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篇精美散。篇幅虽然短小,却富含哲理,耐人寻味。作去校长家赴宴,厨子准备了很有风味的家常菜,并亲手调制了一碟偏甜的辣酱,在座的粤籍人士没有谁去理会它,我出于善意地“捧场”,“取用”了一些。不料,这“好意一举箸”竞换来了更大的善意。于是,作由这件小事联想到了人生,并发出由衷的感叹:“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年轻的朋友,别再抱怨生活的不公,只要肯于付出,生命的厚礼一定会属于你。  相似文献   

2.
《不及格》作一书的印行是对时下作教学的一种反叛。长期以来,作教学在观念上和实践中都堕入了极端的畸形化:思想缺度,个性湮没,思维固化,语言枯涩,技巧雷同,是作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无魂,其原因主要在于作教学早就定制了一个衡标准,形成了一种盲目从众的思维惰性,炼制了一套“语话趋同”的范式,作,应该成为留在学生心智场上的潇洒漂亮的生命轨道,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丽;自觉地追求创新思维,彰显个性潜能,毫不留情地丢弃语言的面具,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生命才情。  相似文献   

3.
朱慧 《地理教育》2004,(4):9-10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对生命诉求予以了高度重视,“教育中的人”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倡扬“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由此看来,转变教育观念,逐步在教学实践中从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是每个有思想的教师与时俱进的责任,笔者从三方面作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对话——涌动生命的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四川教育》2003,(10):34-34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感受到“对话”身影无处不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与本对话”构建了一个多维交叉、相互作用的对话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师生真正地融合成了“学习共同体”,共同对整个生命成长和自我完善负责。它洋溢着生命的色彩,涌动着生命的灵性。下面是一位老师教学《两只鸟蛋》的片  相似文献   

5.
相信每个人读了史铁生的《豫与地坛》之后,都会感到一种全身的震颤,为他的人生坎坷,为他在苦难中的不屈抗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史铁生之所以选择了坐在轮椅上顽强活下去.在某种程度上讲得益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更确切地说是园子里的那些卑微的生命体给予了作有关生命价值的启迪。肉体与精神“伤残”的史铁生冥冥之中走进了地坛.地坛里触目所及的景物又走进了作的心中,给了他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解读这些景物实际上就是在解读作生命的心路历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应以“生命人”为起点,也应以“生命人”为归宿。语文教育不仅“教生命”,而且要通过“有生命地教”来“教生命”。语文教育应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源,帮助学生构建精神家园,激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快乐地作”是学生作的理想追求和上乘境界。这一“快乐”不仅要体现在结果即已成篇的作上——章字里行间跳动着欢快的音符,洋溢着欢快的笑声,使人的生命像田野的草木一般享受阳光雨露,生机勃发;更要体现在过程即搜集素材、运用素材、实施素材和思想的重组与整合、盘活库存语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路也的文学创作趋向成熟。其小说创作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以鲜明的女性主义书写和诗人的机智审视世俗势力,建构起率真纯情又意绪深远的想象天地;其诗歌创作从单一地抒发爱情,转向更广阔的现实生活,关于生命的思索多了起来;将她的诗歌和小说对比来看,前者更多地抒写对诗意生活的理想追求,充满温馨的暖色调,后者则更多地展示了对情感生活的悲剧性理解和描绘;散文之作是路也调制的一道下午茶,所写虽多是“小思想”、“小情趣”、“小灵动”,却也表达了女性对生活与生命、现实与传统的感知和体悟。  相似文献   

9.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从湖边几棵树“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飘散白色纤维写起,引出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感悟,抒写对生命的“敬畏”和赞颂之情。同是写杨柳飞絮的古诗,作者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审美体验。我们不妨将两首古诗同《敬畏生命》作比较阅读,也许对张晓风的生命感悟会有更深的认识。第一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咏柳》诗:“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意是:那纷纷扬扬的柳枝才嫩芽初吐,浅黄色还没有变浅绿色呢,可是它得到阵阵春风的吹动,便得意忘形起来,迫不及待地…  相似文献   

