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大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吸收语言和文学知识的过程中,接受良好的精神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然而,由于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陈旧,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不高,无法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导致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普遍偏低,难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通过运用新兴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慕课教育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慕课教育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慕课教育的思路,以期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问题引起整个社会的焦虑。语文课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无论文科、理科、工科还是艺术类学生,其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铝力都是现在学习和将来面向社会的一项工具。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有其特殊的知识背景,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比较而言,其专业学习与语言、文学关系更加密切。在对艺术专业大学生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专业背景,侧重培养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审美素质,使之与他们的专业素养相辅相成。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择的原则要紧扣人文与艺术两大主题,突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主体差异性,以本国为主,兼顾西方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从而达到大学语文课程增强学生语文知识、文学素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重铸人文精神的宗旨,为专业学习、为今后继续学习和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这一宗旨体现出《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在净化社会环境、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具性"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人文性"重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学者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探究,运用案例教学法将《大学语文》教材编选作品蕴含的人文情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运用经典文选的智慧之光驱散生活的迷茫,打开心灵的纠结,坚定真善美的价值观。最后,我们统计并分析商洛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检验并分析案例教学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熏陶学生的礼仪和道德素养,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且促使教师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故《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的高等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研究、探索如何激发或唤起学生爱进语文课堂、爱上大学语文、爱读人文经典的热情。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与考核,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语文》作为人文基础课的核心课程,要更好地发挥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教育的作用已经不仅是提高学生熟练运用汉语的能力,更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标改革不断身日,为了进一步使用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大学语文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的认为素质,对于语文教学本身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应倡导经典文学阅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大学生一方面困惑和远离文学阅读,一方面人文素养却又有待提高的背景下,要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大学语文应倡导经典文学阅读,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经典文学的精神哺育作用,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从而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程中发挥基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现代教育对文化和文学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视。在高校语文教学中,使用文学性较强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主要从文学性对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对增强大学语文教材文学性的作用和意义进行说明,并对提升大学语文教材文学性的方式和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面对功利主义对大学校园的影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文学、文化经典教育应该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大学生应在文学、文化经典的滋润下提升思想品格,形成道德自律,牢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的培养除思政课以外,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大学语文教育是多维度的,涉及到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文艺学等多种学科的渗透,其侧重点在于对作品的哲学意蕴、文化内涵、审美特质等进行较为深入的揭示。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触及灵魂,有思想启迪,即要借助文学文化“文本”这一“他者”认识周遭世界,看到自己的人生处境,感到自我精神的缺失,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0.
李爽 《华章》2012,(17)
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所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职业素养入手,探讨如何增强大学语文教学的实用型与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学生职业人格素养,发挥大学语文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青年学生良好品德、健康情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若能有效利用《大学语文》课堂,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将会对帮助学生成为格调高雅、充满人文情怀的人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学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迫切需要提升文学素养,本文以《文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研究和探索理工科院校文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教学在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如今高职院校大学生语文课程存在诸如学科地位低、学校不够重视,教学思想滞后、教学方法单一,以及评价机制不当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应着力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重新定位,革大学语文教学方式,还应当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中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此,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不仅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生存技能,还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使他们顺利成长为社会人,《大学语文》教学在其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大学语文》除了传统文化教育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设置分层目标,培养心理调适能力,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及使用问题研究方式探究学习,注重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16.
周虹云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2):115-117,176
研究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问题,探讨通过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改进大学语文教学,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能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新一代大学生富有文化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些困境,存在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不具现实意义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为此,笔者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能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新一代大学生富有文化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些困境,存在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不具现实意义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为此,笔者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蒋丽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5):101-103
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却面临着来自学生、教师、学校及学科本身等诸多方面的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就必须大力倡导人文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强化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将大学语文摆在重要的地位;明确学科定位,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上好大学语文课应有创新意识,本文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师要有形象生动的授课语言、语文课堂要有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体现艺术的美感;才能在创新中确保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