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效开展情感教学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无论是把情感作为教学目标和任务,还是把情感视为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动力机制,抑或使情感成为增强思政课教学黏性的有效路径,只有从教学逻辑的角度理解情感并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自觉贯彻这一逻辑,才能更有效地彰显情感的教育教学意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充分发挥情感的建构性作用,把增进情感认同作为关键着力点,是思政课情感教学需要贯彻的基本教学原则。通过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正性情感,引发学生的高峰体验,进行焦点式的师生情感互动,教师具备真诚而深沉的教育情感等,是思政课情感教学需要运用好的基本心理规律。  相似文献   

2.
当前,有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时常叹息“课难教,师难当”。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教学主要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有些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没有做好调动学生“注意与兴趣”的工作,这是造成“课难教,师难当”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要认为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而又比较严肃和枯燥的课程,致使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实不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如何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影响学生道德行为形式和持续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无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会迟钝。”因此,教师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必须注意情感培养。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反思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较多地存在着以下这样的问题:由于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科特点以及未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以致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兴趣不浓,厌听厌学。因此,政治课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除了改变教学方法外,还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特别是情感的作用。教师情感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这种…  相似文献   

5.
陆燕 《考试周刊》2014,(32):133-134
正伟大导师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同样,思想品德课如果没有感情,学生就无法愉快地接受知识。一个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缺乏情感艺术,枯燥乏味地从理论到理论地空洞说教,又怎能激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情感呢?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又怎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达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教学目的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下面是我关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体会。一、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  相似文献   

6.
王文喜 《考试周刊》2013,(84):136-136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没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使政治教学失去了活力。坚持启发性原则.增强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政治情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努力增强政治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在我国,长期以来将智力局限于认识领域,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解决疑难问题,而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很少注意,而且,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又使很多教师有意无意地疏远学生,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致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不协调、不融洽。于是,教学的效果也就受到明显的影响。笔者认为,情感因素是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学生的成绩好,学习上就有成就感,老师赞扬他,同学羡慕他,学习上…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列宁曾说:如果没有情感,就永远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的思想总是交织着相关的情感;情感是行动的内部动力,人的行为总是受情感的驱使。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认识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列宁说:“如果没有情感,就永远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知识是行动的基础,情感是行动的内部动力。”情感是教育的窗口,情感不仅具有直接感受事物的作用,它还是知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转换系统,是实现知、信、行的中介环节。师爱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意志等。  相似文献   

10.
"轻文化课、重专业技能课"是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归课堂、主动学习,从而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本文认为,政治课教师需根据中职学校的特殊学情着力解决好思想政治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一门知识课,同时也是一门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因素,开启学生的心扉,抓住并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计娜 《成才之路》2014,(20):91-91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应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变为“主导”,学生应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自主探究的主人。为使“主人”这一角色得以真正确立,语文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感情,使其愿学、爱学、乐学、会学,这应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坚持不懈的追求。而要让学生进入“愿学、爱学、乐学、会学”的境界,就需要发挥情感的激励与调控作用。一、发挥情感对语文学习的动力作用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教学活动亦然,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与情感相伴相生、和谐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的发生与发展。语文教学应把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差异、满足学生需求,作为教学活动的原则。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而这正是《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所倡导的教育思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乃语文教学之灵魂,积极的情感有助于推进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学习动力的激发,有助于促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得到思想熏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情感是语文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和有效开展的动力,如果学生的语文学习染上了积极的情感色彩,那么学习活动就会走向有效与高效;倘若语文教学过程中缺失了情感因素,尽管学生也能学到一些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与技巧,但却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和动力的激发,为他们的学习成长领好向。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都处在教师难得教,学生懒得学的阶段.学生把它认为是"豆芽课",只要考试前背一背,就能考出好成绩: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的考前背一背并不能考出好成绩;根据学生的现状,教师也处在难得教的阶段.如何才能走出这种现状呢?根据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使思想政治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只有在政治课中注人情感的因素,实施情感教学,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情感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理解课本原理、培养学生情感和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情感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岩 《考试周刊》2008,(1):111-112
思想政治教育课现状不容乐观,面临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与情感教学相结合.本文从情感及情感教学的含义入手,探讨了情感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心理虐待现象和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中发挥情感作用提高教学效果等问题,说明了情感参与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积极的情感情绪去诱发和激励学生的情感情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要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关键是对“概论”课教学进行人文化改革。主要举措:一是教学内容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充分发挥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作用;二是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该课成为最有吸引力的课程;三是教学手段现代化,不断提高该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创新评价手段,实行“一纸签”考核方式。应注意和把握几个问题:理论与实践、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集体教学是铃木教育体系“母亲参与”中的另一特色,是铃木教育体系中用来进行情感激励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铃木教育体系是针对器乐技术教育而言,但笔者认为这种教学形式同样适用于声乐技术教育。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声乐教学是一个教师、一个学生、一架琴那种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而今天的声乐教学改革的重点已经放在了集体课、小组课和个别课形式上。这样声乐教师就得及时调整思路,在声乐集体课、小组课的教学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摸索出一条既适合教师又适合学生学习声乐的教、学之…  相似文献   

18.
创新的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 ,它需要以情感为动力。德国一教育家曾说 :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 ,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好的开端即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课的伊始 ,就应进入教学情境中。教师走上讲台 ,面带微笑 ,充满激情 ,言语铿锵。可将导语“我教给你们化学知识”改为“我和同学们共同来研究化学问题” ,这样可从情感上拉近师生的距离 ,不仅使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进入教学情境中 ,使学生思维进入…  相似文献   

19.
以情优教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是对情感迁移功能的生动描述。这种情感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也有它的特独价值。《学记》中有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好,就对教师所教的课感兴趣,学得就好;反之,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缺乏兴趣,就会影响学习。可见,我们的教学不能忽视情感在教学活动中作用,因为利用情感功能可以在教学中创造育人的奇迹。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教育、情感教育的统一,应是德育、智育、情育的统一.没有情感教育的思想政治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知识教育功能也很难达到最好的状态;没有情感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是“有理无情”的——只剩下“知”、“理”躯壳的政治课,必定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创造有理有情,寓情于理,以理生情,理趣交融的完美境界.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讲“情”,还要八”理”,更要让学生品出“味”来,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课上活、上实、上新,把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