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往缺失:幼儿教育中的交往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从教育者的立场看来,家长希望孩子能与他人交往,并希望孩子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不愿意看到孩子没有玩伴,也不愿意孩子孤独。教师更希望每个幼儿都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幼儿也常常希望自己有真正的朋友和玩伴,而且这种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强烈。然而,在功利的社会中,  相似文献   

2.
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从教育的立场上看,家长希望孩子能与他人交往,并希望孩子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不愿看到孩子没有同伴,也不愿意孩子孤独,教师更希望每个幼儿都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尤其在倡导探索型主题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幼儿的智力发展,而更加关注幼儿综合性的协作能力的发展,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如何在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3.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会孩子与人正常交往也是一种能力,家长应该懂得孩子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孩子与他人交往,帮助孩子掌握交往技巧,家长自身要克服交友的一些思想误区,共同构筑起与人交往的桥梁,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4.
父母都希望孩子广交朋友、善于与人沟通。然而,在培养孩子交往能力时往往会不自觉地陷入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孩子在班里的受欢迎程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交往技巧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班有不少孩子喜欢恶作剧,爱和别人打闹,不知道怎样和同伴友好相处;也有一些孩子比较胆小,不善于与人交往。因此,我设计了“快快乐乐交朋友”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分享、游戏,丰富孩子们的交友策略,营造快乐、和谐的同  相似文献   

6.
从很多方面了解到你们对于孩子与异性交往的担心,由此引起的与孩子的冲突,以及为此感到的烦恼。先让我们来看看异性交往在青春期孩子成长中的意义。我们都知道,将来孩子不可能生活在只有同性的环境中,我们也不希望他是一个不会人际交流的人。同时我们也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天生什么都会,与异性相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锻炼的过程,有时甚至是挫折和不幸遭遇的磨炼。男女同学之间交往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是在智力方面。男女生的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男女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 不管你是否愿意,与人交往,是人生的必修课, 不管你是否愿意,与人交往,是与生俱来的要求。 交往是一种技能,需要家长的亲身示范,也需要孩子用心学习, 交往也是一种态度,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孩子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8.
作为家长,每个人都心疼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成长。也许,我算不上一个十分称职的母亲,不过两岁的女儿佳佳不仅活泼可爱、能说爱笑、喜欢阅读、聪明乖巧、乐于交往,健康状况也比想象中要好得多。我想这要归功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儿童的同伴交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儿童同伴交往的经验不足,越来越多的儿童缺少同伴交往的能力,这些孩子长大后面临着人际关系的困惑,由此引起的心理问题甚至犯罪的案例也时有耳闻,而家长对此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他人交往,特别是跟同龄人的交往,对儿童的成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同伴关系不良会使儿童失去很多对社会规则的学习机会,体验不到交际的快乐,而且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当今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在招聘和选拔人才时,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把一个人的交往能力视为重要条件之一。人们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交往能力,善于沟通,携手共进,才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才能有效地应付各种挑战。具备了良好的交往能力,就等于拓宽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事业上也就多了几分成功的希望,生活也会愈加快乐、幸福。儿童期是培养儿童交往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同伴关系,重视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为孩子开拓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现在,家长普遍不太重视孩子与人交往,更有甚者,不主张甚至害怕孩子与人交往。他们总认为,社会复杂,孩子易被人欺负,上当受骗。因此,孩子放学回家,总是把他们关在家里做作业,生怕孩子出去玩会出事。这些家长,心情可以理解,用心固然也很好,但这种消极防范,并不科学。从表面上看,孩子是“安全”了,但实际上,不但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孩子“安全”,相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却危害很大。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城市,家家几乎是单门独户,孩子与人的交往本来就很少,如此这般,交往范围则更小,机会更少,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孩子与人交往,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家长非但不要害怕,相反更要予  相似文献   

11.
篮子:你好!我儿子今年读初二,是个腼腆、害羞的男孩子。他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得不发言时会脸红,声音轻得像蚊子叫。见到陌生人或同龄女孩,他也爱脸红。别人笑他像个大姑娘。这使他害怕出头露面,害怕与人交往。我们希望他能多参加集体活动,可他并不感兴趣,只是一味地回避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你能告诉我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害羞吗?我们家长又该怎么办呢?家长李用李用家长:很能理解您此刻的心情。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当家长的,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泼主动些,尤其是男孩子。害羞的孩子总是避开其他人,一般他们显得比较胆怯、易受惊吓、爱怀疑、扭捏…  相似文献   

12.
云南徐福生家长问:我儿子今年读初二,是个腼腆、害羞的男孩子。他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得不发言时会脸红,声音轻得像蚊子叫。见到陌生人或同龄女孩,他也爱脸红。别人笑他像个大姑娘。这使他害怕出头露面,害怕与人交往。我们希望他能多参加些集体活动,可他并不感兴趣,只是一味地回避与其他孩子的交往。您能告诉我孩子为什么如此害羞吗?我们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爱心门诊     
让孩子成为人际交往的高手xincheng00@163.com问:我的孩子快4岁了,他特别不善于与人交往。我们带他出去,他从不主动跟大人打招呼,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请问,我们该怎么帮助他,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答:交往是孩子的基本需要。从幼年起,孩子就有强烈的交往倾向,因为交往有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幼儿社会性教育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因为幼儿时期的交往能促进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在社会性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往方式,通过交往,能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提高人才素质的要求。一、根据幼儿特点,培养交往能力在社会交往中孩子善于模仿,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让幼儿学会交往,家长首先要作出表率。如:孩子的同伴来家里玩,家长要热情接待、倒水、递水果或饮料,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交谈,小客人走时,要礼貌地送行,欢迎…  相似文献   

15.
与人交往是儿童社会性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要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社会交往的经验将影响他后来对别人的态度和人际关系。因此不失时机地地抓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帮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呢?一、营造关爱氛围家庭氛围的营造不是父母施爱于孩子,它涉及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夫妻关系。不同的夫妻关系营造了不同的家庭氛围,同时也给孩子造就了不同的心理环境。充满了温暖、关爱、体贴、尊重的家庭环境不仅避免了孩子与人交往中紧张…  相似文献   

16.
永远鼓励和支持孩子与同伴交朋友,但是,父母应当了解孩子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应当像关心孩子学习一样关心和指导孩子与朋友的关系。父母不宜替孩子决定与什么人交往,但有责任教给孩子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几个孩子一起玩时,常会因发生一点矛盾就闹得不欢而散。这是由手孩子缺少交往方法,无交往经验所致。因而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十分必要,这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一、注意礼貌言行孩子只有具备一定的礼貌习惯才会受人欢迎,别人才喜欢和他一起玩,从而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如,能主动地向别人问好,学会用商量的口吻与人  相似文献   

18.
王娓 《学前教育》2023,(22):3-4
<正>孩子是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慢慢长大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交往问题,这些问题也牵动着家长的心。有关交往的道理有很多,不妨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关交往的图画书,在亲子阅读中学习和朋友的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19.
尚增喜 《考试周刊》2013,(9):187-188
小学阶段,孩子正处于一个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对这一时期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更具有非凡的长远的意义。针对藏族小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以认知为基础,激发孩子的交往兴趣,强化他们的交往意识。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生活的各种细节中,科学引导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20.
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大人的喜爱,而且也容易适魔新的环境。然而,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诸如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同时,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才会爱交往、会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