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父亲识字     
当我决定教父亲识字的时候,他已年过半百.父亲担心自己的记性不好,我轻拍他的肩膀,像当年他哄我睡觉一般安慰他:"爸,您别担心,其实认字很简单,只是写字稍微难一点儿."  相似文献   

2.
父亲从未上过正规学校,他也从未以“读书人”自居过。所以全家人一直认为父亲不识字,凡涉及到读书认字写信之类的事,谁都未曾问过父亲。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却使我们全家人对父亲刮目相看,原来父亲也识字。那是一个假日,我和妻赶到久别的乡下老家看望我的父母。妻要给父母洗衣服。整理父亲衣物时,在箱底一个叠放整齐的信封里意外发现了父亲曾经写过的一封入党申请书草稿,字迹工工整整,格式准确无误,内容情真意切,妻立刻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叫起来,闻声赶去的我也被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单从父亲的署名字体判断,这二百多字的确…  相似文献   

3.
开心巧克力     
头顶上是什么父亲教儿子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父亲就问他:"你头顶上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少年竺可祯     
竺可桢一岁半的时候,父亲便开始有目的地教他认字、写字,他每次都能按父亲的教导仔仔细细地练.有一天,父亲要到外地去办事,临走时对小竺可桢说:"今天我有事,不能教你识字了,放你一天假好吗?"这时,小竺可桢正在母亲的怀里吃奶,听到这话,赶忙从母亲的怀里挣脱出来,拽着父亲的衣角,非让父亲教完字再走不可.就这样,竺可桢自小养成了好学的品性.待他满三周岁时,已经能认识许多字了.  相似文献   

5.
快乐岛     
认字父亲教儿子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就问他:“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屋顶。”“屋顶上面呢?”  相似文献   

6.
教育诗     
渴望马卡连柯来做女儿一一的父亲,哪怕爷爷也行;据说他是教育孩子的专家,尤其擅长调教调皮孩子。教育一一我已没辙了。我只有恨恨地批评一一:“好的全忘了,坏的全学了!”这可能有点以偏概全,但也差不多。一一从一岁半开始认字,两月后已  相似文献   

7.
心中的绿叶     
曾几何时,我久远的童年往事被岁月的风铃唤醒,依稀闪动在温馨的梦里。   儿时的我,天真未凿,总爱用好奇的眼睛打量这多彩的世界。那时,父亲在中学教书,母亲在家务农。每至夜色阑珊,一家人坐在火坑上,父亲学习业务知识,母亲做针线活,我看小人书、连环画。小方桌上的煤油灯如萤火闪动,辉映着三张真诚的脸。父亲经常翻阅一种教育刊物,封面上五个大大的汉字——“内蒙古教育”,是我识字认字的开始,她成了开启我蒙昧心灵的钥匙。   正如歌中唱的那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也像父亲一样登上三尺讲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相似文献   

8.
Liwa 《父母必读》2010,(10):128-128
5-7岁 让他认字,他玩手里的玩具;教他数数,他读两个就跑掉。能引起他注意的只有虚幻世界的卡通主人公!为什么我的宝宝这么不爱学习,将来上学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在将来留给我一笔可观的财产;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用自己的权势为我铺平今后的道路;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使我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我的父亲不是百万富翁,不是政府要员,不是艺坛名流……他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要感谢他,因为他教会了我如何书写“人”。“做人要永往直前,永远不倒下。”父亲说。父亲在家中是老大,过早地负担起了家中的重任,他惟一的希望就是能考上好学校,早点减轻家中的负担。文革时,爷爷的“右派”帽子使得父亲不得不去“上山下乡”,那时的他只能望着高中…  相似文献   

10.
开心格格     
《小学生》2009,(5):2-3
头顶上是什么?父亲教儿子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就问他:"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  相似文献   

11.
<正> 我曾经读过一篇题为《多认人就能多认字》的文章。这位作者认为家长不必急于让孩子认字,与其让孩子多认识几个字,不如多带他出去玩,多认识几个人。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孩子认字凭的就是图形记忆,而不同的人脸也同样是一个个不同的图形,孩子们如果能区分不同的人,他必然要记住这个人的脸,这跟认字是一个道理。其实要区分不同人的面貌比认字要难得多,如果婴幼儿有了辨认人的本  相似文献   

