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中国》2006,(2):11-11
两颗在太空邀游的小行星近日被命名为“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神舟星”是中科院紫金天文台率先发现的太阳系小行星。国际永久编号为第8256号。该星在椭圆形轨道上以平均每天174万千米的速度绕日运行,远地点距离地球56,200万千米,近地点为9,800万千米。“杨利伟星”由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国际永久编号为第21,064号。该星在椭圆形轨道上以每天平均145万千米的速度绕日运行,远地点距离地球68,600万千米,近地点为26,900万千米。  相似文献   

2.
科学界最近传出新的说法,6500万年前使一代“霸主”恐龙遭受灭顶之灾的罪魁祸首极有可能是太阳系里的两大行星——木星、土星。  相似文献   

3.
科技快递     
地球变“老”了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地球和火星诞生的时间比人们原先认为的要早2000万年。科学家过去认为,太阳系诞生于46亿年前一场巨大的超新星爆发。爆发的冲击波使残余的气体凝聚成团块,形成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但这些天体诞生的时间和速度都难以估计。对太阳系演  相似文献   

4.
火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百余年来始终是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热门话题。美国国家宇航局于1996年8月7日宣称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生命的证据。但是,事情却远非那么简单……火星“运河”之谜火星与地球在相对运动中有时会特别靠近——彼此仅相距5600万千米,这称为火星“大冲”。1877年火星大冲期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用当时堪称一流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发现火星上有许多相当直  相似文献   

5.
广闻博见     
太阳系遭不明磁场"挤压"从太阳系边缘获得的新的观测资料证实了科学家多年来一直怀疑的事情:太阳系受到了挤压。太阳系的边缘大体上是太阳风与银河系内其他星球之间的稀薄气体相遇的地方。所谓的太阳风实际上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一层稀薄的气体,以每小时160万~320万千米的速度从太阳吹向各  相似文献   

6.
就航天器着陆火星来说,由于火星大气的密度约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航天器要利用其大气减速,必须配备巨大的降落伞。以“勇气”号为例,即可看出航天器着落火星的技术途径。2003年6月11日发射升空的“勇气”号,经近7个月的飞行之后,于2004年1月4日飞临火星空间。为了登陆火星,当它以每小时1.92万千米的速度在轨飞行时,先要调整姿态并与母船分离。然后“勇气”号沿一条曲线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I0005-I0006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彗星C/2013A1以一个令人不安的轨道正向地球轨道内侧运行,这一次威胁太阳系行星的并不是恐怖的“宇宙十字架”,而是可能发生的撞击火星事件。根据初步的模型判断,该彗星将在2014年10月19日近距离飞掠火星,最近点离火星表面仅10.1万公里,但这个数字并非准确值,C/2013A1彗星的轨道还处于观测计算中,仍然存在撞击火星的可能。科学家估计彗星可能源于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云,这里被认为包含了数十亿数量级以上的小型天体,是原始太阳系形成初期的一个“弃儿”.  相似文献   

8.
张唯诚 《知识窗》2010,(1):40-40
明月在碰撞后升起 火星有两颗卫星,而我们的地球却只有一颗卫星,那就是月亮,月亮有可能是碰撞而成的,这就是有关月亮起源的“忒伊亚假说”,它也是在有关月亮起源的诸种学说中最站得住脚的一种。“忒伊亚假说”认为,在45亿年前,原始的太阳系里存在过一颗名为“忒伊亚”的行星,  相似文献   

9.
遥远星系正在星爆最近,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确定了一个遥远的名为M82的星系正在发生的星爆活动,大量的宇宙射线被释放出来,其速度高达160万千米/小时。M82距离银河系有1 000万光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3,(12):26-33
有人认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只有一部美国的科幻电视剧在中国获得了成功——《火星叔叔马丁》。这部颇具戏剧色彩的肥皂剧让无数的中国儿童记住了火星的名字,他们直到数年后才了解到它是“太阳系的第4行星,它以红  相似文献   

11.
捕捉天王星     
捕捉天王星张正200年以前,人们曾以为太阳系只有六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全垦的轨道就是太阳系的边缘。1781年3月13日,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双子星座时,偶然发现一颗特别的星。赫歇耳连续追踪观测,发现这颗星...  相似文献   

