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传播》2005,(9):90-90
1987年9月 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r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世界,他是一个传奇。他负责开通了中国第一条Internet专线,推出了中国第一个Web网站.向海外发送了我国第一封通过Internet专线发出的邮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带来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晓伟  武强 《网络传播》2005,(10):36-37
我国互联网出版始于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在互联网上推出的电子版成为中国第一本中文互联网杂志,由此拉开了互联网的序幕。到2004年底,我国已经设立161家电子出版单位,年出版品种达6千多种,发行量达1亿多张,销售额约15亿。  相似文献   

4.
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刚 《传媒观察》2007,(1):36-37
2006年并不是网络暴力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的一年,但是2006年中一系列的网络暴力事件必将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册。[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64K网络信道开通了,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互联网国际大家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为25.5%;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稳居世界第一位,并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与图书出版的相遇所带来的震撼比任何一次变革都要快速和深远。1987年,中国真正拥有互联网;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网民屈指可数;至今短短的十几年中,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4年1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了首批50家互联网出版机构,其中图书出版单位23家,电子音像出版单位5家,图书发行单位1家,报纸6家,期刊3家,综合网站5家,电信机构2家,新闻单位4家。标志着第一批网络出版的合法主体诞生。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2004,(6):62-62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张敏 《网络传播》2005,(4):64-65
1990年11月28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在网上的搜索引擎中,你甚至查不到关于这一天的重要新闻,然而对于中国的互联网来说,这一天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被尊称为“中国上网第一人”的钱天白先生,就在这一天,代表中国在国际互联网域名分配管理中心SRI-NIC(有关职责目前已转移到ICANN)首次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建立了我国第一台CN域名服务器,中国的网络有了自己正式的身份标识。  相似文献   

9.
记录     
《网络传播》2006,(6):79-79
1992年6月 在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钱华林研究员约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联网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讨论中国接入互联网的问题,但被告知,由于网上有很多美国的政府机构,中国接入互联网有政治障碍。  相似文献   

10.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从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时光如梭,转眼18年过去了,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突破了9400万,这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基础愈加雄厚和扎实!与此同时,流媒体应用服务、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等依托互联网的新型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铺天盖地而来。然而,  相似文献   

11.
卜卫 《网络传播》2004,(1):38-39
最近,当有人邀请我编写一本关于互联网1O年的书时,我感到吃惊,“互联网已经10年”?的确,自1994年10月中国开放互联网服务,至今已10年!回想我第一次聆听互联网讲座时,是在1994年秋天。  相似文献   

12.
新华网的新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对于中国互联网来讲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首先是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共中央最高层领导亲自关心互联网并就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发表重要讲话,这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党报如何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信息时代的后来者,却后来居上——从1994年互联网接入中国,到2008年中国网民人数达到2.53亿,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成就了网民人数世界第一的地位。我们的手机拥有量业已达到5.5亿,也跃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4.
1994年4月20日,一条国际专线跨越太平洋,成功地实现了我国计算机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从此,中国开始迈人信息网络化时代。十年后的今天,我国第一本面向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领域的杂志《网络传播》诞生了,尽管这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但它确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5.
搜狐网—— ●中国互联网第一品牌 ●中国互联网主流人群获取资讯和交流最大网络平台 ●中国搜索引擎的鼻祖 ●中国互联网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综合门户网站的创始者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08,(1):13-13
据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蒋耀平透露,目前中国宽带用户数已达1.22亿户,网民数量跃升为世界第一。但目前上网宽带速率还无法满足用户使用网络视频等互联网新业务的需求。另据美国独立分析公司Nemertes发布报告称,国际互联网网络淤塞越来越严重,除非互联网骨干网运营商投入1370亿美元用于建设新基础设施,这相当于服务提供商计划投入的两倍以上,否则现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互联网容量将于两年内耗尽。  相似文献   

17.
大概是在1995年,中国才开始在高校中有限制开放互联网,我大概是中国第一批使用互联网的人。当时中文网页少得可怜,仅有赢海威,163,网易等,使用浏览器为NS,在windows 3.1环境下,那个时候微软尚未把ie浏览器整合到windows,直到windows98的出现,才整合了一个很不成熟的ie3.0。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基于2000年至2021年间世界银行数据和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N=1947),采用时间距离法和决策树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欧洲之间第一道数字鸿沟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及其对第二道数字鸿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静态指标下,中国与美国、欧洲之间的互联网接入差距呈现逐渐弥合的趋势;然而,通过动态时间维度的衡量,中国与美国、欧洲之间的第一道数字鸿沟一直在不断加深。具体而言,中国在达成相同程度的互联网普及率方面所需的时间成本高于发达地区,且这种时间差距逐渐扩大。就时间成本意义而言,率先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用户在数字素养水平方面更为出色,从而形成了第二道数字鸿沟。据此,可见用以跨越数字接入沟的时间投入差异进一步促成了后续的数字化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A YOU 88以全国公共图书馆为平台和纽带,依据互联网和公共图书馆的优势,以创建中国城市,公类信息第一门户为目标,打造中国公共图书馆信息产业和旗舰。  相似文献   

20.
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4~,(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CN”域名成为全球注册保有量第一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同时,“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各方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