中南海”,捅到全国,为民伸冤!一篇千把字的通讯,时隔700多个昼夜,还能给读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真使我感到欣慰。所以,才产生了写几行文字,  相似文献   

3.
要有勇气     
以前,写稿总感没啥写。县广播站编辑给我出主意说:“多往乡政府跑跑”。“乡政府!”对于一个庄稼人来说是多么陌生。去年初秋,为写一篇赞颂乡棉办为棉农办实事的报道,我怯生生地闯进了乡政府大门。棉花办公室两位同志正在忙。我说  相似文献   

4.
躲在云后面     
在大楼门口遇见一对母子,小男孩看来只有四五岁,一边走一边喊:“我要去动物园嘛。”妈妈劝他:“讲好了出太阳才能去,今天没出太阳,还可能下雨,不能去。”  相似文献   

5.
汉语同音字多,未必是好事,电话通知“全部来”,听成“全不来”,满拧。也巧,几天内收到三封信,都有一个词儿:捅娄子,但写法不同。一位文化界的老友写的是:“此间会议,领导又说千重要万重要,不捅楼子最重要”作“楼子”;一位报界编辑写的是:“老总告诫,谁捅漏子,谁负责”作“漏子”;一位期刊编辑写的是:“言论栏目难办,怕捅娄子也”作“娄子”———那么,到底是“楼子”“漏子”,还是“娄子”?便查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倒是都作“娄子”,《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却作“捅漏子”,并特意加…  相似文献   

6.
当美国把外交和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伊拉克时,朝鲜和伊朗暂时被搁置在一边。但是,虽然在对伊战争之后,美国会立即把注意力都转移到两个它眼中的“邪恶轴心国”上,朝鲜和伊郎焦灼不安地等待美国将对他们采取的“反邪恶轴心行动”。  相似文献   

7.
我是焦作市修武县周庄乡政府一名新闻报道员,写新闻稿已有12个年头了。回想我走过的路程,我觉得作为基层通讯员,要有两种精神。  相似文献   

8.
你听说过学生还有徒弟吗?有,我可以告诉你,近日来,我们五(3)班用“一帮一、一对红”的形式这样掀起了学习的热潮。瞧,在班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一对“师生”在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老师”还挺像老师的样子,一边给“徒弟”画图,一边还用手比划着,他们那一丝不苟的样子,把“徒弟”们都感染了,一些很难理解的题,“徒弟”们都在愉快之中,把题掌握了。火越烧越旺,这股学习的热潮定会一浪高过一浪的。指导教师:元文英学生下有“徒弟”$辉县市实验学校五(3)班@李玫颖  相似文献   

9.
《穆青的幸福》一文,是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为新华社老社长穆青所著《十个共产党员》一书写的序言。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一篇感人肺腑的序言,是两位新闻战士直面人生,坦诚而真挚地交流的一次实录。我是含着泪花读完这篇文章的。《十个共产党员胶结了穆青滴滴心血。他和焦裕禄等人的心是相通的.他是蘸着“心血”写的。正如穆青所说:“几十年来,他们一直活在我们心里,有些人是我在心里酝酿了多少年才动笔写的,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写他们的……。”这是焦裕禄等人的事迹能以震撼人心而至今仍是全党全国学习的榜样的真谛。这位新闻界的老…  相似文献   

10.
当好自己的责任编辑李祥洲【北京】听母亲说,我是公元一九六四年出生的。时隔十八年后的一九八三年,念完了中学,有幸“金榜题名”,从山旮旯里走了出来。在告别家乡父老乡亲之际,按中国惯例要办理户口迁移。但到乡政府去办理有关手续时,户口簿上“查无此人”。于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记者》杂志第四期“焦点”栏目刊发了几位新闻工作者关于“小分队记者怎么当”的文章。其中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杨三军说,对于不熟悉的题材,采访前的“恶补”必不可少;《解放日报》记者邱曙东说,我一边“恶补”信访知识,一边从“外围”接近张云泉。正因为他们在采访前特别注重“恶补”,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才出色地完成了采写任务。对这样的“恶补”,可用两个字概括:“善哉!”“恶补”就是在较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超量地补充马上要运用的知识和材料,以作采访的前期铺垫。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年代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不打无准备之仗…  相似文献   