12.
李元 《科学与文化》2005,(11):10-10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银河系,它好比是一个宇宙岛,岛长约10万光年,其中有约2000亿个恒星。太阳就是一个普通的恒星,直径约140万千米。大约在50亿年前的宇宙演变中诞生了太阳系。46亿年前地球成为最靠近太阳的第三个行星,距离太阳1亿5千万千米,正是这个适合的距离处的温度再加上地球上的水和空气才诞生了原始生命,经过漫长演化过程经历了可怕的恐龙时代,在约几百万年前,远古人类已经在火山灰上留下了自己古老的脚印……后来才有了我们这些现代人。当然其中有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就是高士其。  相似文献   

13.
在太阳系的诸多天体中,火星的环境条件更类似于地球。例如,火星的昼夜仅略长于地球的昼夜,类似于地球的四季变化,火星的冰极冠、可能的永冻土都表明存在水资源,而干涸河床表明火星曾有过温暖、湿润的气候。在这些条件下,会存在火星生命吗?当地球不堪重负时,火星能够成为人类的又一家园吗?火星探测的重要目的就是为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火星“运河”与火星生命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观测到火星上有许多像“水道”  相似文献   

14.
“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将由30颗轨道卫星组成,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4万千米,倾角为56度,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部署9颗工作星和1颗在轨备份星。“伽利略”将为用户提供误差不超过1米、时间精确的定位服务。“伽利略”与G PS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和优越性。例如,“伽利略”系  相似文献   

15.
火星有两个小而不规则的卫星,它们直径只有几.十千米大,形状接近椭球形,看起来像土豆。它们是太阳系最小的两颗卫星了,较大的火卫一直径20多千米,而最小的那颗直径只有12千米。科学家怀疑它们原本是火星附近的小行星,被火星的引力俘获而成了火星的卫星。火星以罗马的战神玛斯(Mars)为名,两个卫星则分别用战神的两个儿子弗伯斯(火卫一)及迪摩斯(火卫二)来命名。  相似文献   

16.
格林尼治时间1997年7月4日23时30分(北京时间5日早晨7时30分),美国“探路者”号火星探测飞船成功地从火星传回第一批信号。从电视画面看,跨越55万公里太空传回的黑白图片十分清晰。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太阳系其它行星表面直接传回如此清晰的图像。“探路者”是格林尼治时间4日17时07分成功地在  相似文献   

17.
杨阳 《百科知识》2013,(13):29-31
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在太阳系,火星是与地球最为接近的一颗行星。人们一直认为太阳系的行星中,除了地球以外,火星最有可能出现生命。天文学家寻找的火星生命不是诸如"火星人"那样的高等生命,而是寻找像病毒和  相似文献   

18.
日本《读卖》月刊就“宇宙”、“交通与通信”、“生计与生活”、“战争与国家”等10个方面的问题对工作在第一线的科学家和科幻小说作家进行采访,请他们展望“100年后的世界”。在太阳系以外发现地球东京大学理学部副教授松井孝典:100年后人类同宇宙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大概会设立无人的月球天文台,而且,在此之前将作为太空站的延伸而建设月球基地。下一步是面向火星的载人飞行。从技术上看,这是可以办得到的。可以设想,在21世纪后半叶,只要人类的内部体制不崩溃,这些就有可能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在我人飞行之后进行的是火星…  相似文献   

19.
好莱坞科幻大片《异星战场》,讲述了美国内战时期的前军官约翰·卡特无意中从地球穿越到了火星的“科幻传奇”。由于引力不同.卡特在火星上顿时变成了力大无穷、弹跳如飞的“超人”,也因此卷入了火星人族群的战争冲突中。那么,人类的身体真的能因重力不同或其他因素而突破人体极限变成“超人”上,哪怕体温降低仅仅几度.人体就会立即产生由于“体温过低”而引发的各种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20.
以前人们经常问,人类未来的家园在哪里?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系里只有火星的自然环境最接近地球。接着人们开始设想如何改造火星?于是就有了宏伟的太阳反光膜计划,以及火卫与火星大碰撞的妙想…… 火星最具改造潜力 太阳系有9颗大行星、66颗卫星以及数不清的小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