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演义>中魏延所提出兵发子午谷、奇袭长安的建议,被诸葛亮拒绝,多数论者认为这是诸葛亮的一大失误.本文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地理特征,认为上庸在魏军控制之中,如引兵入子午谷,只能是死路一条,魏延之计勇而无谋,诸葛亮未予采纳,乃正确决策.此事足显诸葛亮之智,而非露其怯.  相似文献   

2.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中国军事史上的成功典例。历来备受学术界关注,由于文献资料的散佚或阙略,学者们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具体烧毁了哪条栈道和"明修栈道"是否存在等问题。众论纷纭,难以尽述。本文认为"明修栈道"是"暗度陈仓"实现的前提,"暗度陈仓"的实现,需要"明修栈道"的配合。所烧栈道为张良返回韩地时取道的褒斜道和刘邦前往汉中所走的子午道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点、直线的两面投影,比较子午投影法与正投影法的异同,并以直线与回转曲面的贯穿点、两回转曲面体的相贯线投影作图为例,论证了子午投影法用于绘制复杂曲面相贯体的投影作图简便效果显。  相似文献   

4.
报告文学作家高凯秉持着“让大森林回归大森林,把子午岭还给子午岭”的初心与准则,立足于时代新变与生态文明的宏大视角,在强调纪实性与文学性的基础上建立复调式多声部叙述、非情节化叙述、大众化结合精英化、历时共时交汇、典型塑造等一系列多维度多元化的叙事视角,以立体生动的报告文学语言表达再现了巍峨葱郁的子午岭、不凡不屈的子午岭人和可歌可泣的子午岭“青史”。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点、直线的两面投影,比较子午投影法与正投影法的异同,并以直线与回转曲面的贯穿点、两回转曲面体的相贯线投影作图为例,论证了子午投影法用于绘制复杂曲面相贯体的投影作图简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海南子午橡胶产业有限公司,2002-2004年度财务报表为依据,进行财务状况比较,运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偿债能力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找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使企业取得更为理想的业绩。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在关中南侧的秦岭山脉中,自西而东曾设置过大散关、斜谷关、骆谷关、子午关和山尧关五个军事要塞。它们是构成关中关塞体系及战略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将对这五个关口的设置、变迁及现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道,是中国先秦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思想,并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逻辑起点。道的原始意义是“道路”,在老子、孔子的时代被引申、转型为“道理”之类的意义。但老子道家之“道”和孔子儒家之“道”有着明显的差别,相对而言,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之道;后者更侧重于“人伦”之道。两种不同内涵的“道”,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坐而论道者向来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徒,或者被称为纸上谈兵的空谈主义者,或者被讥为迂腐不堪,不识时务,或者被贴上标签名日: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坐而论道就这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知从何时起,自然而然地,论“道”的声音逐渐销声慝迹了,只留下聒聒噪噪、喋喋不休的各种噪音让人心烦意乱:你听,都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纠缠不清,为蝇头小利上下其手,为一言一语患得患失。唯独听不到谈理想、谈学问、谈信仰、谈人生、谈哲学的声音——据说这些都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虚妄之谈。于是,高雅让位于庸俗,精神被鄙俗所驱赶,超越为怠惰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清晨,到楼下散步,无意中看到一丛近似兰草的花几,与花池里成排的冬青树毗邻而生。眼睛不由得亮了,欣喜顿生:那不就是多年不见的子午兰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仁与道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与基本范畴。前者指向个体内心主观的伦理、道德践履与精神修养,后者则指向外在客观的形上天道。二者之间乃是一种双向实现与互动的关系。一方面,通过现实生活中个体的人伦践履与精神修养,可达成对形上天道本体的证悟与体认;另一方面,个体对天道本体的这种体认,将会促进自身道德的完成充实和精神境界的跃进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从士的使命、士的修养、士的出处辞受三方面探讨孟子对“士”的规范。孟子认为,士的使命在于其弘道,士的为己重在诚,士的出处,要自觉地担当:不仅要保持自身的尊严,而且要不忘自己的弘道职责。而这三方面,正是孟子自己人生的价值追求,也是对后世“士之为士”的最高规定。  相似文献   

13.
道是老子哲学立论的基础。老子的道在其哲学系统中主要包含本体之道、规律法则之道和人生准则之道三重意蕴。本体之道是具有高度抽象意义的存在本体,又包含宇宙生成的动力和物质性的存在两种含义。规律法则之道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把握,主要包含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循环运动规律。人生准则之道是人生活方式与处事的方法,包含生活方式和人或事物状态两种意蕴。本体之道是老子哲学的出发点,规律法则之道是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人生准则之道是老子哲学的落脚点。三重意蕴下的道紧密相连,在老子哲学中贯通始终。  相似文献   

14.
蒙自道道尹是民国时期总辖一方民政事务的地方长官,肩负固边圉、防外侵的重任,并承担着管理滇越边界事务与涉外交涉的事宜,堪为职广且繁难。蒙自道(包括临安开广道)在民国存在的16年时间里,先后有过10多位道尹,他们中有积极进取、桑梓情深、造福地方者,也有因调换频繁、遇事掣肘而难有所作为者。文章通过对蒙自道道尹职责权限与实际执行情况之间的考察,揭示民国道制设置在省与县之间效力发挥的情况及其道尹群体任命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永恒的道可以被理解为学生的认知规律,理解为能帮助学生成长的任何的方式。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能够模仿或定格的教学方式绝不是万能的,没有哪一种特定的模式能够适应任何课堂。如果我们能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从帮助学生的角度来处理教材,注重了课堂内涵和实效,就会淡化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6.
书道原微--论书法艺术的美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抒情言志是书法的审美功用,尚道成道是书法的大境界;道的大境界,也是人性的大自由境界。书情、人性通道心,三位一体,是为“书之道”。人性的超越,书之法与无法及书之惰性的自由性与丰富性,意味着书法的触角可以自由深入地悟道、言道、载道与致道。书法、道之华。  相似文献   

17.
道论思想在《淮南子》复杂的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其本体论、宇宙论还是养生论都是围绕着“道”展开的。然而,其道论也可以从道之体、道之用以及道之体用关系等三个方面来展开。从道之体来看,其作为宇宙之本原,是万物得以存在的依据,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性质;从其形而下之“用”来看,则是“无为”;从道之体用关系来看,《淮南子》中的“无为”与“道”之内涵互为表里,并且使“道”体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尧舜的思想内涵,今人多用"尧文化"或"舜文化"来概括,并将其作为地方性特色文化来宣传,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早在先秦,古人便已有固定词组来指称尧舜的思想内涵,即"尧舜之道"和"唐虞之道".古人提"尧舜之道"和"唐虞之道"目的与今人大不相同,他们更多的是从政治或道德角度来阐述.文章以先秦、两汉及部分魏晋六朝的文献资料中关于"尧舜之道"、"唐虞之道"或相似词语的记载为依据,论述古人对"尧舜之道"和"唐虞之道"语词内涵的理解,以还原尧舜之道和唐虞之道语词内涵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艺术家只有以“道”的潜意识和主观精神去创造,方可称为“写意”。只有渗透着“道”的观念和艺术家主观精神的艺术,才是中国写意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形而上的"道",具有超经验性、超感觉性,表现为虚无性、运动性、整体性等特征,无法通过认识普通事物的方法获得.为此,老子提出了认识"道"的三种特殊思维方式:"为道日损"的直觉思维;"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大象无形"的象思维等认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