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觉敷和维果茨基都是20世纪颇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但都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心理学,在各自研究领域内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心理学思想。文章主要探讨两位心理学家的心理观思想,比较了他们有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指导思想以及研究方法的观点,揭示了他们对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维果茨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发展活动理论具有深入的研究。心理学与认识论是有机统一的,维果茨基反对传统认识论中的身心二元论,在批判吸收斯宾诺莎和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和方法论,开创了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维果茨基借鉴《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方法论原则,运用"单位分析法""概念分析法"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机制和认识发生过程,从语言和意识出发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工具-符号理论解决意识和活动的统一性问题,创造了一元论的历史方法论。维果茨基理论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解释了马克思的社会实践本体论,进一步深化、扩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日本对维果茨基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 ,其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也引起了日本心理学者的广泛兴趣。日本学者对他的研究可分为 :对维果茨基的介绍和初期评价、研究的深入和涉及领域的扩大、对维果茨基研究在认知领域的活跃及对维果茨基理论的再评价三个阶段。维果茨基的理论不仅促进了日本心理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而且也加速了其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近来围绕维果茨基的理论是否是活动理论的争论异常激烈 ,成为日本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4.
维果茨基不仅是一位多产的理论心理学家,而且是一位匠心独运的方法论专家。他高瞻远瞩地为心理学研究确定了规范的方法论要求,构建了总体性解释原则,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地应用到了心理学研究中,创立了发生学分析法、机能系统分析法、单元分析法等多种具体研究方法。在其逝世七十多年后,维果茨基的心理学思想再次进入了心理学的话语中心,深刻影响了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取向,为当代心理学研究摆脱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纷争,超越根深蒂固的二元论传统,用系统整体研究取代由来已久的原子论分析提供了借鉴,为当代主流心理学的自我反省与完善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5.
维果茨基与现代心理科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维果茨基是苏俄心理科学的主要奠基者,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在世界众多的心理学家中,维果茨基的学说独树一帜,他首创高级心理机能历史起源的理论,最早将历史主义原则引入心理学,创造性地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力倡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创立了苏俄心理学史上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为心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对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和学科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维果茨基是原苏联建国初期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在原苏联心理学与教育学发展史上起着奠基人的作用。维果茨基和他的学生与合作者们(A·A·列昂节夫,A·P·鲁利亚,A·B·查包洛塞茨等人)建立了原苏联至今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派——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茨基生于1896年,197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  相似文献   

7.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维果茨基的学说在西方的兴起上世纪70年代末,维果茨基的学说传入西方,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西方学者对维果茨基学说的持续研究形成了一股“维果茨基研究热”。时至今日,维果茨基的六卷文集已被许多国家翻译成英、德、法、西、意等多种文字出版,他的学说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得到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赞誉,如:“心理学界的莫扎特”,“不了解维果茨基就不是一位现代心理学家。”(S·屠尔明)“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从事认知过程及其发展研究的每一位心理学家都应承认维果茨基的著作对自己的影响。”(J·S·布鲁纳)“毫无疑问,维果茨基…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界在人脑高级功能的研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取向。特别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高级机能理论,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对人脑高级机能认识的深入发展,明确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综合的取向。  相似文献   

9.
曾燕波 《家庭教育》2014,(10):47-47
维果茨基(1896—1934)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维果茨基的理论强调文化、社会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创立的俄罗斯心理学派不仅对当代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为双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将维果茨基的言语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应用到俄、英双语教学中,有助于高校俄、英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开展,从而促进学生俄、英两种外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初的苏联,很多的心理学者都力图借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建构自己的心理学体系。作为马克思的继承者,维果茨基深刻的意识到,“继承”不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取代心理学方法;真正的“继承”应该是采用马克思的思想方法,回到心理学的具体问题中建立自己的“元理论”。在此基础上,维果茨基接受了马克思对于人的发展的两个基本假设——将人的心理视为环境的产物,内在的智力起源于活动,并采用历史的、整体的、发生的、比较的心理学方法,针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进行考察,最终建构起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学派”。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解读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唯物主义,还是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历史唯物主义,都应该把《资本论》作为主要文本依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历史地而不是永恒地解释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商品和资本——它们作为社会形式是历史地获得的,也必将历史地失去;他唯物主义地处理自己的研究对象——他的主要批判对象是政治经济而不是政治经济学;他首先考察的是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其次才是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拜物教观念;作为《资本论》研究的出发点,不是概念,而是社会的现象形态。历史地解释研究对象与唯物主义地处理研究对象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不能合并的原则。对于《资本论》的解读,可以使我们对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后 ,史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历史作用 ,如何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本身进行了深刻反思。这一理论思考加深了人们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解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方向 ,坚定了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信心 ,也促进了中国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传统历史观的唯物史观胚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从唯物史观开始的,以往的研究忽视了这一事实与中国传统哲学提供的历史土壤的关联。以“通古今之变”为宗旨的中国传统历史观“善言古者,有节于今”、“食足知礼,民惟邦本”、“势非圣意,理势合一”等观点,在肯定历史进步和变革,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探求历史趋势的客观性和这种趋势与历史规律的统一性等方面,与唯物史观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无疑为接受和认同唯物史观提供了思想土壤。进化论的一些观点延续和展开了传统历史观中与唯物史观相近似的因素,并贯注了新的时代内容,使传统历史经变革和融合发展为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5.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研究历史同样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是研究历史的基础,但这种理论一旦形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历史学家的研究。我们力求用唯物主义史学理论来评价历史人物,以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功过。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这里就以史学理论为指导简要评价陈独秀这个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6.
一千多年以来,维吾尔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曾经使用了不同的文字形式,书写了大量极其珍贵的书面文献。本文所论述的回鹘语和现代维吾尔语只是维吾尔书面语言发展史上的两个阶段,从历时的角度就回鹘文献中的名词的数范畴同现代维吾尔语书面语中的名词的数范畴进行对比,试图找出其发展与变化规律,以期能对双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心理发展观、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与思维和语言理论。深入研究社会文化理论,探究社会文化理论核心概念的教学应用,以历史的、整体的视角来全面审视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能够为课堂教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比较及其对教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是20世纪两位最有影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们开辟了研究儿童个体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两条线路。在分析理论基础上,试图在差异中探讨两者的互补性。并通过两种取向互动互补,揭示其对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