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个国家的国民有无科学精神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兴衰成败。美国在80年代推出了2061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一举措的高瞻远瞩性完全值得我们借鉴。新世纪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对于处于迅猛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更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紧迫性。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们可以从课程方面和课程以外方面两条途径着手。  相似文献   

2.
2061计划通过跨学科课程和校外活动课程来培养科学素养,这必然对教育系统中的社区资源和社区教育提出一定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科学素养的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设计的现代化,与其相适应的课程设计理念、目标和方法应具有预期的内在特色,包括同具体学习目标的联结,有效的教学方法、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提供机遇和有益的评估方式。“2061计划”将课程设计作为培养科学素养的方法,强调革新课程设计框架,包括课程价值取向的建构、课程内容的统整、课程时间安排和类别设置、课程实施的多重变量的关注以及课程板块的组合等描述,旨在为研究者、实践者在基于科学素养的课程系统内提供借鉴和新思路,对面向新时代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素质课程创新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谢婧 《现代教学》2013,(5):72-74
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引起了美国国内一片哗然,这引发了人们对美国教育的反思。特别是在科技界和教育界,一场关于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大讨论也随之开始。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国家科学院召开了由布鲁纳主持的全美科学教育研讨会,在他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中,提出了在杜威"科学探究"的教育思想基础上所提炼出的"发现教育法"。这一思  相似文献   

5.
文章概述了美国“2061计划”的由来,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并从教学改革政策的延伸、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了该计划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职工教育》2011,(6):16-17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最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本刊记者专稿】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所以,科普从来不是纯粹的科学问题,而是事关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我国历来重视科普工作,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  相似文献   

7.
8.
科学素质就是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一个让人忧虑的调查结果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2010年11月26日,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现在国人对科学文化认识的偏颇,导致了现在中学科学课程的不合理,使得学生思维与实践能力得不到纵深发展,更谈不上科学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0.
美国"2061计划"实施三十多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动向:该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中跨学科整合课程的开发;学生在进行能量学习中错误观念的形成与纠正及对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在"下一代科学标准"(NGSS)理念下,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支持与帮助。适当参考美国"2061计划"新进展和实施方法,对于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是有益的,主要启示有:科学课程在设计时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整合,更要关注课程的系统性;依据调查结果做出科学教育决断;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部分 ,对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文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然而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的科学教育并不令人满意 ,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培养 2 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质 ,必须对我国的科学教育从目标、途径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12.
陈薇 《高中生》2011,(25):34-35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他们与科学知识仍有距离,他们距科学精神依然遥远。8年前是板蓝根,今年是碘盐。其间还有白醋、绿豆——从2003年至2011年,随着非典、甲流、张悟本与日本地震的出现,这些寻常生活用品一次次毫无  相似文献   

13.
论世纪转换中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纪转换中国的现实是道德与历史尺度的尖锐冲突 ;世纪转换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是对新的价值体系的追求 ,因而世纪转换中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定位应是侧重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日本21世纪COE计划的形成背景及特点的分析,探讨它对日本高等教育及科研发展的影响。认为它通过重点项目中心主义及科研组织的重组,提高了日本大学学科建设与整体科研水平,进而对推动日本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在科学素养的诸方面中,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是最核心部分。科学态度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倾向性,是他的科学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影响着人们对科学知识把握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6.
美国"2061计划"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其首要的目的就是减轻科学课程的负担。具体而言,即精简教材内容、教学核心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2061计划"删掉了科学课程内的主题,删掉了不必要的细节,减少了技术词汇的数量,减掉了课程中无用的重复。对于我国而言,科学课程内容应选择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教学行为要具体化,制定纲领性文件要严密论证、客观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一、科学素质与国家民族利益密切相关当时代的浪潮就要拍打着21世纪的堤岸时,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思索、研究和制定走向未来的发展战略。经过20世纪的激烈竞争,人们越来越多的吧目光聚焦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聚焦到了人的素质提高上。历史的实践,时代的发  相似文献   

18.
探寻国民性,不是20世纪我国某些作家的个人行为,而是—代代作家的集体行动。因而,我国的20世纪文学展现出五彩缤纷的国民性人物画卷。在这些国民性人物身上,体现出不同的心理色彩,不同的思想深度,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影响。而在我国作家坚持探寻国民性的行动中,又折射出我国固有的强调宣传、教育功能的文学精神,和重内容、轻形式的文学本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年的国民思潮是清末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显著的特征。思想文化界开始运用各种文艺形式来塑造国民意识 ,使中国社会朝着独立、富强与民主的方向进化。虽然国民意识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变革要经历艰难与曲折的道路 ,但它是封建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和我国的《2049行动计划》为范本,从科学教育目标的定位、科学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科学教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三个维度,对中美科学教育的目标进行了考察和比较,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