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复杂,因为多了一个数据变化趋势。条形统计图里,长柱的长短直接代表数据大小,数据大小与长短一一对应,而且线段长短本身就是线段的本质属性。对条形统计图的这一认知导致学生对折线统计图产生认知偏差:只看得见显性的长短,而看不见隐性的坡度。  相似文献   

2.
根据1961-2010年平潭温度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计距平法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平潭岛近50年的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平潭岛年平均温度以0.22℃/10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1997年发生了由冷到暖的突变。突变时间冬季最早(1992年),秋季最迟(2000年)。春、夏季开始日期提前,秋、冬季开始日期延后,暖季延长,冷季缩短。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材中对于统计的编排各不相同,在此背景下,以"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分析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和浙教版这四版教材,发现虽然相同内容分布的年级不同,编排的情境不同,概念定义略有差别,但都紧贴生活。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4~76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按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3.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中学会主动建构,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感受统计方法对分析问  相似文献   

5.
黄雯雯 《时代教育》2014,(11):156-157
《单式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通过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实际经验联系,让学生学会看折线统计图,在观察与对比后,能根据统计图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回答简单的问题,知晓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感受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判断与预测,培养学生统计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相似文献   

6.
数学问题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触发点,也是引发和推动学生持续探究性数学学习的有效载体。文章在阐述数学核心问题教学的内涵与教学价值的基础上,以“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探讨了基于核心问题驱动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路径。  相似文献   

7.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核心概念。"折线统计图"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让学生在追本溯源中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相似文献   

8.
张爷爷前几天感冒发烧了,护士每隔一段时间给他量一次体温,下表记录了5月7~8日张爷爷的体温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根据正弦函数图象上的等距节点的连线,得到了正弦折线的一些重要性质,其次还给出了它的一些应用与其它一些函数图象上的一些折线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教前思考】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仔细研读课标、教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几点: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12.
【教前思考】 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3.
沈珠振 《江苏教育》2012,(Z3):63-66
【设计理念】《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且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召开,19日落下帷幕。会上,一些国家纷纷表态,避免做减排罪人。可是,许多人不明  相似文献   

15.
邓星华 《广西教育》2022,(13):50-52
本文基于全球抗疫的时代背景,论述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教师通过收集社会生活中的数据信息,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中的抗疫现象;基于疫情数据分析预测现实生活、做出判断决策,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中的抗疫细节;将学生分析所得的结论应用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凸显统计领域教学对现实世界的充分关注,培养学生立足“三会”学统计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所谓“自我调节式学习”是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成功,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自我调节式学习,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会学习、促进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自我调节式数学课堂的建构》是我校的省级课题,在课题论证会上,我执教了这节课.下面结合“折线统计图”这节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的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条策略是"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一方面,统计学科的应用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让学生经历实实在在的统计过程,感受其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儿童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只有通过亲身经历的活动体验,才能入脑、入心,形成观念(曹培英语)。再则,一种观念的形成,必须是一个持续的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温度剧烈变化可导致SARS集中高发。气象对非典流行究竟有什么影响?今年秋冬SARS是否会卷土重来?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自2003年5月以来就“气象因素对SARS暴发和流行程度影响”展开研究,目前取得初步结果:SARS暴发和流行的最适宜温度为17—18摄氏度,冷空气后的降温和升温引起的温度剧烈变化可导致SARS集中高发。2.恐龙灭绝有新说:温度变化导致雌性过少。科学家认为,温度的变化导致雌性恐龙的数量急剧减少并最终导致恐龙…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看了皋岭老师设计执教的五年级《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很有感触。这是一节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数学课。整节课教学层次清晰、环节结合紧密;教师的教似行云流水,学生的学似芝麻开花。一、温故知新,无缝对接课始,教师从学生汇报的入学以来身高数据开始,分别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先来看一道有关白炽灯的实际功率的习题: 将“PZ 220V 100W”的白炽灯接入110V的电路中,白炽灯的实际功率是: A.50W。B.25W。C.大于25W小于50W。D.小于25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