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笔在整理旧信封时,无意中发现一枚违规“义务兵免费信件”实寄封(如图)。该封由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寄往湖南省华容县第三中学,正面盖有“义务兵免费信件(红色)”三角戳和“长沙溁湾路(简取)31999.4.22,ll(红色)”波纹销票戳。众所周知,“义务兵免费信件”戳是现役义务兵寄递信件所使用的戳记。由封可知寄件人并不是现役义务兵,没有权力使用“义务兵免费信件”。  相似文献   

2.
王远  秦婷 《上海集邮》2000,(1):45-45
10月12日,焦作市邮政局在大量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戳记的信封上发现,手写字体均出自一人之手,落款分别为“54772部队政治部”、“55202部队总务科”,从信封背面可看出内件全部是印刷品。经有关部门同意,检查内件,发现是焦作市文联李耀文发往全国各地的征稿启事。到13日晚,共查出这类信件400余封。11月5日,邮局依照《邮政法实施细则》对伪造“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的李耀文罚款4000元。54772部队正联合公安机关追究伪造邮戳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从投寄过程来看,义务兵免费信件要先经部队内部有关系统管理、收取,然后集中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一般为红色),再定时送交地方相关邮局的进口科加盖当日邮政日戳,最后按邮政编码、地址进行分拣和寄递。这是一个非常清晰、有序的流程,在正常情况下,既然是"免费"信件,就不该出现"欠资"。可是,在笔者的藏品中,却有几枚义务兵免费信件的欠资实寄封。那么,义务兵免费信件欠资实寄封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第5期刊登了吴贵祥先生的文章《义务兵专用信封》,文章披露了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国防教育办公室印制发行“义务兵专用信封”的信息,笔者也收藏了2004年8月1日首日从内蒙古边防寄往满洲里的全套12枚实寄封,现做介绍。这12枚义务兵专用信封是由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寄出的,寄达地是满洲里市边防检查站和满洲里市产权经营办公室。寄发地销新巴尔虎左旗2004年8月1日双文字封发戳(图1),落地戳盖2004年8月4日双文字投递戳(图13)。从信封上所盖邮戳看,未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而加盖普通邮政日戳,说明这种封具有免资功能,属于义务兵免资专用信封。  相似文献   

5.
1984年10月1日起部队使用的“义务兵免费信件”戳,为文武边等腰三角形,边长36mm,上部刻军徽,下部刻“义务兵免费信件”(图1)。戳为铜质,统一刻制下发。但不知什么原因,本人收集的义务兵免费信件戳中发现一些非规范品,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诸多的“义务兵免费信件”戳中,发现它们互有差异,如三角形边框线长度、文武边之间的距离,但出人不大,仅约1毫米。最为特别的是石家庄寄出的义务兵信件上,戳上八  相似文献   

7.
邓仲林 《收藏》2008,(3):140-140
1956年起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适龄青年应征入伍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当时,我们作为首批义务兵到部队后,入伍时间和军龄统一从3月1日计算。义务兵战士实行供给制,但每月发给生活津贴费人民币6元。对于义务兵需寄出的个人平邮信件,统一由连队收集,加盖一枚印文为“免费军事邮件”、上方刻有一颗五星、边长25毫米的单边等边三角形印章(图1),即可送邮局寄发。  相似文献   

8.
3600页介绍了外框边长只有25mm的义务兵免费信件军邮戳,笔者见到新疆莎车寄出的信件,其三角形军邮  相似文献   

9.
包裹经邮政工作人员检验后就可以自行封装,但对企业、单位大批量交寄非违禁物品时,为了节省时间,通常不需逐一检查。而是由邮局工作人员采取抽查后就直接由交寄单位自行封装。对这类包裹,包单上就加盖“自封”戳(图15)。有的大批交寄的企业单位还可事先与邮局联系,获得批准使用印有专用的“商包”“自封”戳(图16)的包单。  相似文献   

