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篇通讯在报上发表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是我却一直未能忘却,总是在思索着,要把由此而产生的一点联想,讲给函授学员们听听。那篇题为村《札达·海拔3700米──古格王朝和天边哨卡》的通讯,发表于7月22日(解放军报》二版,作者是记者高艾苏。这是他《’98西藏阿里边防纪行》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这篇通讯一开头,就展现给读者一幅既美丽而又带有某些神秘色彩的图画:“在阿里,札达海拔最低,为3700米。它是‘阿里三围’中士林环绕的地方,札达边防营驻守在这世界独有的奇观中:方圆数百里。都是大自然雕饰的主峰,它高比山巅,小如庙宇…  相似文献   

2.
☆本报记者王士彬同志常年奔波在边防第一线,他写的《把目光聚焦在基层一线》,既是一篇采写体会,也是一篇有分量的经验总结,值得年轻的记者和通讯员们认真一读,并学习这种亲历基层不怕苦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热情与灵感     
一位青年记者去农村采访回来,写了一篇感情真挚、很有文采的目击短新闻。要说这篇稿子的内容,的确很简单,也很平凡。写的是一位农民帮助患病邻居抢时播种的事。这样一件看似平凡的事,记者却写得娓娓动听,十分感人。当问及他的采访体会,他说了这样一句语:“只要对生活充满热情,不冷漠,新闻本身就会给你以灵感。”新闻就是要写得使读者感兴趣。而要让读者感兴趣,记者首先对自己要写的事件和事实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记得1992年夏,我当时任中越边境部队军事记者,到红河前线一个边远、偏僻的前哨阵地采访。当时中越自卫反击战早已结束,《解放军报》对“边防热”的报道早已降温。像这种前哨阵地在边防一线又极平常、极多。要想写出稿件在《解放军报》菜又够吃了。这虽然是在一线基层发生的小事,但对全军所有边防一线部队都很有指导意义。我根据这一线索,进一步采访、核实,采写了《要面子苦了肚子,讲科学壮了身子———云南边防某部因地制宜科学发上刊用是一件很难的事。在采访中我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以前这个阵地为了应付上面检查农副业生产,把原先好好的菜…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军事记者编辑部●总第155期●刊头书法张新宽●2002年第11期一批作家记者深入南疆边防部队代职本刊讯王海君、许军报道:南疆军区宣传处干事、《人民军队》报社特约记者牟国云背着背包奔赴海拔3760米的喀喇昆仑山某边防连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代职锻炼。据了解,3年来共有12名作家、编辑和记者深入南疆边防一线部队代职锻炼。南疆军区边防一线部队大多驻守在喀喇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阿里高原。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戍边军人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卫国戍边”的喀喇昆仑精神,用青春和热血在“生命禁区”谱写了一曲曲生命赞歌。他们舍生…  相似文献   

6.
梁衡 《新闻窗》2006,(3):16-16
值夜班,有一篇短稿《上半年外债净流入同比下降63.04%6月末外债余额达2661.76美元》。我看不懂。问之编辑也不懂。不懂怎么上了版呢?据说这篇稿子很重要。报上常会有这样的稿,领导说重要。业务部门说重要。记者也说重要,就这样隆重推出,而读者却大都看不懂。两天后。我请教作者,才知道这意思是说你新借的债,再扣掉你已经还的旧债利息,通俗点说。就是“实有新增外债额”。  相似文献   

