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色田园》是安徽广播电视台唯一一个全国名牌涉农节目,创办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是一档宣传"三农"、服务"三农"的板块类节目。节目主要播出形式为直播及热线互动,围绕"三农",为农民提供信息、政策、科技等方面的优质服务。此外,节目还邀请一些领导及知名农技专家走进直播间,解读农业政策,讲解现代农业新技术,通过热线接受农民朋友的咨询,解决农民朋友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农电视传播的国家级媒体,CCTV-7农业节目开播十五年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沟通城乡"的宗旨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广大农民和城乡观众的收视需求,努力拼搏、锐意进取,使农业节目的收视率、满意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再加上频道良好的覆盖和贴近"三农"的鲜明特色,使得CCTV-7农业频道迅速崛起为全国  相似文献   

3.
2011年,央视各频道以及地方各卫视等不断调整,争夺绿色收视份额的拉锯战日益激烈。CCTV-7农业节目以"沟通城乡,服务三农"为宗旨,紧紧围绕"三农"中心工作,坚持专业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提升,成为富有民生特色、公益特色的节目群,引起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11,(3):163
<正>《农业科技报》在坚持办好报纸、服务读者的同时,通过开展"心连心"科技下乡活动、创建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的"媒体推广模式"等形式,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引起了上级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10年6月8日,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悦来杨凌调研时,对《农业科技报》创新发展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5.
谷峰 《新闻世界》2020,(2):19-2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方电视台的农业栏目随之应运而生。要留住众多的农村电视观众,就要把栏目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使农民观众在栏目中找到想要了解的致富信息、国家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内容上要充满"农味",做到"让农民说,让专家说,让政策说;打造一支心系"三农"、懂"三农"的编辑记者队伍,同时要扩大节目内涵,创新报道方式,切实提高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咏梅 《青年记者》2013,(20):130-131
农业节目主持人在传递信息、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才能找准定位、做好农业节目的主持工作呢?一、思想定位:以农为本,为民服务。要确立"以农为本"的思想,要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实际,了解农民生活和需求,为农民朋友传递致富信息、致富经验,服  相似文献   

7.
"我们一直在基层",是CCTV-7农业节目的宣传语,也是农业节目真实的工作写照.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农业节目秉承"服务三农,沟通城乡"的宗旨,默默行走在基层,这一走,就是16年.如今,农业节目已经成长为全国影响力大、覆盖率高、节目体系相对完整的三农电视专业频道,成为国家对农电视宣传的主阵地,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在电视大军中独树一帜.2013年,农业节目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等精神,深入践行走转改,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朝着"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年度工作目标,努力实现节目精品化、频道品牌化,担负起三农宣传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播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播好广播对农节目一定要深入基层,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多反映农民心声,多帮农民反映、解决实际问题,多展示新时代农民形象,真正将对农节目办出"农味""农色"。一、对农广播节目的不足对农广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有发  相似文献   

9.
周敏 《新闻窗》2015,(2):61-62
电视是服务"三农"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筹划解决"三农"问题,对"三农"的关注促使电视行业纷纷重视对农业节目的筹办、投入力度。农业节目围绕"三农"问题展开节目策划,可帮助农民加快致富步伐,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应用电视的声画宣传优势,将农业生产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形象地传输给农民朋友,切  相似文献   

10.
周敏 《新闻传播》2015,(4):74-75
从2004年开始,中央1号文件已经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可见"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开办农业节目对于宣传和解读"三农"政策,反映农村的民情民意,推广农业科技,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对于农业节目而言,它的收视市场将直接决定它的发展前景,因此,重视农村收视市场,贴近百姓生活,才能有效实现观众和媒体双赢,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地方电视台农业节目的地位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电视台农业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策略,从而为更好地促使农业电视节目贴近百姓生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2004年开始,中央1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可见"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开办农业节目对于宣传和解读"三农"政策,反映农村的民情民意、推广农业科技、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农业节目而言,它的收视市场将直接决定它的发展前景,因此重视农村收视市场、贴近百姓生活,才能有效实现观众和媒体的双赢,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地方电视台农业节目的地位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电视台农业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策略,从而为更好地促使农业电视节目贴近百姓生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今年的热门话题,媒体针对"三农"问题,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诸如,深入浅出解读中央文件,让党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等重大成就充分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树立致富典型和推广致富经验;用丰富多彩的节目、版块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还对"三农"存在的问题予以极大关注,像"总理为农民工追工钱"这类报道振聋发聩.一些涉农类媒体,<农民日报><南方农村报>、央视7套等更是紧盯"三农",呼唤更多人关注"三农",帮助"三农".  相似文献   

13.
占琦 《声屏世界》2017,(6):26-2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做好对农信息传播意义重大.但农业栏目不好做,农业节目没人看,是对农传播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农业电视节目遭遇的最大难题.新媒体语境下,传播对象、传播介质、传播形态均已发生变化,电视农业节目也应调整传播模式,融合新媒体做好对农信息传播.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栏目的传播特色和模式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其它农业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何建平 《今传媒》2011,19(3):123
各级电视台开办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业电视节目,如何使农业电视节目获得长久生命力,与节目主持人有很大关系。农业节目主持人定位与思考——思想定位:以农为本;语言定位:要朴实为美;形象定位:得体为好。  相似文献   

15.
盘锦电视台开办农村栏目《希望田野》始于1997年,所办节目贴近农民、走进农村、反映农业生产,农味十足,深受农民欢迎,十年的编采实践和有益探索,收获颇多。农村节目的内容要突出服务性和实用性。服务性就是服务三农。农村电视工作者,不仅要深入基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作为长期关注"三农"的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公共频道2015年积极创新,特別推出大型服务"三农"新节目《主播带你赶大集》。4月20日,全省的首场活动走进龙岩上杭县官庄畲族乡,三位公共频道的主播引领观众生动地体验了一回"三月三"的別样精彩。  相似文献   

17.
夏县电视台《乡村四季》栏目创办十年了。十年来,栏目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可,特别是农民朋友的喜欢。如何办好地方台农业节目,我觉得这正是我们栏目所倡导的服务宗旨:关注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关注农业。既然定位农业节目,就必须围绕"三农"这个主题。首先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三贴近"的主旋律,使之成为党对农村方针政策宣传的主阵地。我们栏目开辟的《时事窗》,就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方针政策设  相似文献   

18.
广播专题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深受广大听众关注的节目之一.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中央一直强调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要求媒体围绕"三农"搞好宣传报道.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几乎都有对农节目,但真正有影响的对农节目不多.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作为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处于服务"三农"的前沿,广播电视搞好对农传播意义重大。对农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大部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倾向于提高自身的收视率和收听率,实际的节目内容与"三农"问题脱离,造成了对农节目供需产生矛盾。各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对农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两会"对"三农"的关注度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尤为重视,做好广播农业新闻报道也成为了电台的新课题.《乌鲁木齐新闻》节目农业版块的报道实践证明,广播记者"三农"新闻报道应该按照受众所需,一要把农业新闻做广、做新,二要在"四季歌"的报道形式和内容方面创新,使广播新闻真正成为指导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农民喜欢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