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玉梅 《考试周刊》2012,(17):66-67
新授课是教学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关键。辩证唯物主义观认为:人们获得知识有两个途径:第一,直接获得知识。第二,间接获得知识,即课本知识。新授课正是学生间接获得知识的一种途径,因而新授课的教学,不但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青 《中学文科》2007,(10):41-42
智能是智力和能力的合称,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独立获得新知识和灵活运用新知识的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夏丽香 《考试周刊》2010,(16):173-173
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人文等多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方法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并解决问题来获得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下面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为例来探索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朱大春 《课外阅读》2010,(10):56-57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历史教学注重的应该是学习的过程,而不再是学习结果。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而探究性学习能满足学生的探索求知欲,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获得知识及其他能力的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很好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助于预习时对新课文知识的理解,熟悉所学知识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教学中注意培养迁移能力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学中以学习化学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和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扩展、深化,获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使迁移能力得到了培养、提高和检验。  相似文献   

7.
迁移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能力是政治学科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高低。学生如果不具备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就成了僵死的东西。因此,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永庆 《考试周刊》2011,(81):168-168
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人文等多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方法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并解决问题来获得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而物理又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通过阅读来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思想,进而促使他们形成终身学习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以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探究性思维能力是自我获得新知识的手段和源泉 探究能力是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以思维为核心,把感受力、知觉力、思考力、记忆力、实践力和创造力综合起来,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疑问、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实验.启发学生创新性独立思维,协助解决新问题.让学生养成终身主动认识未知世界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化学阅读能力进行了综合阐述。笔者认为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学生自学的基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可以有效获取新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若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不仅不能准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更谈不上对化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教师在新课标教学工作中心环节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教师讲、学生练,还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薛惠琳 《新职教》2000,(7):42-42
中专物理教学的目的可概括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而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最终目的正如古人所云:给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包括培养其自学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一)自学能力是人们独立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国外一研究机构曾调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成长道路,发现他们20%的知识是在学校获得的,80%则是离开学校后经过自学获得的。这说明自学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他们在成长之路上才会有“后劲”。阅读能力则是培养各种能力的入门,更是自学能力的前提。在物理教学中,在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下述万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过程与方法”是实现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桥梁,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即重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的经历、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关注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注重师生的交往互动。  相似文献   

14.
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育的要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地理这门学科,是最通俗和有趣的学科。它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示在学生面前,把神秘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对祖国和人类的热爱。所以地理教学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独立获得新知识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能否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往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以下是笔者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研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及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英语阅读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取信息、提高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与运用能力,是学生巩固已获得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必要途径。通过教学中的实例,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策略、掌握策略、运用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扩充词汇量,打好阅读基础词与词组是语言的最基本材料,词语是英语学习的开始。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应该从词汇开始。词汇量是开展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也称为探究性学习,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将之运用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新知识和解决社会现实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能力,使其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9.
钱和清 《成才之路》2009,(14):24-25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并解决问题来获得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而高中物理又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我们要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增强其岗位和职业的适应性.通过教师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采用问题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抽象概括,将知识结构化,形成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