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越剧作为我国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风格优美抒情、细腻委婉。与此同时琵琶作为弹拨乐器的代表,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使得琵琶具备了音域宽广、音色圆润、演奏技巧丰富等特征。因与越剧的音乐风格、表演特色浑然一体,从而在地位上代替了大三弦与斗子,与鼓板、越胡一起成为了越剧的"三大件"。本文以越剧三大件中的琵琶为主体,首先简单介绍了越剧与琵琶的演变历史,然后介绍了琵琶演奏在越剧中发挥的作用,最后分析了越剧中琵琶在音色、音量与音区上的演奏技巧,以期能够帮助观众对琵琶有所了解的同时,帮助琵琶演奏者提高演奏技术,发挥琵琶在越剧音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童音 《儿童音乐》2014,(11):4-7
正2014年10月26日晚,在海门市举行了中国音乐"小金钟奖"沈肇州杯全国琵琶比赛的开幕式音乐会。音乐会以琵琶演奏名家海门行公益演奏会为主题。为来自全国的参赛选手、琵琶演奏者、琵琶爱好者带来了一场琵琶演奏的高规格、高水准演出。  相似文献   

3.
"和"、"润"、"迟"分别代表着不一样的含义,三者之间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的关系,是琵琶演奏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针对琵琶演奏中的"和"、"润"、"迟"进行探究。本文从"和"、"润"、"迟"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叙述了琵琶演奏中的气蕴、意境以及音色之润,在此基础上,辅以具体案例进行讲述,全面的了解琵琶演奏的真正内涵和情感。  相似文献   

4.
在琵琶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不厌其烦的对自己的学生强调"放松"两个字。那么放松是怎样的?如何正确地把握放松?不能"放松"会给琵琶演奏带来怎样的危害?这一问题是琵琶教学中需要认真探讨的。本文仅就演奏形态上的放松试谈一些对放松的理解与感悟。一、"放松"是相对的从生理的角度看,由于我们的肌肉只具有"拉"的功能而不具"推"的功能。那么,与"拉"相反动作就需要靠  相似文献   

5.
刘德海是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是琵琶界的"国宝",誉为琵琶大师。他对我国琵琶艺术的发展和改革贡献极大。尤其是他独特的演奏技术和风格,给后辈的琵琶演奏者和研究者带来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一、刘德海琵琶演奏的风格特点1.传统演奏技法的继承刘德海的琵琶演奏的基本特点所体现在左右手丰富变化的技巧驾驭的能力上。众  相似文献   

6.
快速演奏不仅是琵琶演奏的重要技巧之一,更是评价一名演奏者快速演奏能力的重要标准,因而也间接反映出一名琵琶演奏者的综合演奏能力与水平.本文着重从右手、左手来探究琵琶快速演奏技巧训练方法,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琵琶的快速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影响琵琶演奏中音色变化原因和琵琶演奏中的音色控制这两个方面刍议琵琶演奏中的音色变化与控制,为相关的演奏者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之一,琵琶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琵琶已逐渐从一种外来乐器演变成与中华音乐文化完美融合的民族乐器。琵琶的演奏技法包括左手技法及右手技法两部份,因此相对于其它乐器其演奏技法相对复杂。在琵琶演奏技术的传承中,不仅要传授琵琶的演奏技巧,同时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使琵琶演奏效果得到提升。以下,本文就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提出探讨,以期为提升琵琶演奏效果,提升演奏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刘德海琵琶演奏和创作审美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从他对琵琶技术继承与发展、技术与艺术、文化与艺术的认识方面表述美学思想,分析了他的琵琶艺术是曲学、哲学、美学相互渗润、融为一体的结晶,他的琵琶艺术的美学品格就是意随曲动、人琴合一、委婉流畅、浑然天成,他的作品和演奏形式具备了"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四个特征,满足了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崇明派琵琶曲"瀛州古调"起源、《瀛洲古调》琵琶谱的形成及《瀛洲古调》各版本曲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瀛洲古调》琵琶谱的传承与发展的轨迹,进而揭示崇明派琵琶各传人在对《瀛洲古调》继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演奏风格与特点.崇明派琵琶音乐美学观点已成为当今琵琶文曲演奏的基本审美理念,说明了崇明派琵琶的各传人以及当代琵琶演奏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瀛洲古调.这不仅仅是崇明派琵琶的进步,同时也是对琵琶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琵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音乐事业多元化繁荣做出重大贡献。琵琶演奏是我国传统剧目中优秀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由于其器乐种类与演奏方式的特殊性被划归为弹拨类乐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琵琶教学实践中,传统琵琶教学注重奏法,忽略了表演的重要性。这很大程度影响了曲目的演奏质量,从而对教学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从教学法角度,在琵琶演奏艺术中注重奏法的同时要加强表演的成分,做到演和奏的二者统一。  相似文献   

