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路     
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史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2006,(9):25-25
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  相似文献   

3.
人与路     
[真题回放]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史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游记》中的三徒弟,在我眼中,是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开路者的勇敢;八戒——行路者的坚持;沙僧——寂寞者的隐忍。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孙海琳 《考试周刊》2009,(34):233-233
通常认为。玄奘翻译经文是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西游记》中还有唐太宗送别和欢迎玄奘的描写。玄奘真的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吗?当时玄奘上表要求西行,没有得到允许,后来玄奘私自西行,还受到通缉(慧立、彦惊,1983),由此可以得知玄奘西行是不受朝廷支持的,但是回来后是受到太宗欢迎的,那么他译经是否得到支持呢?史学界和佛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著述比较多,然而多集中在从政治角度看玄奘与太宗、高宗两位皇帝的关系.以及双方如何相互利用。本文对玄奘译经的外部环境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对玄奘、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用的分析,提高分析概括能力;比较玄奘与鉴真的异同,培养初步的比较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玄奘、鉴真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对文化传播作出的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玄奘西行,吃尽千辛万苦,最终取回真经;鉴真不怕艰险,六次东渡到日本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空前活跃,本课简介了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和日本派往唐朝交流学习的遣唐使以及长安城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川教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7页讲到“玄奘西行”时说:“玄奘,通称三藏法师。”注释进一步解释:“‘三藏’指佛教经典的经(总说根本教义)、律(述说戒律)、论(阐发教义)三个部分。‘三藏法师’是对精通佛教经典的僧人玄奘的尊称。”《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佛教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也有同样的表述。这样表述容易让人误以为玄奘又名三藏法师,三藏法师就是玄奘。三藏法师专指玄奘。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8.
《河南教育》2013,(4):57-59
答题说明:试题后面附有答题卡,请参赛者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连同竞赛标志剪下寄到本刊编辑部(复制无效)。截止时间:5月31日。邮寄地址:河南郑州市顺河路11号河南教育(基教)编辑部,邮编:450004,电话:0371-66336844。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1."赔了夫人又折兵"说的是哪个小说人物?()A.周瑜B.刘备C.孙策D.曹操2.《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玄奘,玄奘西行赴天竺取经,是到现在称为()的地方去求"真经"。  相似文献   

9.
有两则目光的故事,很想介绍给朋友们一读。公元629年,玄奘西行至辅卫玉门关的五座烽火台时,遇上了一位强悍果敢的侠义胡人石磐陀。石磐陀发誓护送玄奘过“五烽”。那一天,他们三更抵达沙河,关隘已隐约可见。渡过河后,玄奘便择地铺上被褥,刚入睡,恍惚中见磐陀持刀逼近他,但只前行数步又返回了。大师默诵经课,无多计较。天亮后,玄奘叫醒磐陀,磐陀坦言:前程险远,更缺水少食,不如好生回头了。玄奘说,吾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石磐陀恼羞成怒,拔刀直逼玄奘。玄奘声色不动,一言不发,只以他特有的释家慈目对接磐陀怒目。石磐…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问题式教学对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植被”教学设计为例,创设“玄奘西行”的主题情境,以多个问题链为线索,层层深入,围绕问题解决过程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万里游天竺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英国权威旅游杂志《流浪癖》邀请多名专家选出史上十名最伟大游历者,排名榜首的是发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库克船长、西行天竺取经的唐朝三藏法师玄奘则居第二位。荣登榜首的库克船长是英国探险家。他发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夏威夷群岛,今天新西兰北岛和南岛之间的海峡即被命名为库克海峡。在人类探险历史上,库克是第一位由西向东环绕地球航行的航海家,亦是证实南极大陆存在的第一人。排第二位的玄奘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违反朝廷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于公元627年从凉州出关,只身沿西域前往相隔…  相似文献   

12.
李正宇 《家教指南》2006,1(6):82-91
玄奘西行求法之旅瓜州至伊吾一段,遭遇艰难险阻最多、最集中,最能体现玄奘求法的决心及坚韧精神,成为后世缅怀追寻的一大焦点。从《玄奘传》得知玄奘乃是依傍莫贺延碛道行进的,而当年莫贺延碛道取线如何,沿途有哪些烽戍哨卡,本文一一据实比对;在考证瓜州城、葫芦河,及第一烽、第四烽位置处所基础上,探究玄奘当年究竟怎样傍官道穿插行进,又在何处失路困顿险些丧生?本文又可为今人重走这段玄奘之路提供导引。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08,(3):55-55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开讲的《玄奘西游记》,在央视《百家讲坛》创收视新高。本书是在他《百家讲坛》的《玄奘西游记》讲稿基础上加以增补而成的,上下两册30万字。唐朝一代高僧曲折的身世、历经十七寒暑西行取经的经过,以及与印度交流学术、求法辩经的历程,被钱文忠讲得妙趣横生,文采飞扬,这中间还穿插着大唐、印度和西域各国的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4.
唐僧     
弓木 《现代语文》2009,(7):F0004-F0004
不知道是因为吃了唐僧的肉能长生不老,还是因为几千年的传诵小时候真渴望随他西行取真经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源于宋元“说话四家”中“说经”一类;取材于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史实,由吴承恩对前代小说、戏曲毛坯创造性加工雕塑而成,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最吸引人的则是它那贯穿作品始终、浓郁而有鲜明民族性的幽默意蕴。  相似文献   

16.
话说大唐贞观年间,高僧玄奘将要西出取经,行前,在长安大雁塔下举行了一场盛况空前的选才大会。很快,本领高强的孙悟空、呆头呆脑的猪八戒、吃苦耐劳的沙和尚,都成为入选之才。可是唐僧总觉得还不是最满意,在西行的班子里好像还应该有一个什么人。这时候,来了风度翩翩的吴先生。  相似文献   

17.
《开放与交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北师大版,朱汉国主编)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内容。本课介绍的是唐朝的对外关系,通过“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际性大都会长安”这三目内容勾勒出了唐朝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全貌。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着眼史迹,自唐玄奘西行取经,衍出奇异险历。凭吴承恩巧手,直捣虚实、神怪之间,致其人物鲜活,情节精采,妇孺皆知,世上传译不绝。西游故事寓三教于一,前朝多评记系于丹术,近代侧重佛释,亦有不宜取自三教立场之说,但以此为论者,竟成世趋,当中,关于《西游记》中《心经》之探析,也渐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何恩佐 《红蜻蜓》2024,(12):42-43
<正>在银幕上,我们经常看到这么一句话:“由真人真事改编。”其实,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也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个名叫玄奘的唐朝法师与一匹白马,西行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今天的印度)等国学习佛法,他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十七余年,带回了六百多部经书。  相似文献   

20.
该怎么去形容峰仓和也笔下的《最游记》呢?一个欧巴桑冷眼旁观三个帅哥和一个小孩戴着一只宠物被一群鬼怪神仙通缉追杀?虽说这是事实,但总觉得自己好像就是那个冷眼旁观的欧巴桑--观音。从《最游记》到《RELOAD》,玄奘三藏一行的西行之路已完成过半,《RELOAD》也在揭开了神秘人物"你健一"的身份后画上了句点。"遇佛杀佛,遇祖杀祖,不被任何事物束缚,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新一章《GUNLOCK》重开之际,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这四个男人令人一边感动、一边爆笑的西行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