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语绝不仅仅是表达的工具,它首先是思维的工具,思想的工具。词汇丰富,全盘皆活;词汇贫乏,一切皆空。百年语文,双重错位。语文课本必须编文选文,双管齐下。语文教学应当以书面词语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为抓手。  相似文献   

2.
(课前播放吴冠中简介及其作品视频短片.) 一、感知“桥之美” 师:同学们,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共同进行一次寻美之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冠中的小品文——《桥之美》.这节课,我们先来一个基础知识抢答赛.第一个环节是读出加点字的读音. (师屏显生字词,指导学生认读识记.)  相似文献   

3.
一、破题师:冬天,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冷清萧索的,然而作为欧洲最早 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作家之一的乔治·桑却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冬天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抒情散文《冬天之美》。二、朗读课文师:我们先一起将课文朗读一遍,看看我们是否能从中发现美,获得“美”的感受。(音乐起,学生集体朗读。教师指导。)三、课文鉴赏师:有了这遍朗读,相信同学们对这“美”已有了朦胧的认识,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鉴 赏本文,揭开那“美”的朦胧面纱。首先请看题目《冬天之美》,如果我们给它加…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节讨论交流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师:(板书:桥)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你会想什么呢?生:什么样的桥?生:哪里的桥?师:今天咱们也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学习第16课《桥》(在桥前面板书:16)。课前大家已经自己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围绕"探究目标"进入小组讨论学习。(出示PPT1)PPT1:一、积累运用:你发现了哪些难记难写的字词呢?文中有很多  相似文献   

5.
6.
《桥之美》是一篇独特的说明文。作者吴冠中以美术工作者的独到视角,引领读者用“另一种眼光”——完全从审美的角度去看桥,这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阅读、审美体验。文中揭示的变化、对比、衬托、和谐等美学原则,不仅适用于桥的审美,也适用于其他审美活动。像这样以揭示美学原则为写作目的,对学生直接进行审美教育的文章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极为少见。本设计意在通过搜集、阅读、交流、讨论、体验、创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桥之美,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力图将审美教育和审美体验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并延伸至课外。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能自定标准将桥梁分类。2.能开展研究不同桥面承受力大小差异的实验。  相似文献   

8.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阐述了作者对“桥之美”的认识和看法。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回顾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在预习的基础上走进谈歌的抗洪主题小说——  相似文献   

10.
一、解读文本1.认识课文。《桥之美》是著名作家吴冠中的一篇美学小品。文章在让人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一些美学常识。其中极富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2.领会编者意图。《桥之美》安排在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的说明文单元,打破了过去说明文单元单调、枯燥的格局;又放在《中国石拱桥》一课之后,既方便进行比较教学,又方便学生归纳小结、拓展延伸与桥相关的知识。因而,上好上活这一课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二、教学思路依据以上分析,教学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欣赏画家…  相似文献   

11.
李晓雯 《学语文》2012,(3):26-27
执教《桥之美》,是应邀参加浙江省特级教师年会上的初中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选教这篇课文,其中一点是为了比较好地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倡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2.
一、扣提示,领悟表达特色 师:(播放歌曲《为了谁》)同学们,你们熟悉这首歌吗?它的歌名叫《为了谁》,歌颂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也有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学生齐答)老汉!可是,课文的题目却是——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及教材编者对《桥之美》文体的误读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写的一篇文章。笔者曾听不同层次的十几次教师执教过这篇课文,其中不乏高级教师、省优质课获奖者。从他们的教学设计中都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文体意识,有的环节像是学习说明文,而有的环节则像是研读散文。以下这一组教学问题设计就比较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正>偶尔客串一下初中语文课堂的评课者,发现初中语文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很努力,这一点值得高中语文教师学习。但是,对于文本的研读上,有时候会失之两端:有的好发掘微言大义,过度细度;有的游离于表面,走不进语言深处。一位老师执教吴冠中的《桥之美》,对于作者描述的各种桥的美视而不见,语焉不详,却按照说明文的教学思  相似文献   

15.
诸春雷 《教师》2013,(36):112-112
一、案例介绍 《桥之美》这篇小品文蕴涵有很强的美学知识,又是一篇自读的说明文,所以我原先只打算把它当个练习来练练:先巩固一下所学的说明文知识——说出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以整体感知全文,然后重点细读4~6小节,找出文中所举的例子,最后从例子中分析出作者所阐述的关于桥的美学原理,让学生借此谈谈学此文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选文篇目:《关雎》《鹊巢》《鸳鸯》《桃夭》《摽有梅》前置学习:熟读五首古诗,读出《诗经》两字一顿节奏,参考文下注释和所附资料,理解诗歌大意。一、给诗歌归类师:同学们能不能快速找出五首诗的意象?生:(齐答)《关雎》雎鸠、荇菜;《鹊巢》鹊、鸠;《鸳鸯》鸳鸯;《桃夭》桃花、桃叶、桃子;《摽有梅》梅。  相似文献   

17.
18.
授课时间:2010年5月 授课班级:石家庄市红星小学五年级(2)班 第一节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你们平时没有见过,请把你的右手抬起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是像语文课。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目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是相关内容和语文的和谐。一切恰到好处,一切浑然天成,一切顺其自然;应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都没有,是为至境。●语文教学研究,应该探寻的是语文课程的规律,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教学的规律。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也是语文之道。  相似文献   

20.
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9册) 师:课前同学们交流了长江三峡的一些资料,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了解的三峡? (板书:三峡) 生:我知道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