12.
阿龙 《新闻世界》2005,(6):31-33
年轻的妻子得了尿毒症,久治不愈,丈夫的心却早已飞出了家门,更可恶的是,他还将外面的女人公然带回家。倔强的妻子毅然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年仅6岁的儿子牵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别怕。我是个男子汉呢,长大了我要当医生;治好你的病!”妈妈抱起儿子,擦干眼泪,重重地点了点头:“你行的,妈妈相信你。我等着这一天。”为了实现各自的诺言,儿子一边拼命学习,一边照顾着妈妈的生活,妈妈在儿子的感召下,顽强地走过风雨。如今,9年过去了,她还依然健康地活着,为了儿子那稚嫩的誓言,她要等儿子慢慢长大!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笔者在民政部门的一家刊物做编辑。七月流火的一个下午,我所在的办公室门被推开,走进一位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老人,他一边念叨“电梯停了,是爬到6楼来的”一边把硕大的身躯缓缓移进我拉给他的椅子里,还没歇口气,他便匆忙从他带来的公文包里掏出一摞稿件,有《由“移坟建房”想到的》、《要碑林还是要森林》、《莫让死人“吃”森林》等歌颂殡葬改革倡导植树造林的好文章,当这些文章悉数编发后,我也就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吴子斌。  相似文献   

14.
龙年春节刚过,潍坊市坊子区人武部就召开了新闻报道工作会议。总结去年工作,布置今年任务。会议结束时,政工科长刘成元意外地宣布马政委要给大家“送礼”,会场顿时热闹起来。只见马政委抱着一大探杂志走来:“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希望大家要学好它,用好它。”他一边说,一边把崭新的2000年第一期《新闻与成才》发到大家手中。“哇!真是太好了!”不少基层报道员喜出望外,他们一直希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新闻与成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订上或订阅不便,只能到处借阅。如今,马政委了却了他们的心愿,他们怎能不高兴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体新一轮非同寻常的变革,报纸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洗牌”,旧的要“死”,新的要“生”,未来的报业竞争将越来越白热化。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接受信息方式的多元化,新闻报道的重叠度日渐增大。一边是竞争的加剧,要求“贴身肉搏”,一边是质量的同质化,缺乏夺取“肉搏战”胜利的砝码,这就是目前一些报纸竞争中所面临的两难尴尬。那么,在同质化报道中如何克敌制胜呢?寻求报道的差异化即为一个重要的途径。本文拟就从新闻的采编人手,对报纸如何在同质化报道中寻找差异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戴上军功章时,内心非常激动,我想,这军功章也有《军事记者》的一半。考军校落榜后,我立志要在新闻报道方面干出点成绩。凭着旺盛的热情,采写了上百篇稿件,竟连个“豆腐块”也未发表。在我进退两难时,商丘军分区政治部的领导向我推荐了《军事记者》(当时叫《新闻与成才》)。我一边学习杂志上介绍的经验,一边自己努力实践。几年来,我已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文章400余篇,被三家新闻单位聘为通讯员。在领受了反复捶打的痛苦和欢乐之后,我将永远深深地恋着她———《军事记者》,一本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7.
说起来不怕你见笑,我的第一篇是由打扑克“打”出来的。这篇题为《扑克新打法——“双抠”》的稿件竟上了《解放军报》周末版。那是1991年5月,几位老同学从内地来疆出差,在招待所寒喧时,他们提出要打扑克。可在打法上各持己见。我说就入乡随俗,按照新疆的玩法打“双抠”。几个老同学头一道听“双抠”,于是乎都傻了眼。我说“我当教练,保你10分钟学会”。按照我介绍的规则,先“实习”了两把,到第三把他们便全部入门了,而且兴趣很大,那一夜竟然“抠”到了凌晨五点。临散摊,一位老同学说回去后要宣传推广这一新玩法。“对呀!何不…  相似文献   

18.
向菲 《新闻三昧》2005,(9):14-17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有两名身负命案的逃犯在我的陪同下自首,此事被各家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我似乎成了一名“传奇”女子。几个月来,被提问频率最高的就是两个问题,“你是如何让这两个逃犯相信你的?”,“难道你不害怕吗?”。我想,人们之所以会在这两个问题上疑惑重重,原因在于,许多人眼中辜海军和袁炳涛的第一身份是“杀人逃犯”,带着这样的“标签”,在人们眼里他们就是凶恶的、危险的、良心泯灭的、不可靠近的。而在我眼中,他们的第一身份是喜爱我节目的忠实听众,其次,他们才是“在逃犯”。因此——  相似文献   

19.
“今天又去批评哪里?”“最近准备捅点什么事?” 从事了几年舆论监督工作,这两句是我听得最多的话。除去调侃的成分之外,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人们意识上的一些偏差。 长期以来,不少受众,也包括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批评,就是“曝光”。  相似文献   

20.
景兵 《新闻传播》2004,(11):46-47
“你怎么全塞在袜子里边?”“哎哟,你别那么说!”“肯定是假的。”“你要不要吧?说那么多话!”“哎呀,你袖子里面、袜子里面全捅着呀?”“工商来了给我全没收了,我不就赔钱了吗?”“那就是因为你是假的嘛,真的人家没收你干吗?”“你拿回去填了不是国家的钱嘛。”……以上是北京电台在录音新闻《挖墙脚的人们》中暗访倒卖假发票的票贩子的一段实况录音,每当有人提起这篇获得1993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报道时。这段精彩的对话就如同活生生的画面一般清晰地浮现在笔者的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