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践的层面看,一线老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还存在很多疑惑,大都没有跳出旧的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目标的窠臼。新课程改革,其中最明显和给老师们冲击最大的就是“三维目标”的提出,而“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看似很好理解,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无非是旧的思想教育目标的简单扩大化。如果这样理解,那就太窄了。那么,  相似文献   

2.
结果     
大学心理课上,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双旧袜子,并告诉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便处理,下星期告诉老师结果。星期一上课时,老师问同学们的结果。A交给老师一双手套,说:“我把旧袜子拆洗了,自己编织了一副手套。”老师赞许地说:“很好,你很勤俭。”B说:“我把它卖了给收破烂的,得了一毛钱。”老师说:“很精明。”C说:“我把它送给了乞丐。”老师赞许地说:“你很善良。”D说:“我、我干脆把它扔了。”老师说:“你很豁达。”E从贴身口袋里掏出袜子,恭恭敬敬地说:“老师,你的袜子我很好地保存着。恩师的东西怎么能随便处理呢?”老师沉思了一…  相似文献   

3.
劳动创造美     
“叮铃铃”一阵清脆悦耳的上课铃声响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的东南角。老师指着刚拆迁留下的旧砖瓦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展开  相似文献   

4.
结果     
心理课上,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双旧袜子,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随便处理,下星期报告结果。星期一上课时,老师问同学们是怎么处理旧袜子的。张三说:“我把袜子拆洗了,自己编织了一副手套。”老师赞许地说:“很好,你很勤俭。”李四说:“我把它卖给了收破烂的,得了一毛钱。”老师说:“你很精明。”王五说:“我把它送给了一个乞丐。”老师赞许地说:“你很善良。”赵六说:“我、我干脆就把它扔了。”老师说:“你很豁达。”冯七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袜子,恭恭敬敬地说:“老师,你的袜子我很好地保存着。恩师的东西怎么能随便处理呢?”老师沉思了一番,…  相似文献   

5.
尽管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了,新的课标大声疾呼语文教学必须彻底与旧模式决裂,走向新的境界,要求教师走出“填鸭式”等旧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上主动向老师提问和质疑,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这种新教法,对教师的要求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和探究知识,要采取研究性学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拿着数学问题问老师:“老师,这个题目怎么解?”我们的老师很少听到这样的话:“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回想一下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一刻不停地讲,学生在台下鸦雀无声,一动不动地听。当然,也有不少教师喜欢课堂提问,但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如果学生的回答没有符合教师备课中的要求,就立即要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完全符合教师的设计为止。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老师”一直是一种权威的化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时候常把老师的地位与双亲并立,学生则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旧的社会观念的过时和新教育的提倡,老师的偶像权威逐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传统老师“权威”的角色也受到严厉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现在知识更新的周期已经缩短为2~5年,网络技术的更新更是从18个月缩短到8个月①。原先那种知识传授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旧知识再现,那种小学生老师“抱”着走,初中生老师“背”着走,高中生老师“领”着走极大地束缚着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教师“一杯水”,学生“半杯水”的师生知识关系的观念必须改变,我们应该找到一种师生在学习上更新的更科学的结合点,以求获得1+1>2的教学效果。“学导学法”的提出当今课堂教学的“三要素”,又称为课堂教学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9.
屠红良 《师道》2003,(3):24-24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老师问他的学生:假如本地发洪水,你家的一台高档电脑与学校一台旧电视机都面临被洪水淹没的危险,你先抢哪一台?全班学生都回答:“先抢出学校的旧电视机。”惟独一位叫小星的同学说,要先找一条船,把自家的电脑和学校的旧电视机都抢出来。老师严肃地批评他没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并且告诉他: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和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我们典型的思想教育方式,难道这个孩子的思想不好吗?但她的想法却得不到尊重和肯定。在一次课堂上,老师让一年级的小学生说一说人体的哪些部位是对称的,学生们七嘴八…  相似文献   

10.
最近,李镇西老师写了一篇有关“新德育”的文章。全文共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对“旧德育”的全面批判,后一部分是对“新德育”的美好畅想。读前一部分知李老师将现行的德育模式区分为“新德育”和“旧德育”两类。按李镇西老师的说法“新德育”是他们“新教育实验”的一部分,“旧德育”则是“新教育实验”以外的德育模式,因为这些传统德育模式有很多弊端,所以被李镇西老师称之为“旧德育”。  相似文献   