7.
龚晓飞 《视听界》2001,(2):53-53,55
用语准确,是对文章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特别是新闻报道,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虚假成分,比如某报一记者,有一次到一家工厂采访,以一个老钳工为中心,精心撰写了一篇特写,稿子见报后,这个老工人跑到编辑部去找他,记者问:那篇文章怎么样?”老工人说::还不错,工厂里都很喜欢。记者又部:你呢,老工人说:“我个人很不满意。”,记者感到奇怪“为什么呢”,老工人说:“你写我回家刮脸,换衣服,梳头发,可我怎么梳头发呀?说着,他脱下了帽子,原来,他的脑袋光光的,是个秃顶,老工人接着说:“现在厂里的工人们都取笑我,搞的我很难为情呐”,这个例子说明,一篇文章,尽管其中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如果在细节上有一丁点的不准确或者不真实,就会给作者或当事人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8.
“文革”中入伍后,他在部队做炊事员。一次,一位在广播室做广播员的同学没有稿子.就对他说:你的作文分数最高,帮我写个新闻吧。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也很认真地写出了稿子。这篇稿子播出来之后.团里的政治宣传股长就伺,这篇稿子的作者是谁呀?人家告诉他,是三连一个炊事员。宣传股长很惊讶,就跑到炊事班跟他说:你不要当炊事员了,今天晚上就打背包到团里,给我写文章去。就这样,他这一辈子跟新闻结下了缘。现在.他在解放军报社任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在《楚天都市报》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品种“记者手记”,所发数量不多,但很快就有了一定的影响。汉口读者焦抒仁就以《希望多些“记者手记”》为题,提出“我们希望能经常看到记者的手记,让我们共读,共享!” 是什么原因使得读者对它一往情深呢?我认为,其力量,就在于它以“心灵的对话”,引起了广泛的深沉的共鸣。 现就此作些分析。 (一) “笔者读着这一篇篇记者手记,其实是在读着一个个鲜有人知而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是读者来信中的一段文字。它反映了许多读者内心中的一种需求。 是的,记者,本身是一个比较特…  相似文献   

10.
2003年6月10日,我们合作采写的稿件《士官凌仕江的散文<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入选今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在《解放军报》一版加框发表后,在军内外读者中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稿件先后被130多家报刊转载。在《解放军报》第二季度“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评奖中,此文获二等奖。一个10年前高考落榜的普通边防士兵的文章为何能入选高考试卷?许多读者纷纷打电话想了解更多情况,为此,我们又采写了《凌仕江文章怎样入选高考试卷》、《记录青春与西藏的对话》两篇后续报道。前文披露了此事的“幕后新闻”,后文记录了年轻士兵凌仕江的心路历程。这两篇…  相似文献   

11.
主人公小传:   高艾苏, 45岁, 1973年 12月入伍,大学文化,大校军衔,主任记者。 1985年 6月调解放军报社任记者,现为记者部机动记者组组长。   高艾苏 15年的军事记者生涯是与军报战地采访的许多新纪录联系在一起的:他第一个随空降兵跳伞,由此成为中国空军“荣誉空降兵”;第一个随潜艇深海远航并三下南沙西沙诸岛礁,由此成为中国海军“荣誉南沙卫士”;前线作战,又是唯一在前沿遭遇敌伏击的记者,险些牺牲。他登上过全军大部分海拔 5000米以上的哨所,最高达 6035米 (西藏界山达坂 ),跑遍祖国边防所有一线要点。他也是新时…  相似文献   

12.
此时,我也在北京赶写稿子,但忍不住停下笔来写篇读后感。今天,杜献洲同志的《西北边防行》发到第4篇:《战友,我们今年无缘相见》,读起来,又一次让人激动不已。他是在阿里高原发稿的。我知道,西藏高原艰苦,而阿里地区在西藏高原又是最艰苦的。献洲同志是近年记者队伍中唯一一个两次上阿里的记者。我去过几次高原,尝过那种苦滋味;但和那些常上高原的同志比,我更多的时候是在北京生活。到过几次高原,便找知道那里苦;不常去那里,使我更敬佩那些常上高原的同志。西藏军区胡政委曾对我讲过一段让人心灵震颤的话:“在西藏,‘牺牲…  相似文献   