10.
叶宏 《收藏》2010,(3):129-129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抗美援朝”军邮封,应是于抗美援朝期间由朝鲜寄出的军人、军事免费邮件,且大都是只盖一枚邮戳,仅经过一次寄递的。但笔者所收藏的这枚“抗美援朝”军邮封(图1),却是盖有红、蓝两枚军邮戳,及一枚收寄戳、两枚落地戳,还贴有一枚面值8分普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邮封。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时,常可见到以收发室图章代替军邮免资戳在邮件上使用的实例。但笔者却见到一个既盖有军邮局“收发室”图章,又盖有“优军邮件”戳记的军邮实寄封(见图),可资同好参酌。  相似文献   

12.
1998年6月起湖北黄州地区各邮局自行刻制防倒戳加盖在邮票背面(图1-4)。2000年起使用全省统一规定的防倒戳。戳内文字分两行,上行“×××邮政局”;下行“通信邮票”,连续框的框间距为5mm(图5)。  相似文献   

13.
去年底收到武汉邮友寄来的印刷品信件,以往信封上加盖有“印刷品”副戳,而该封则加盖“扁平状”副戳,这是“印刷品”的另一种称谓。“印刷品”的另一种称谓@郑利松!浙江常山  相似文献   

14.
免资戳探讨     
免资戳是表示免收邮资的戳记,又称免费戳。 溯 源 邮戳随着邮政而出现,免资戳的问世又在其他邮戳之前。英国共和时期,1652年国会制定了一项法令,允许议员和政府官员之间免费寄信,这些信件在封口火漆上加盖戳记,以示区别。这样的“戳记”应是免资戳的雏型。最早的免资戳出现于1672年法国从巴黎寄出的公函上,没有边框,刻有“国家免收邮费”字样,用黑色或红色油墨盖印。它比法国其他任何邮  相似文献   

15.
领取包裹通知戳,是邮局在投递给收件人的包裹单上加盖的限期到指定邮局领取包裹的一种邮政副戳。收件人应在规定期限内领取,超过规定日期后,邮局即按超过天数收取包裹逾期保管费。全国各地邮局使用的领取包裹通知戳(以下简称“通知戳”)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关于义务兵免费邮寄信件的规定,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原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改为发行义务兵专用邮票。1995年8月1日,国家邮政部门在沈阳军区发行1套1枚“义务兵贴用”邮票,面值20分,胶版(5&;#215;10),票幅26&;#215;31mm,由杨谷昌设计,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印制,票面以红色基调为主,绘有陆海空三军和“八一”军旗等图案。  相似文献   

17.
近见一封退信上盖有两个邮政业务副戳。一为30×73mm改退木戳,有边框,用黑色加盖,文字与常见的改退批条相同。一为50×8mm“查不着未到邮局备案”无边框木戳,用深红色加盖,较少见。戳内“着”字是错别字。  相似文献   

18.
邮政内部的挂号邮电公事信函,有预印“挂号”,加贴“挂号”签条和加盖“挂号”戳三类。有些邮局刻制使用的挂号戳,加刻有“档案”、“包裹”等业务工种名称,戳式都为矩形。现将笔者所知的部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韩海麟 《上海集邮》2000,(11):17-18
参观中瑞邮展最令我回味的,一是李曙光《中国军邮史》展品中那件带边纸的横双连“蓝军邮”,二是那把加盖瑞士纪念邮戳的戳具。  相似文献   

20.
附图(见封三)为新发现的挂号保价军邮封,您见过上面这种“优待作单挂号处理”免费戳 吗?我估计你没见过,因为它是未见经传的新发现品。所以,我大胆地使用“首见”二字,但也欢迎同好们提出不同意见。此信是渡江战役时期由南京附近寄往胶东农村的战士家书,而且是装寄粮票的挂号保价信。战争年代,部队信件一律免收平信邮资,但须照纳挂号、保价等给据资费,这是当时军地双方邮政规章的明文规定。然而,这封挂号信件却未贴任何邮票,顺利地寄到了千里之外的山东半岛东端。其原因就在于信封正面盖有这方罕见的“优待作单挂号处理”木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