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论文发表数量飞速提升,但在重大科研创新方面却远落后于数量上的突破。从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理念、方式层面来看,存在一些与科学规律不相适应的问题,物化逻辑的渗入导致评价偏离学术本位理念,过度的量化评价导致教师产生"负效应"。为此,应辩证看待"唯"与"不唯",破"唯论文",破的是"唯"而不是"论文",高校应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强化科研的创新取向。应当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坚持学术影响与非学术影响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短期贡献与中长期贡献评价相结合,科学地评价科研创新的质量及实际贡献。在破除"唯论文"的过程中,须谨防陷入新的"唯同行评议""唯三类高质量论文""唯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2.
中、日、印、韩四国高影响力论文产出状况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对中、日、印、韩四国高影响力论文,即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以及在 Cell、Nature、Science (以下简称CNS)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比较,结果显示: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数量及其占总论文百分比都是最高的,然而不管是在单个期刊,还是CNS三个期刊总和,日本发表的论文总数和高被引论文数、热点论文数都是最高的,中国为第二位。近3年(2010~2012年)在CNS上发表的论文日本最多(653)、中国其次(471)。本研究结果提示,虽然我国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数量较多,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显示我国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学者在高水平期刊,尤其是CNS上发表论文数少于日本。今后需要鼓励和引导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不断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3.
经量化分析发现,我国现行医药专利审批制度仍存在一些不足需予以完善医药专利审批制度是由医药专利申请、审查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相关法律规定、指导性标准、审查指南等构成,是医药知识产权创造政策的核心内容。医药专利审批制度对创新药物研发成果向知识产权转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科研材料迅速增加.论文以公开发表的SCI论文为例,以论文数量、CNCI(质量指标)、被引用数、被引用比例等为标准,对中国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科学计量与评价,并对中国科研项目的数量、级别、经费资助、成果获奖和论文发表等指标进行调研分析与分类统计.  相似文献   

5.
<正>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潜力,全球创新药物研发的一些新趋势,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进展,中国医药产业与创新的战略考虑等5个方面提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和创新药物发展战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选择1978~2007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发表的SSCI论文,通过对其数量与趋势、研究机构、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学科分布、平均影响因子等指标进行定量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大陆SSCI论文发表具有如下特征:总量相对偏少,但数量逐年上升;高校在国内机构中占有优势,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合作论文与国际合作论文比例较高,且呈上升趋势;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一样在经济与商业管理领域、心理学领域的论文数量最多等.研究结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为了从科研层面评价相关国家在科学领域学术研究水平和能力的相对位置,支撑科研资源优化配置和科技政策战略决策,研究建立了基于科研论文价值的学术竞争力评估模型。运用文献计量学、创新网络分析法等方法和工具,研究形成了科研学术创新的数量、影响力、热点性与前沿性的表征指标,采用TOPSIS综合评估的算法,对领域的学术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在石墨烯领域对主要国家的学术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各表征指标反映的情况和综合排名评价结果,与本领域专家调查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根据专利组合分析评价体系,对2016到2022年医药制造业188家上市公司进行动态竞争地位研究。发现医药制造业各公司有加大专利研发的趋势,但差距仍较大;千金药业、东阿阿胶等实现了从潜力者到领导者的蜕变,恒瑞医药、康缘药业等实现了从活跃者到领导者的蜕变,说明要想在技术方面占有领导地位,公司可以先提升专利质量,成为潜力者后再逐步增加专利数量;也可以先增加专利数量,成为活跃者后再逐步提升专利质量。  相似文献   

9.
