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2月8日~9日,经云南省科协立项资助,由省环境科学学会与省通信学会联合主办的“通信与环境保护信息化论坛暨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年会”在昆明举行。近百名通信与环境保护领域的资深专家以及通信企业的代表参加了年会并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化”,“化”就是重组与再造.通过教育信息化,可以对教育的流程进行再造,对教育的体制进行重组. 2012年我国发布了首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各省市区也制定区域性规划进行落实.我们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在应用驱动方面,我们创造性地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机制创新方面,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建设、学校应用,形成了多方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灵活机制. 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定位在哪里?应该是“融合”,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十分高兴与新老朋友相聚在“2007中国IT两会”。我谨代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对2007年中国信息主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CIO年会今年已经是第八次了。在一定的意义上.CIO年会是对过去一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成绩、进展的检阅、盘点和总结,也是对今后一个阶段信息化发展的展望。展望今后一个阶段的中国信息化工作,我们就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好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就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外科技信息》2014,(4):33-33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4年3月21园组织召开“宽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以加快推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实现网络强国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对宽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副部长尚冰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5.
《青海科技》2015,(2):50-53
<正>2015年1月13-14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以下简称"百人会")年度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成立于2014年5月的百人会一直备受业内外关注,此次论坛更是被看作一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盛会。论坛就"产业发展新生态"为主题,由百人会闭门会议、高端论坛、以及六个专题论坛组成,发布百人会目前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政府、厂商、专家学者就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本次围绕"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还远吗?"进行平行论坛。  相似文献   

6.
2011年6月16日至17日.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对”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2011年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并对金保工程二期立项工作进行了动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以”一卡通”为重点.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赵黎平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7.
2014年9月11日至12日,中国专利信息年会(PIAC)2014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今年年会的主题为“专利运用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会议邀请了国内外政府部门、知识产权相关行业、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和企业代表参会并发表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之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相当明显,在实践的工作之中不仅应当加强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水准和效益,同时还应当以当前的工作为基准,全面的加强工作的深化改革,以全面促进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建设水准,为今后教学工作的稳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问题难点,同时对今后的建议对策等进行了集中性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为相关教学活动的进步和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波 《情报杂志》2007,26(6):111-112
以国际社会对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和《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为切入点,分析了“十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为“十一五”我国信息化建设明确思路、确定方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在加紧建设电子政务、交通、物流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基础设施.这为新加坡信息通讯业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日前在上海召开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五届年会”上,来华访问的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局长陈英杰重申新加坡对两国合作发展信息通讯技术的承诺。  相似文献   

11.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必须要自觉置身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顺应时代要求,掌握信息时代新型竞争力,占据信息化发展的制高点。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国家转型改革的重要时期,党政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认知都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必须要顺应时代要求,响应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充当好扩充干部认知半径的“知识库”,孕育干部正确观念的“摇篮”,从优化高校培训的供给机制入手,让转变干部观念与认知的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推动电力行业不断创新进步,在深化改革进程中逐步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为更好适应新时期电力信息化发展,电力营业抄核收工作要规范工作行为,完善工作制度,以顺应信息化行业特征。下面本文将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营业抄核收工作效率展开详细策略研究,旨在通过本文论述促进电力营业抄核收工作顺应新时期电力信息化发展趋势,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两化融合”、“五化并举”等战略思想的提出,我国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任务,信息化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信息化研究也不断深入.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全面总结信息化实践经验。探索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教育信息化也从“十二五”跨入下一个崭新的五年.回首2015,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呈如火如荼之势:在国家倡导“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俨然已成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多国代表齐聚青岛,共同探讨教育信息化行动指南;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刘延东副总理总结教育信息化成绩和经验,部署“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2015年湖南教育信息化也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涌现出一个个引入关注、催人奋进的热点事件.  相似文献   

15.
对于电力企业这样的传统企业,长期以来都是垄断的经营模式,所以进行信息化建设并非易事,势必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与经济的全球化,开始出现了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那么如何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呢?回答只有一个,只有把存在的问题尽快解决,争取早日实现“数字化电力”的目标,形成先进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稳中求胜。  相似文献   

16.
精益管理:企业信息化黑洞的有效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梁 《情报杂志》2005,24(7):5-6,9
分析了企业信息化“黑洞”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企业管理理念应与信息技术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了精益管理的概念,分析了精益管理对企业全面、成功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信息化问题实际上就是信息化的“三农”问题,《信息化与“三农”问题研究》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宏仁在2005年9月22日全国信息化推进大会的关于农业信息化的主题演讲,对深度了解农业信息化很有指导作用,在这里将这篇讲话刊载作为焦点事件农业信息化的焦点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业月刊》2014,(9):40-41
茶马云南:荣膺第三届中国品牌年会中国饰品行业领军品牌 6月9日,以“自主品牌,强国之路”为主题的2014年第三届中国品牌年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茶马云南”荣膺第五届中国品牌年会中国饰品行业领军品牌,并获得中国品牌传播联盟理事会会员的殊荣。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是科技改革发展过程当中的极不平凡的一年.为了介绍这“不平凡的一年”,科技部部长万钢在3月11日举行的记者会上一连用了8个“蛮拼的”来总结,囊括了从基础研究、战略技术、产业发展,一直到重大专项的落实、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惠民、大众创新创业,以及备受瞩目的科技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育人方式.”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 杜占元:“十二五”期间,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以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基本方针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得以充分确立,保障条件进一步夯实,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幅度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基本形成.教育信息化对引领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十二五”末,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87%,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到80%,超过36%的学校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