11.
统考结束后,学校又分了一次班,全年级大排名,前40名进了“尖子班”,其余4个班统统叫做“普通班”。“尖子班”搬到紧挨校长办公室的装了空调的豪华大教室里,“普通班”则零零落落地分散在校园的边远地区,电风扇半死不活,天花板刚刚用旧报纸糊了。我正好是第40名,但老师依然保留了我的班长职务,这情形有些微妙,我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一天放学后,我在车棚里等人。“轰”地一声,远远地看见“普一”班教室的门开了,一群男“差生”乱哄哄地拥出来,咋咋呼呼朝车棚方向跑来。我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站立的姿势,优雅,大方,尖子班班…  相似文献   

12.
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今有“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的观念.这些思想在从古到今的师生关系中无形地形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造成了严重障碍。然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使学生个体的思维性格等等都深深地具有了时代色彩.都强烈地要求个性化发展,这些无疑对旧的具有等级色彩的教育观念和师生关系构成了冲击。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而班主任老师作为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集中者。他要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个体的思想、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从来就是很讲究面子,做事、说话都要很体面,不要显出小器、寒碜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是自觉不自觉地秉承了“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又尤其是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更是显得神圣不可冒犯。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很多老师却忘记了他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成就感和荣誉感,他们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的认同,但是,他们感到学习紧张,压力大,这个时期他们的感情非常脆弱,非常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怎么能够忽略、而不加以保护呢?从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得知,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说,学生在人格上和老师是平等的,在班务工作中,教师要自觉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老师的架子,增强民主平等意识,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在处理具体问题时适当而毫不吝啬地给学生面子。  相似文献   

14.
拆凳子     
这节课是老师教我们如何用好羊角锤。每一组都发了一个旧凳子,要用羊角锤试着拆掉凳子。刚拿到工具,同学们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叮叮叮,铛铛铛……”一阵阵金属的清脆碰撞声响彻耳畔。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翻阅去年的“旧”报纸时,江苏《成才导报》上林忠玲老师写的《用智慧书写评语》一文让我很受启发。尤其是在文章的结尾处,林老师指出:“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要达到这种最高的教育境界,需要我们用智慧进行不懈地探索。作文的评语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是一句话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辈子,因此同样需要我们用心对待。”是啊,一句话就是一辈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改革家。一九一九年九月,毛泽东在写给她的老师黎铭熙的信中说,“我是一个学教育的人”,并对旧教育发表了如下的评论:“旧中国千年之所史,民智淤塞,开通为难”,其原因在于“一班官僚式教育家,  相似文献   

17.
上海版初一历史新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学期开始在我区全面推开。新教材化旧教材的“繁、难、多、旧”为“简、易、少、新”,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也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而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在这一新旧观念与  相似文献   

18.
人生随想     
生命并非演习 ,而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实战。生活不允许 ,也不可能给人以打草稿的机会。一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家教学生练字。一次 ,一个经常用废旧报纸练字的学生恭恭敬敬走到老师面前向老师请教 :“老师 ,我跟您学书法已经很长时间了 ,但进步老是不快。您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 ?”书法家不假思索地对他说 :“你改用最好的纸试试 ,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 ,果然没过多久 ,他的字进步很快。他奇怪地问书法家这是什么原因 ?书法家说 :“先前你用旧报纸练字的时候 ,总会感觉自己是在打草稿。反正旧报纸也不值钱 ,所以写好写…  相似文献   

19.
杨阳 《语文天地》2010,(10):55-56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正在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青睐,很多老师纷纷转变原有的旧的教学观念。大胆地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张惠丽 《早期教育》2001,(23):13-13
一天下午,我正接待幼儿入园,大(3)班梁如的母亲拽着女儿来到我身边,喋喋不休地说:“张老师,我家小如哭闹着不来幼儿园,她说坐在她周围的几个小朋友嫌她穿旧衣服不漂亮,不和她玩。中午饭也不吃,非要买新衣服不可。你看,她这套衣服是去年刚买的,哪旧呀?张老师,你说小如穿这衣服漂亮不漂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