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re be句型是用来表示"存在"的句型.当表示"有/无某人或某物"时,引导词there无实义,be为谓语动词,其后的名词才是真正的主语,句末是可以省略的地点或时间状语.一、be(is,are)动词数的一致性.句型中的be动词必须与其后的主语(名词)在"数"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
张晓耕 《学语文》2014,(1):66-66
正甲乙两事物具有"一点儿相似之处",当需要说明乙事物时,便以甲事物喻之;当需要说明甲事物时,便以乙事物喻之。像这种甲乙两事物都可以互为喻体的比喻,修辞上称之为"互喻"。如:(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街灯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在例(1)中,前一比喻中,"街灯"是本体,"明星"是喻体。后一比喻中,"明星"是本体,"街灯"是  相似文献   

3.
儒家经典《论语》中"之"字出现频率高,涉及用法范围较广。用作动词时,"之"字为表示"到、往"的及物动词;用作代词时,"之"可作人称代词,指代人物、事物,也可作指示代词,表示"这(些)、那(些)";用作助词时,"之"字主要体现在作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方面;用作介词时,"之"字相当于"于"、"对于"。  相似文献   

4.
"某地存在着某物",用There be句型,在使用There be句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主语和谓语的一致 在There be引导的句子中,谓语动词be的人称和数应该和它后面的主语(名词)保持一致,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作并列主语时,be的形式则和第一个名词保持一致(就近原则).例如:  相似文献   

5.
《鼓掌绝尘》共使用299例动词重叠.在《鼓掌绝尘》中,有的动词重叠可带补语或"着"等助词性成分,双音节动词重叠一律不带宾语,代词作宾语时总是中嵌,动词重叠极少带"儿"尾.单音节动词重叠中,"V-V"格式占统治地位,没有"V了V"格式;双音节动词重叠中,"AABB"格式最多,"AB-AB"格式次多.与同期的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相比,《鼓掌绝尘》中的动词重叠有不少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焦点一】There be结构及其形式。There be结构主要用来表达"某处或某时有某人或某物",其基本句型为"There be+某物/某人+某地/某时",其中there是引导词,没有词义;be是谓语动词,"某人或某物"作句子的主语;"某地或某时"作句子的状语,一般是介词短语。例如:  相似文献   

7.
从隐现和替换看“关于”、“对于”的语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震 《中国语文》2012,(2):139-148,192
"关于"、"对于"的隐现是由话题句内部话题和述题之间的语义关系决定的,当话题和述题之间语义关系密切时,"关于"、"对于"倾向于不使用,当语义关系不明确时,二者必须使用。"关于"、"对于"的替换由述题中的动词和名词性成分的语义小类决定,"关于"倾向与言说动词、内容义名词、言说动词的小句宾语共现,"对于"倾向与心理动词、心理名词及心理动词的小句宾语共现。当述题中的动词或名词兼有言说义和心理义时,二者可以互换。  相似文献   

8.
1.Give it to Mr.Hu.把它交给胡先生。[问]这个句子属于什么结构?[答]“give 某物 to 某人”相当于“give 某人 某物”,是个常用句型。动词give后习惯上接两个宾语,指人的称为“间接宾语”,指物的称为“直接宾语”。当直接宾语前置时,间接宾语前必须用介词to(有的动词要用for)。但要注意,当所给的东西用代词表示时,一般不用“give 人 it”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在+L+VP"结构中的"在+L"在语义指向上有前指、后指、双指或无指四种情况,语义指向的不同决定了表义功能的差异,从而导致相关句式具有不同的变换形式.当"在+L"语义前指或双指时,结构体中的"在"是动词;当其后指或无指时,"在"是介词.  相似文献   