10.
梁遇春散文的生命意识是矛盾的,作家既希望生命具有火一般的形态:自然、自由、热烈.像流浪汉那样享用生命,又无奈地看到生命理想的坠落——“梦”的残破、“泪”的干涸和“笑”的变形,其生命意识染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1.
作,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而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的重要生活空间。因此,作课堂更应成为一个和谐的生命活力场——关爱生命、联系生活、启发创造,促使儿童走出“怕作、厌作、抄作”的怪圈,进入一个德、智、能发展融洽一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启动作文的本真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下,我们的作教学充斥着浅层庸俗的对话讨论和物理性的技术灌注,沸沸扬扬,嘈杂非凡,就像是个大茶馆,弥漫着没有思想温度和情感介入的集体失语。繁琐的程序、单向度的镜像干扰将宁静的气氛破坏殆尽。写作本是个性化的生命行为,展示的是内在的生命律动。如今的作大合唱范式使得作教学异化为“群口相声”,离本真的状态越来越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人生生存方式、作积蓄手段的观察被排挤在课堂教学之外。即使有所观察,也是虚拟的,物理表层的,没有全身心地投注,没有物我的交流回响,没有感伤的人化的历程。因此,我们可以把当下异化的观察事件称为“人穿透性观察的遁逸”或“物理性观察的帝国主义占领”。  相似文献   

13.
在与王琪校长的谈话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生命。”在他看来,教育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第二重境界是润物无声,教导无痕;最高一重境界则是对生命的了知、洞察、理解和关怀。何以如此看重“生命”二字的分量?何以对教育中“生命感”的遗失和对生命本身的漠视如此痛心?何以连篇累牍地撰文倡扬“生命教育”的理念?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与王校长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是我们借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窗口,它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大都变成了与个性无关的东西.作中充满了“圆滑”“漂亮”的空话、套话以及矫揉造作的情感。本应是学生“精神家园”的作,正逐渐成为游离于学生生命之外的“赘物”,成为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15.
曹成竹 《现代语文》2006,(11):48-49
刚看到张贤亮这篇名为《美丽》(《名作欣赏》2006年第5期)的散时,原以为是篇笔优美的抒情作品,但读下去却发现并非如此,作的“美丽”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含义。没有经历过反“右”和革的年轻读,也许难以从反思历史、批判政治的角度对作品做出深刻的解读,但这却不妨碍我们站在旁观的立场,从生命、人性的角度去感受发生在那特殊年代的“美丽”故事。作耐心地反复描述那时美丽的天气、美丽的女兵、人们美丽的心情以及一个名叫美丽的女孩,不过贯穿这一切“美丽”的背景事件,是一次行刑,是历史对生命的无情践踏。面对死亡,一切原本同“美丽”有关的事物都显得荒诞,生命此时负载着不能承受之重。而也正因如此,生命以种种方式化解这种沉重的努力,却湿示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丽。  相似文献   

16.
生命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欲在其他星球寻找生命。生物学家欲在试管内制造生命。而人们只想弄清楚:伊利诺伊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卡尔·伍斯说:“生命只不过是能从比其自身简单得多的部分进行自我复制的实体。”他声称,假使机器人被制成无需藉助外界就能构造并维持其自身复制品的话,它就有权要求称其为活着。但在历斯作这个大胆断言时,它就令人感觉不妥,因为毕竟是人类工程师制造了第一个这种机器人。所以在接受采访时,伍斯意外地改变了他的想法。他若有所思地说:“进化史必将是生命真正可行的定义部分。”换句话说,作为活的实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法是节奏化的自然,表达着对生命形象的要见,是反映生命的艺术,是表达作情感,抒发意气的载体,是沟通作与欣赏交流和对话的桥梁,它有着独特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基础,正是一个个自身和谐的生命体,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体现生命的意义。如果把教育的内容作个分解,“生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最迫切的教育。因为即使“生命教育”的缺失而酿就悲剧,那么,一切教育都会失去意义。可以说,教育的起点是人,而“生命教育”则是教育的基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舒坦 《文学教育(上)》2008,(11):157-157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5月22日在中国社科院从代表作《雪》谈起,以“我们究竟是谁?”为题作专题演讲,帕慕克敬重的中国作家莫言和帕慕克作品中国翻译沈志兴均来到现场。帕慕克主要探讨了小说的艺术力量,想像力对一个小说家和读者的至关重要性等问题。在帕慕克看来,“小说提供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当成别人的生命,把其他人的生命当作自己的生命来书写的机会”,“小说的历史就是人类解放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单元目标概说】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本单元的主题。冰心《谈生命》借助自然界的生命成长现象,讲述生命的一般进程以及进程中的幸福和艰难的辩证关系。王鼎钧《那树》通过描写一棵大树的命运,含蓄地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通过描写地下森林这一奇特的景观,抒发了对恶劣环境中挣扎成长的生命的礼赞。勃兰兑斯《人生》通过描写虚拟的“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的场景,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