包含丽  郑伟  韦小青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114-117,127
建立了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求解的排序法(TOPSIS)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模型,利用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排序法,计算正、负理想解和接近度;依据接近度对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论文构建的科研团队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高校科研团队绩效提供了一种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校对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及创新产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历年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对高校承担和完成国家三大科技计划项目、高校获国家三大科学技术奖数量、高校发表国内科技论文数量和SC I、EI和ISTP收录高校论文数量,以及高校职务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和结构的统计分析,验证了我国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方面军的结论,并提出高校重论文轻专利的创新产出需要制度和政策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贸易摩擦的最终目的是争夺技术创新的制高点。研究借助SPSS统计软件,以金砖国家2000-2018年在华获授权的3696项专利为依据,对外国在华专利技术的时序变化、专利权人、优势技术领域、优先权和PCT专利、有效专利、专利权利转移和被引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型企业专利权人是外国在华实施专利技术创新战略的主导力量,个人专利权人是重要力量。②根据科技发展需求,技术保护是外国在华进行专利技术创新战略的主要目的。③经济发展水平和主导产业优势是外国在华实施专利技术创新战略的推动要素。④应该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合作,吸引更多核心创新技术首次在华申请专利和进行技术转移,推动中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中5G标准必要专利相关数据,从5G标准必要专利披露数量、地理位置分布、技术领域分布3个方面比较分析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1)中国5G标准必要专利披露数位居第一,但是5G技术涉及标准数量与欧盟相比仍有差距;(2)中国5G标准必要专利地理位置布局以本国为主,市场分布不广;(3)中国的5G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信息传输等方面,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技术优势不仅包括无线通信、信息传输等领域,还涵盖了传感器、芯片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及39项三级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对39项指标采用增速法进行滚动预测,并测算出31个省(市、区)2030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结合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化、区域创新格局及区域科技力量空间布局等,对未来十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趋势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至2030年,中国科技创新区域进一步集聚,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一纵一横”两大创新带的廊道效应逐渐突显,成为区域创新集聚区;中国科技创新重心不断向南转移,区域间科技创新发展依旧不平衡,而城市群协同创新将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科技创新发展逐步进入“超越行政区划”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发展现状的专利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数据提取,通过对整体概览、技术分析、专利地图、专利关键词、专利价值等维度进行全面统筹概括,得到我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度,并对技术发展进行趋势预测。通过分析为我国未来几年稀土抛光材料应用领域技术创新提供一些参考,对中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专利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借助ISS信息检索和分析平台,对德温特数据库的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梳理1963-2020年间相关领域专利的演进,对专利申请国分布及其所聚焦的研究热点、技术点进行探查分析。较为清晰地判定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专利数加速攀升,热点领域以专门用于处置或处理医疗或健康数据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类居多,研发主体以国际医疗器械、信息科技公司为核心研发梯队,推测医疗产业市场经济驱动是专利增长的重要因素;相比较国际专利现状,我国相关企业在申请数量上正赶超美、日、欧公司,研发活力最强,而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与专利激励政策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是必争必保的底线。当前,国际生物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生物安全持续面临挑战。生物安全能力建设成为国际的热点,其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平台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我国虽然依靠科技支撑在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疫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但也暴露了我国在生物安全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板弱项。根据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战略部署,我国应通过加快完善科技前沿布局、推进学科建设、加大专项人才培养、完善基础平台和生物安全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升生物安全能力建设,完善我国生物安全体系,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实现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我国开展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对现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同行评议制度进行分析,揭示当前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同行评议现状和问题。结合当前同行评议模式的不足,顺应国家对优化科技评价体制的要求,提出一套基于科研生态系统视角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同行评议创新模式。新的评价模式从科研活动系统出发考虑科研机构的投入,产出及科研环境等要素,以科研产出的学术创新度和贡献度为导向,对科研成果进行系统评价。评议结果更加客观完整,符合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生态。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Policy》2022,51(4):10447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rigins of global leaders under intellectual monopoly capitalism.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SGCC), the leading firm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for the energy sector, became an intellectual monopoly relying heavily on Chin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particularly public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funding, and innovation and energy policies. SGCC is unique because it did not rely on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global leaders, unlike other national champions from developing or emerging countries.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contributes to thinking that SGCC first became a national intellectual monopoly and only afterwards expanded that monopoly globally. We empirically study SGCC's innovation networks. We proxy them using big data techniques to analyze the content, co-authors and co-owners of its publications and patents.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SGCC is capturing intellectual rents from its increasingly transn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ly diverse innovation networks by leveraging it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情境下新型的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为实施双创战略、助推创新驱动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遵循多案例分析要求和扎根理论研究规范,对美国、日本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温州大学等国内代表性高校的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进行了数据编码,通过分析系统主体、组成部分、关键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最终归纳得出具有普适性的高校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模型,并针对其关键要素给出了优化我国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的具体建议,从而为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最新一轮的中美经贸摩擦体现出两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竞争显著增强。美国挑起此次经贸摩擦的根本目的是压制"中国制造2025",遏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保持其全球技术领先者的地位。中国只有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贸摩擦中的知识产权争端。文章在此背景下,首先,系统梳理以往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发现:尽管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企业造成了冲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我国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其次,对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迅猛增长,数量上已经跃居第一,但专利多而不强、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领域,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占比相对较少。这反映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但在关键技术领域还较为薄弱。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