10.
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材料,"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贯穿全书。在论述教育原则时,他善于使用自然界的事物进行类比,分析"自然"的含义和表现,即自然的秩序和人的本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话形式动词和形式化动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形式动词在庞大的现代汉语动词家族里,有一个特殊成员,那就是“加以”(其单音形式为“加”)。它的有无不增减语义,不影响句子的基本内容。请看下面例句: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加以”(“加”)本身虽为动词却不表示实际动作,只是赋予其后的动词以某种动作,使处于静态的动同转为动态。它真正的语义和行为动作取决于其后的动词,它只有动词的形式而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加以”这个词是这样表述的:“动同,表示对某一事物施加某种动作。‘加以’是形式动词,真正表示动作的是后面的动词…  相似文献   

12.
编稿采撷录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一句,课本注释"德"为动词,"施恩的意思".《教参》也从此说.我认为,把"德"的词性确定为动词是正确的,但把它在句中的意义释之为"施恩"却甚欠妥当.理由是:一、它颠倒了诗中"恩"的施受关系.二、有损于"我"的主人公形象,削弱了"我"的反抗精神.正确的应是释"德"为"感激"、"感恩".这样,不仅与该诗的内容吻合,也与字典词典的释义一致.  相似文献   

13.
"(A)有B者"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结构形式,该结构中"者"的性质的观点各有不同。本文基于汉语语料库,通过对大量实例地统计、分类和对比得出,B的性质决定了"者"性质。当B是专有名词,或者在四字句中B是形容词,或者B是小句的时候,"者"是语气词;当B是普通名词或形容词、动词或动宾短语时,"者"是具有指代作用的指示代词。"者"的性质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对象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4.
"大小"好坏"冷热"三类反义形容词做补语时与谓语动词组合情况各不相同,当谓语是强方向动词时,只与三类反义词的一方组合,并且只能实比不能虚比;当谓语是弱方向动词时,"好坏"类作补语双方都可以实比,"好"方表积极意义的可以虚比,"坏"方表消极意义的不能虚比;"大小"类双方都既能实比又能虚比;"冷热"类双方都能实比,但不能虚比。  相似文献   

15.
说“手”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手"是个象形字。你看金文的"手"字,多像一只大手,上部是五个指头,下部是手臂。小篆的"手"也很像一只手的样子。"手"的本义就是指腕前端能拿东西、做事的部分,是名词。后来,又引申为动词,当"持"或"执"讲,如《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  相似文献   

16.
包山楚简是1987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包山二号墓中的一批竹简,新见字远超此前出土的楚简,使得楚系文字总量激增,为楚系文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很多学者都对《疋狱》84号简■字进行过考释,结论并不一致。通过对包山楚简"余"旁系列字形的分析,可以发现,"竖笔穿透"比"横画上曲"更具有说服力,这两个字中间竖笔明显是穿透的。同时,根据对战国时期其他楚简中的"余"系列字和"宗"系列字的分析结果,可以推断,这两个字形的右半部分应释为"余"。因此,包山楚简《疋狱》84号简的姓氏疑难字应释为"徐"(或"?"),而非"■"。  相似文献   

17.
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对汉语"十足X"的核心义及其评价语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十足X"构式中,"X"的词性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动词。"X"作为形容词是进入这一构式的常规现象。当名词和动词进入这一构式时,进行了形容词化特征,具有了形容词的含义,因此可以相融于这一构式。"十足X"的核心义和情感色彩都是对评价过程中的事物性质的高度表达。  相似文献   

18.
[单元课文]《分马》《社戏》《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狼》(下面比较时均以篇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题型比较。《分》是情节式,集中在动词"分"上,文章所写的就是一次"分马"的全过程;《社》是事物式,"社戏"是指民间的一种娱乐形式;《鞋》是物件式,它是人?..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X化"动词存在两种论旨结构:一元结构和二元结构。双音节"X化"动词是无标记动词,三音节以上的"X化"动词是有标记动词。此外,"X化"动词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在使用上存在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20.
贯穿与贯串都有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的意思,都是动词。例如:(1)唐弢的《读报随想》自始至终贯穿读和想二字。(2)团结一致和互助协作的精神,应该贯串在我们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