13.
热情与灵感     
一位青年记者去农村采访回来,写了一篇感情真挚、很有文采的目击短新闻。要说这篇稿子的内容,的确很简单,也很平凡。写的是一位农民帮助患病邻居抢时播种的事。这样一件看似平凡的事,记者却写得娓娓动听,十分感人。当问及他的采访体会,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只要对生活充满热情,不冷漠,新闻本身就会给你以灵感。”新闻就是要写得使读者感兴趣。而要让读者感兴趣,记者首先对自己要写的事件和事实感兴趣。社会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和创造着这样那样的“事实”。无穷无尽纷纷繁繁的“事实”中,有些一看就感到重大和新鲜,这样的新闻应该说是容易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亦是如此。一篇文章的开头能否打动编辑、抓住读者,往往决定着这篇稿件的命运。因此,一些有经验的记者或通讯员都非常注重文章开头事例的选用、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锤炼。一篇成功的通讯,不只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传神的标题、深刻的内涵和合适的文体,还应有着一个“抢眼”的开头。所谓“抢眼”,就是令人眼前猛然一亮,让读者一瞅上你的文章,不看完就不想放下。怎样做到这一点呢?用鲜活的事例吸引读者。在通讯的写作中,对事例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开头的事例,它既是鲜活的,又是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篇读者工作的好文章,对图书馆一线工作人员很有启发,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6.
在不断的余震中,在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中,在20多人居住的大帐篷里,在奔赴救援一线采访的路上,我开始构思这篇稿子。我想通过自己的感受告诉读者的是:突发事件报道,记者必须深入到一线采访,同时又要跳出一线。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节过后,河南省一家电视台的一位年轻记者到北京采访,顺便来看望我。谈起他近年来的学习情况和写作方面的进展,他说:“从去年到今年,我下功夫读了您给我的那本《应该怎样写作──对78篇新闻稿的评析》。这本书对我采写和编辑新闻稿都很有帮助,内容很具体,很实在。” 听这位年轻记者一说,我想到:指导,贵在具体。《应该怎样写作──对78篇新闻稿的评析》的确是可以对年轻的记者、编辑起到具体指导作用的一本好书。 1998年春天,新华出版社老编辑、我的同乡万福元同志来访,说“新华出版社准备出一本书,我把书稿带来请你看看。…  相似文献   

18.
梁衡 《新闻窗》2005,(2):26-26
某次评奖中有这样一件事:一篇记者与通讯员联合署名的稿件获奖。事后通讯员很有意见。原来此稿是通讯员所写,寄报社,发表时记者作了一些改动,就添上了自己的名字。此类事在平时也时有发生。这里有道德问题,也有记者的志向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96年6月,我所在乌鲁木齐陆军分院即将毕业的300余名边防排长学员在天山深处的边防一线进行野营综合演练。一天中午,我们拉练来到距界碑不远的地方休息,我便躺在山坡上。多年的习惯,使我养成了睡前必须看看书,就从背包里掏出一份1996年第四期《新闻与成才》,一篇华敏同志评析的新闻组照《送年货、上哨所》跃入眼帘。画面上:高高的雪山,皑皑的白雪,马拉爬犁风雪跋涉,官兵协力战风斗寒。这组照片,每一个瞬间都是那么感人心弦,把新疆边防的特点真实地奉献给读者,确实让人折服作者抓特点的敏锐眼光。我看了看界碑,看了看周围的学…  相似文献   

20.
办了多年报纸,有些问题却一直没弄清楚或者说没完全弄清楚。   比如,报纸该登什么稿 ?   有时,记者发来一篇稿子,编辑看了说,这稿子,没啥意思,不登了 !有时,报纸登了一些稿子,记者看了说,这样的稿子也能见报 ?没劲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理”何在呢 ?   从读者心理出发,想了一个比较简单因而可能也还适用的公式,叫做“三要两不要”标准。 标准一:要登读者“很想知道”的稿件   报纸该登什么稿 ?当然该登新闻稿。然而,我们每天抓了不少新闻,也登了不少新闻。为什么读者还是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呢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