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题由来写文章,常常需要在篇中或篇末点题,但有些同学的点题,不是从事件中或文章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引发出来的,显得很生硬、突兀,就像是“贴”上去的一样。点题要做到自然、巧妙,做好过渡是一个关键。下面请看课文中的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2.
历史重演论     
假设我们用1000000个英文字母写文章描写一种自然或人类现象,(并认为这已能描写此现象的全貌).则这种文章只能有N=26^1000000种.所以,最多只能有N种自然或人类现象.  相似文献   

3.
这六个字是我参加这次比赛最深的感触。获得水晶杯的那位小作家在她的获奖感言中说道,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使她想到写文章的内涵。是果实也是种子,种子能在泥土中世代延续,那爱呢也是不断延续不断  相似文献   

4.
文由情生,文需情真才感人。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因此写文章必须有充沛的情感。情是文章的核心,是文章的精髓。只有在作文教学中把握住这个核心、精髓,学生才会写出好的文章。 一、看范文名著见真情 要使学生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首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细细领会作者是如何以情作文的。大凡作家,总是用一支心灵的笔饱  相似文献   

5.
凭借品格行为培养思维品质谈自然段段意的归纳□湖北嘉鱼县教研室赵邦学自然段是句子的发展,是文章的一个意义单位。它是作者写文章时,按照表达的顺序,自然划分出的语言表达单位,有的就是文章的雏形。它的基本品格行为概括起来说,即是结构的条理性(几句话必须按照一...  相似文献   

6.
苏恋芬 《教师》2019,(1):106-106
暑期阅读了包祥先生《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一书,全书贯穿着“自然生长”的教育思想,包祥先生做教育多年,执着于读懂生命的生长。回忆童年,细细深思,趋向自然的教育,是一种关注生命的教育,更是一种遵循生命“自然律”的教育,这才是教育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信息之窗》中,《自然教学文摘》是应广大教师的要求而新增的重要内容,摘录各种刊物上发表的对自然教学有参考价值的文章。由于我们的人手有限,涉猎面不是很广,因此负责这一栏目的年轻编辑段新安热切希望得到各位读者的大力支持,或提出宝贵的意见,或推荐合适的文章。以期把这一专栏办成读者最喜爱看的栏目。 这一期刊登的“自然课各种课型”,是依据上海市现行自然常识教材划分的,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自然课本课型划分不尽相同,但有他们的特点,可供自然教师参考。 有关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自然课本课型划分的文章可以在《小学自然教学新动态》一书中找到。  相似文献   

8.
“自然”是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诗学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在诗人的生活状态中,“自然”揭示了诗人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在诗歌创作和审美中,“自然”是诗人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遵循的最高法则,是审美主体对生命的体认。梳理整个中国古代诗学体系,我们可以说,“自然”是中国诗学的基始范畴。  相似文献   

9.
论技术异化的自然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进化同时也是一种技术异化,其自然根源在于进化与退化相统一的辩证本性;技术风险也是一种技术异化,其自然根源在于“时间之矢”使自然演化具有的不确定性;物化技术具有异化的倾向和现实的可能,其自然根源在于自然系统所具有的排异性特性。由于技术异化产生的自然根源是不可改变的,这对我们认识技术的辩证本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场革命。从他对旧的传统教育的批判中,使人们醒悟到,重视儿童的身心特点是多么重要。他所提出的许多问题,至今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自然人”和“自然教育”问题,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问题,笔者拟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一、关于卢梭的“自然人”的问题卢梭认为应将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的目的。从《爱弥尔》问世起,关于“自然  相似文献   

11.
马筱星 《考试周刊》2008,(47):224-225
花鸟画讲究"师法自然",反映自然。但它所反映的自然,是融入了人的主观表现的自然。文章着重从题材、色彩、造型和构图上分析花鸟画中人化了的自然。  相似文献   

12.
倾听自然     
<正>叶繁便是夏,花满自然秋。晨曦撩开素色帷幔,又没轮廓清晰似梦。浅浅水湾,开满花朵,清河将心灵轻轻托举。去自然中畅想吧!在那儿,我们将细细聆听刨冰初融的池塘那潺潺的水声,柏树弹奏寂静古曲,风信子随风摇曳在百鸟争鸣的春韵中……寻找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乐音,倾听自然。No.1品湖滨晴雨在湖滨,我们将驻足倾听——第一缕春雨播洒大地,微风轻拂婆娑树影,白鸽在脚边扑棱翅膀。耳畔凝神的滴答雨声,完了心中清澈  相似文献   

