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化思想是数学教学和学习中重要的数学思想。任何一个新知识,总是原有知识发展和转化的结果。转化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一个问题转化成为另外一个问题来解决。一般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问题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将不规范的问题转化为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很强的问题性,教学中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从而学会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创设"质疑"情境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设置问题情境,是问题式学习的起点和核心。只有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教学"成长中的我"这一框题时,可以先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识水平出发设置以下几个问题:1.爸爸妈妈喜欢  相似文献   

3.
吴秀花 《考试周刊》2013,(60):137-138
<正>解答电路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电路的组成部分,而弄清用电器的连接关系是关键(才能找出用电器之间的电流、电压、电功率等的关系)。电路问题可以分为直流电路问题和交变电路问题,也可以分为部分电路问题和闭合电路问题,即直流电路问题有部分电路问题和闭合电路问题;交流电流问题也有部分电路问题和闭合电路问题。部分电路问题的主要解题依据是部分电  相似文献   

4.
袁慎铭 《考试周刊》2009,(20):17-17
解答排列组合的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混合问题要先选后排。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解答。最后,要计算正确。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和技巧,使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
分界问题是科学的划界问题,归纳问题是归纳推理的正确性问题。波普尔在重新思考和分析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以“证伪主义”和“科学知识增长”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哲学思想。所以,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成为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提出问题与发现问题,养成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着眼点。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精心设置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转化思想是数学教学和学习中重要的数学思想。任何一个新知识,总是原有知识发展和转化的结果。转化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一个问题转化成为另外一个问题来解决。一般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问题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咏梅 《文教资料》2011,(11):209-211
"问题教学"是有效解决思想政治课走进大学生心中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问题教学"就是通过问题抓住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的放矢地学习。"问题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和问题意境的铺陈,创设问题要坚持三结合:问题与教材内容相结合、问题与学术前沿相结合、问题与学生和当代社会的实际相结合。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努力做到站在理论的前沿高屋建瓴;吃透教材融合自如;理解学生和时代,把握关键的问题和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田颜 《宁夏教育》2013,(9):27-28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没有问题就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问题管理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挖掘问题、表达问题、归结问题、处理问题为切入点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问题管理运用在建筑施工生产安全工作中有三方面作用:防患于未然,防止问题演化为危机;发现和解决关键问题,过滤假问题,解决真问题;跨专业、跨部门分析和解决问题,打通专业管理或部门之间的鸿沟。问题管理模式在建筑安全施工中运用的基本模式为:寻找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制定措施解决问题,总结监控问题。当然要达到安全施工生产还必须建立问题管理的观念保障、技术保障和组织保障等一系列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刘伟杰 《考试周刊》2010,(28):178-178
何谓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现代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强调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问题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如今也是我国现实和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能否合理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现代化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三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进一步学习概率的基础。事实上,许多概率问题也可归结为排列组合问题。解答排列组合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组合的混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解答。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技巧,使  相似文献   

14.
解决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学校情境下的问题大部分是良构问题,而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大多是非良构问题。解决良构问题的程序是激活图式表征问题,搜寻解决方案和执行解决方案。结构性知识与具体领域的知识是解决良构问题的主要成分。解决非良构问题的过程包括了解问题的陈述,确定问题是否存在,确定问题的本质,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识别与澄清不同的看法,生成与选择可能的解决方案,评估与实施解决方案。认知的调节、认知观和情感态度等非认知因素均是解决非良构问题的关键因素。总之,在问题本质、问题解决过程和问题解决成分三个方面,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存在看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并不缺乏教学理念,真正缺少的是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技能。问题设计的策略就是联系新课程理念与课程实践的工具。新课程需要问题设计,设计也是"问题"的应有之义,有效的问题设计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掌握问题设计的基本思路和问题设计的工具;要提高问题价值,防止和杜绝"伪问题";要善于设计"主问题",切中文本关键;注意问题设计的角度和切入方式,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植树问题因为问题形式多样,呈现方式不同,问题转换多变,容易造成问题混淆不清,本质理解不透等情况,所以一直以来都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植树问题,轻松掌握和运用植树问题来解决问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分析教材,立足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抓住植树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出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构建出植树问题的模型,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找出规律,巧妙转化,就会使植树问题的学习与运用变得轻松愉悦。现就植树问题教学浅谈个人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指出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原有关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目标,让学生更多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经历数学问题解决的全过程。那么,我们该如何深刻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问题1:如何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PBL的中文意思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其核心是通过问题的分析、探究等促进学生的质疑、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新形势下,问题教学法备受教师的青睐,也是教育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较之于问题教学法,问题学习法就显得苍白,似乎无人问津,教师忽视了问题学习法的探讨和研究。新课改要求既要关注教法也要关注学法,因此,问题学习法也应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焦点问题。可见,教学中使用PBL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效丰 《考试周刊》2011,(61):87-87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历来是小学数学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题目中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到中间问题,再根据中间问题确定解题思路,而寻求中间问题的策略又是以后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用一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到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和能力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点。本期“同课异构”所研究的问题是学生每一次接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学生体验和感悟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策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材选择结构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