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学》2007,(11):6-7
为贯彻中小学教育“健康第一”的精神。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其中,学习准备期学科教学活动今年在全市 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面实施,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在全市五十所课改基地学校先行开展试验,明年在全市全面摊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其中,学习准备期学科教学活动今年在全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面实施,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在全市五十所课改基地学校先行开展实验,明年在全市全面推开。如今,回首这次尝试,上海市小学的管理者各有心得。  相似文献   

3.
徐颖 《上海教育》2007,(11B):58-59
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其中,学习准备期学科教学活动今年在全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面实施,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在全市五十所课改基地学校先行开展实验,明年在全市全面推开。如今,回首这次尝试,上海市小学的管理者各有心得。[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杨荣 《现代教学》2008,(9):12-13
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以下简单表述为“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以下简单表述为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2007年,学习准备期学科教学活动已在全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面实施,而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是在全市50所课改基地学校先行开展实验。今年,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也将在全市推开。如何进一步做好学习准备期的工作,本刊特地约请了在去年已取得较好效果的本市几所小学的校长,介绍他们关于实施学习准备期工作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从2007学年第一学期起,在全市小学一年级入学初期设置2—4周学习准备期,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在小学启蒙阶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适龄入学的孩子认知规律及教育规律的有益探索。根据上海市教委的精神,一年级的入学准备期应成为:小学新生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的“缓冲期”,平稳适应的“过渡期”,踏上学习旅程尝试幸福行走的“哺育期”。  相似文献   

7.
"学习准备期"是儿童从学前教育进入小学教育的两个不同时期的衔接期。早在2007年,上海便率先在小学入学初期安排2~4周的"学习准备期",使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能平稳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转换,良好地适应  相似文献   

8.
何哲慧 《上海教育》2013,(33):84-84
静心慢养,可以使刚入学的孩子喜欢学校、爱上学习、养成好习惯;静心慢养,可以消除家长在孩子刚入学阶段的紧张和焦虑。学习准备期就是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的,使孩子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是教师在学习准备期的主要教育教学任务。这是奉教院附小教师对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解读,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家长、教师享受慢教育,使孩子轻轻松松步入小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张雪龙 《上海教育》2008,(18):46-48
在去年50所试点校开展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准备期教育的基础上,今年,学习准备期教育在全市所有小学全面实行。在经历了对学习准备期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过程以及试行学习准备期的实践过程之后,在幼儿园大班也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形势下,校长们对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准备期教育有着哪些新的思考?有着怎样进一步的实践?本期,我们邀请几位小学校长,请他们来谈谈应该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实行学习准备期教育。  相似文献   

10.
杨广琪 《上海教育》2008,(23):48-49
2007年,整个上海已经开始试行小学学习准备期的教育,让幼儿园小朋友在进入小学后,至少有两周的过渡时间进行准备。今年,全市近300个幼儿园大班又开始试行为期两个月的入学预备期教育,采取措施,让小朋友逐步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预备期”和“准备期”的设置,目的就是缓解入学孩子身心压力,按照一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1.
小学设置学习准备期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放慢学习进度,着重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2.
新学年伊始,上海市教委针对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一改以往上学第一天就立即上课的做法。而是推出了以消除学生入学陌生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兴趣.增进与同学、老师的感情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准备期”.“准备期”的时间为2~4周。  相似文献   

13.
花洁 《上海教育》2008,(18):49-51
2006年秋,我校率先开展了“幼小衔接,情感教育”活动。2007年,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这个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初的2-4周期间,设置学习准备期。  相似文献   

14.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08,(18):27-27
今年上海市150万余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将度过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以便更好地实现幼儿园生活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这项工作从去年开始试点,今年在全市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钱晓强 《现代教学》2007,(11):10-10
在学习准备期的实践中,嘉定区各所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设计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顺利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一、前期准备,坚实基础1.加强学习,理解精神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在理解实施学习准备期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组织区内全体一年级任课教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07,(9A):14-14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放慢学习进度,着重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7.
何学锋 《上海教育》2008,(18):53-54
去年,学习准备期在全市50所小学课改基地校进行试点。我校作为这50所课改基地校之一,去年在以往“入学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准备期的具体要求开始了探索。今年,在全面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背景】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部分为"入学准备",旨在让刚刚升入小学的学生逐渐熟悉学习生活,适度减少教学内容,减轻负担,促进健康发展。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消除新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规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充满自信地学习语文。因此,入学准备期的教学目标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文听说读写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秦晓静 《现代教学》2014,(11):26-26
英语课程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又新奇又陌生。我校通过学习准备期的活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个更自然的过渡。学习准备期英语教学活动虽然与正式常规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但也是小学英语教学初始阶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校通过游戏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学习准备期,是针对幼儿初人小学的种种不适应,在小学一年级之初设置的一段特殊学习时间。大部分智障儿童在进人特殊学校之前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因此他们的行为习惯很差。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一年级智障学生的学习准备期教育的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