12.
原有的琵琶演奏方式是现代化琵琶演奏中的主要依据,是琵琶艺术研究者的中心阶段.本文主要是对琵琶曲《草原小姐妹》的演奏技巧进行研究,依据全面化、多样化以及多层次进行,全面展示了原有琵琶演奏对现阶段琵琶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于演奏方法不正确而产生的噪音,常见的有两种情况,本文分别从左、右手的演奏技法入手,理论结合实际的阐述琵琶演奏中噪音的控制问题,使琵琶演奏达到完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琵琶作为我国民族乐器的一种,在我国流行至今已有数千的历史。《海青拿天鹅》则是我国琵琶独奏大套曲中年代最为古老的作品之一。它反映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情景。为了更好的欣赏、演奏此曲,本文将从乐曲产生历史概况、曲式结构、演奏技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一定说明、阐释。以便达到为音乐爱好者、以及专业琵琶演奏学生提供一定帮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时琵琶吟揉的定义、演奏技法及其作为润音动作时的应用条件,还有吟揉在琵琶作品演奏中的种种情感表现的分析,使读者透彻地理解琵琶演奏中的吟揉.同时本文突出表现了吟揉在琵琶演奏中的重要性,以引起读者的重视,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琵琶及琵琶演奏中的吟揉.  相似文献   

16.
琵琶作为一种弹拨乐器,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凭借着优美的音色、丰富的技巧、充沛的表现力,在我国民族传统器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琵琶演奏艺术的掌握并非是一件容易的能力,琵琶演奏入门难,并且演奏技法多,这些问题都困扰着琵琶演奏的初学者,本文将探讨琵琶演奏的初学者在琵琶教学中应注意掌握哪些手法,应加强掌握哪些技巧,从而掌握琵琶的演奏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一步培养出更优秀的琵琶演奏人才。  相似文献   

17.
反弹琵琶本是演奏琵琶的一种反常方式。这里借用为诗词创作时对同一素材的逆向思维。譬如有人写了:"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写  相似文献   

18.
琵琶由弹挑发声而得名.弹挑是琵琶演奏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法,琵琶演奏中的其他技法如遮分、扫拂、滚奏等都是由弹挑派生组合而来.今天,更是出现了以弹挑为独立弹奏形式的乐曲.了解并正确地掌握弹挑技法,是踏上琵琶演奏成功之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就目前来看,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琵琶是非常重要的弹弦乐器,其演奏手法多样,表现力也是非常显著的。琵琶演奏技法主要分为左手技法和右手技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琵琶的演奏技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琵琶的演奏效果。在教师进行琵琶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琵琶的特点,掌握琵琶的演奏方法,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将琵琶的演奏技法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文社会的发展、琵琶演奏技巧的不断完善,琵琶演奏艺术形式由以前的独奏、伴奏、合奏的形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以作者随其导师在琵琶演奏之重奏领域的探索及在实践比赛中的收获,从而对当今社会琵琶演奏艺术形式的发展趋势做一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