12.
女儿眼中的父亲从小到大曾有很多人问过我:你能达到现在这个水平,你做教师的父亲一定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常常这样回答:父亲从来不管我。父亲酷爱书法,他的字让人称赞不已。为此,我也对书法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当我要求父亲教我的时候,他总是说:自己练!对于我,他很吝惜  相似文献   

13.
情系父母     
不知该不该,已经写下了题目,但我还是决定写下去,因为背后那双期盼的眼睛……他总是这样,虽然他从来不说,虽然他整天说笑,但只要我看到他,就看到了那双期盼的眼睛。他是我的父亲,不知怎么,我对我父亲有种异样的感觉:老师让我们写作文,不论写人还是写事,我第一个想到的总是我父亲。从小到大,从我第一次写作文到现在,我不知写了多少关于我父亲的事,每次写的时候,心里总是在流泪,也许正是因为那双期盼的眼睛。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深知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于是发愤学习,在考试中总是第一,只有一次,父亲考了第二,回家后哭…  相似文献   

14.
父辈     
父亲这一代人大概是新中国最苦的一代了:长身体时遇到自然灾害;求学时上山下乡;子女深造时,又正好赶上大学自费……可每当我看见父亲,他的眼睛依然闪亮,他的腰杆依然挺直,他的话语依然是那么的幽默,显得沉稳、踏实、自信。是的,我崇拜我的父亲。当我躲在雨被下,耳贴着父亲的胸口,听“哗哗”的风雨声和父亲“砰砰”的心跳时,我崇拜他;当我看见生活条件有一定改善时,父亲却依然教导我们要勤俭节约时,我崇拜他;当我已步入青春的门槛,看见年过四十的父亲,还在孜孜不倦地攻读技术书籍时,我崇拜他。父辈实在是不容易的。他们能…  相似文献   

15.
记忆里,父亲从未抱过我,亲过我。同样地,也从没听他说过他爱我之类的话。不会表达感情,似乎是父亲最大的缺陷。还在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彻底认识到父亲是一个不可能被改变的人,不再妄想在他脸上看到任何明显的表情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张我和姐姐初为人师时与父亲的合影。父亲是农村中学一名普通教师。这些年来,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名誉和地位,放弃了一次次升迁的机会,独独钟情于这三尺讲坛。父亲是我的老师,我爱看他漂亮的钢笔字,爱读他给我和同学们作业下的评语,爱欣赏他写成的一篇篇教学札记、一篇篇人生小语、一篇篇痛击社会时弊的随笔。我读懂了他的正直与严谨、坦诚与宽容,我明白了父亲为什么给我选择了这三尺讲台。我更敬佩父亲的口才,他上课语言幽默、诙谐,旁征博引,循循善诱,话语总是如一汪清泉,清澈、新鲜、质朴。遇到不平事父亲又是如此的嫉恶…  相似文献   

17.
10岁之前,我发现自己长得很美,父亲也这么说,他说我是他的天使,聪明又漂亮,那时我好幸福啊,我漂亮,我美丽,我是父亲的天使。  相似文献   

18.
父亲     
父亲年青时对酒酷爱,我出生的时候,父亲是满身酒气闯进来的。他紧紧地抱着我,亲我,用他坚硬的胡子扎我。酒气很浓,也很醇,在襁褓中的我最先熟悉的不是母亲奶水的味道,而是父亲的酒味。  相似文献   

19.
台湾散家林清玄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儿。有一次,干活累了,他跟父亲坐在田埂上休息。他一言不发,呆呆地望着远处出神。父亲看见他这个样子,问他想什么。他说:“等我长大了,不种地,也不上班。”“那你干什么?”父亲问。他充满向往地说:“我想每天坐在家里,等着人给我邮钱。”一听他这话,父亲笑起来,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敢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钱。”  相似文献   

20.
父亲是本书     
父亲的身子被山的重量压成了弧形,一如他肩上的扁担。那日渐蹒跚的步履在山上重奏着生命的歌,如同钢琴家在钢琴上弹奏,只不过父亲是在生命的弦上弹着属于他的旋律。每日清晨,他就这样拿着扁担丢下一句“我走啦”,走向那条弯曲的山路,走进那充满火药味的山谷,开始他采石的工作。每日傍晚,父亲在那条山路上洒下一路的辛劳披着暮霭回到家招呼一声“我回来啦!”就一声不响地喂猪、赶牛、烧火……有时候,我偷捕到父亲那不易察觉的微笑;有时候,我偶然听到父亲哼着那支只有他自己才懂的曲调;有时候,我也能听到父亲暗自的沉重叹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