13.
自然美育与社会美育、艺术美育相比,自有其独特性。否则,自然美育也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依据。人在自然审美过程中,受益于自然美。人从自然美中,获得种种滋养,这种种滋养被人的心灵吸收,融化于人的心灵,成为构成人的心灵的一种新基质,人的精神结构图式也因此而得到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造。总之,自然美是影响人、促使人的精神世界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也就是说,自然审美可以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它的育人功能。现在要讨论的是:在自然美育的进行过程中,自然审美所发挥出来的育人功能是否都在同一种水准线上?我们认为自然审美的功能大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主题为“感受大自然”。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一组文质兼美的课文,其中《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是精读课文,并且这两篇课文有别于一般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作者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极其充分地“人化”。在自然的人化同时,也是人化的自然,从而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心境、自然的感动、自然的喜悦……  相似文献   

15.
以自然论艺术的文论家可以说首标钟嵘。梁代的钟嵘在《诗品序》中针对宋刘以来的不良文风,即“文章殆同书抄……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提出“自然英旨”的创作原则。但钟嵘并没有对它进行系统的分析,只有到了刘勰,作为艺术创作原则之一的“自然”才得到充分的论述。因为,一方面刘勰也看到了魏晋时期刻意雕饰的文风,如他评价晋代群才的文章是“稍入轻绮”,而到宋初的文章,则“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明诗》)。清代纪昀评《文心雕龙·原道》时也指出:“齐梁文藻,日竞雕华,标自然以为宗,是彦和吃紧之处。”可见刘勰提出艺术自然论是具有针对性的。另一方面刘勰的艺术自然论受到“玄学”自然本体论的影响。自然最早是作为哲学术语出现于老子哲学中,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道。”的特点就是“自然”,而“自然”的含义是“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第二章》)。道是无为,无私的,但它又是万物产生的源泉,所以它又是无不为。到魏晋玄学,“自然”则上升到本体高度,何晏说:“自然者,道。”(《无名论》)把“自然”直称为道,也是万物之本。玄学“自然”本体论为刘勰的  相似文献   

16.
阅读自然     
这是一篇有着深厚文学积淀的佳作。文章的题记就表现出了不凡的功力.既紧扣话题,叉饱含哲理。文章的题目是“阅读自然”——阅读自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海”“山”“江”,选取历史和神话传说中的典型人物,将他们的精神与这些事物紧密联系起来.在解读人物精神世界的过程中表达出对执著、坚毅、无悔等优秀品质的肯定与讴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编者絮语     
为高雅的音乐艺术摇旗呐喊;为国民的音乐教育和普及鸣锣开道;为优秀的通俗音乐高声叫好;对音乐生活中的一切低级庸俗的现象施以重敲——这是《音乐世界》长期以来向广大读者所作的表白。本期内容的编排,自然也保持了上述格局。文章,还是直抒胸臆的好。《由儿童偏食所想到的》、《新格局下  相似文献   

18.
在“以读代写(练)、读中求悟“规范下,本无所谓教法,若勉强言之,可称为“插柳“法,即“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这一读写观认为阅读、写作的根本不在于章句,而在于明理.修养到家了,水到渠成,厚积薄发,自然会写文章;如刻意于词章,则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是绝不可能写好文章的.……  相似文献   

19.
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雄浑广袤,仿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就近在眼前。余秋雨也写了沙漠,但他的文章读起来总感觉缺少了些味道,我细细斟酌了一番,捕捉到了一个充满震慑力的字眼——“自然”。不仅余老先生忘却了它,在“e”时代的今天许多人也都忽略了它。  相似文献   

20.
生态危机实质是人性的危机,是现代人在自然面前迷失了自我,才造成了人对自然的恶行为和生态危机恶结果。而人性危机发生的原因则是人与自然发生了本质断裂、完全以自身的"我思"、"我欲"、"我类"为参照理解自我的必然后果。欲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须先将人从危机中解放出来。人的自我解放的关键是人类从孤独的自我走向自然,完成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人唯有向自然生成为人、拥有与自然和谐的本质,才能担保他所改造的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美丽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