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珠鸟》(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第20课)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撰写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情景,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其中,课文结尾的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是以反诘句的形式,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蕴含哲理,给人以启迪。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唤起情感体验,从而理解这句话。我们看下面这个教学片段,教师是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的。  相似文献   

2.
许多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似乎都采用了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 没有疑义,课文《珍珠鸟》的主题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本之所以收录此文,原因之一大抵也就是要教给孩子们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3.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鸟是怎样信赖人的呢?一切都源于我对鸟的喜爱。《珍珠鸟》开头写道:真  相似文献   

4.
教材说明:《珍珠鸟》是新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现代散文。作者冯骥才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习这篇散文,不仅可以引起作者与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深入体味人与动物间的温馨真情,还能让学生领略到生动细腻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5.
当代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情感浓郁,描绘细腻,蕴含哲理的散文佳品。其中,对我们理解帮助最大的是结尾一句:“信赖,往往创造了美好的境界”。它是统领全文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一、美好的境界本文作者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珍珠鸟的可爱:“鲜红的小嘴儿从  相似文献   

6.
本课为“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优美散文,意在托物传情,借助结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传达自己对这一境界的悟解、渴求和呼唤。这也成为本篇的一个教学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会心悟解。(一)师:同学们,我们一道来读一  相似文献   

7.
《珍珠鸟》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描写了小珍珠鸟对作者由陌生、防备到逐渐熟悉,最后完全信赖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美好境界的道理。在教学这一课时,于永正老师只设计了读和写两项学习活动,在读中学方法,在写中用方法,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把知识教成了能力,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珍珠鸟》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描写了小珍珠鸟对作者由陌生、防备到逐渐熟悉,最后完全信赖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美好境界的道理.在教学这一课时,于永正老师只设计了读和写两项学习活动,在读中学方法,在写中用方法,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把知识教成了能力,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经编者改动后入选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这篇短文既有情趣,又具理趣。尤其是篇末“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既是对上文哲理性的总结,又是留给读者不尽的思考。下面是本人公开执教的《珍珠鸟》课堂实录的片段及教后反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6课《珍珠鸟》,是当代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名篇。它描写细腻,情感浓郁,脉络清晰,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发,还容易激发读者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但细读全文,觉得篇末的点睛之笔——“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并没点准文之“睛”。下面是笔者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是一篇情趣理趣兼而有之的散文。文章的结束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被冰心老人誉为“深澈的哲理”,给人以启迪。文中的一幅幅充满情趣、和谐美好的画面亦使人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的语言,知道我与小珍珠鸟的信赖是怎样逐步建立的,激发学生爱动物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3.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教学过程:课前让学生欣赏鸟鸣曲一、入温馨之境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我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舒适的家。课件:伴着恬静的音乐出现吊兰蒙盖的鸟笼瞧,那儿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吊兰长满绿叶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经编者改动后入选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这篇短文既有情趣,又具理趣。尤其是篇末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既是对上文哲理性的总结,又是留给读者不尽的思考。下面是本人公开执教的《珍珠鸟》课堂实录的片段及教后反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本课为“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是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优美散,意在托物传情,借助结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传达自己对这一境界的悟解、渴求和呼唤。这也成为本篇的一个教学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会心悟解。  相似文献   

15.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珍珠鸟》一文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娓娓讲述了自己和珍珠乌和谐相处的故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他与可爱的小乌在信赖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和谐的关系.其实我想如果我们老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用我们的一颗火热、真诚的心与学生的心沟通、交流,我们也会创造出师生关系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6.
当代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情感浓郁、描绘细腻、蕴含哲理的散佳品。其中,对我们理解帮助最大的是结尾一句:“信赖,往往创造了美好的境界。”它是统领全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珍珠鸟》一课是冯骥才先生的散文作品。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懂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思想主题,而且要聚焦表达,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作者的写法之妙;同时,要落实语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才能让学语文与用语文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珍珠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实验本第七册的课文。这篇课文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活动情况,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课文首先写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给它们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而又安全的巢,接着写雏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  相似文献   

19.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的《珍珠鸟》一文,创设了人鸟相依的美好的境界,令人陶醉。教学《珍珠鸟》,我被学生的精彩表现和快乐成长感动着,体验最深的是:教师不仅要依托“文本”,让学生领悟“信赖”的内涵,更应以自己的情怀,让学生实实在在享受“信赖”的阳光。循着课堂的轨迹,采撷师生心灵的对白,我一遍又一遍地感悟着“信赖”。一、信赖就是宽容“你们喜欢鸟吗?说说喜欢的鸟名。”因为担心跑题,学生的回答总是离不开珍珠鸟。“都是喜欢珍珠鸟,有别的鸟吗?”理解、宽容,消除了顾虑,发散了思维,让学生说出了真爱:“我喜欢洁白的鸽子、体积…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包括3篇课文(《诚实和信任》、《珍珠鸟》、《九色鹿》)和一个练习。《诚实和信任》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碰碎这起小事故的过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珍珠鸟》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告诉人们“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九色鹿》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