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美国休闲体育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通过对中、美国休闲体育教育的差异分析,揭示了我国休闲体育的巨大需求和传统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休闲俱乐部教学模式,提出未来我国高校休闲体育教学系统的改革与创新,明确当前的体育教学应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创新健身体育课程,增加休闲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建立人文精神的体育设施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模式,俱乐部形式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目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剖析,找出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并提出新的"一条龙"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及其可行的依据,为我国大、中、小学新课标目标的设置提出新的设想和可实施的依据,对新的俱乐部教学模式给予新的定义和设想,为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找出新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调查、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就是把俱乐部的经营方式、管理手段引进体育教学。目前,国内高校运用俱乐部型体育课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在低年级开设专项体育部,在高年级以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形式进行教育,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扩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其构成因素包括指导思想(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主体(学生的主体意识)、目标(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健身方法,终身受益)、程序(教师授课专业固定,学生自由选项)、教学方法(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管理(俱乐部式的经营方式)和考试办法(学生可选择考试内容,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社会、教育等综合评价)等。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体育改革进一步深入,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对徐州市经济状况、全民健身意识和学校的设施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俱乐部式教学在徐州普通高校的可实施性,从而为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全面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流 《体育师友》2005,(5):43-43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处于空前的活跃,新思想、新模式、新教法层出不穷,这证明了传统的“一刀切”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新时期社会对高校人材培养的需求,也难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因此,改革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的颁布为我们实施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为此,高校应按照“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对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和彻底的改革,使体育教学模式实现新的变化,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与我国体育社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学校体育在体育社会化中地位及作用的分析,阐明了学校体育社会化进程中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学校体育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更好地适应与促进体育社会化的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结合,打破传统的学术体育教学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创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对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推动力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株洲市高职高专学校关于建立体育俱乐部可行性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体育俱乐部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动机因素;教师对建立体育俱乐部的认识以及学校体育环境与建立体育俱乐部关系四个方面调查,指出株洲市高职高专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设性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对株洲市高职高专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对株洲市高职高专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的目标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终身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技能与健身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体育教育的科学管理,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然而,学校体育教育却长期把锻炼身体、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作为目标导向,严重地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据有关报导,1995年北京某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符合工科类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模式,分析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和开展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文献检索、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就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盐城工学院目前公共体育课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构建的工科类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基本结构图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70%的专家认为理工类学校体育教学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很有必要,盐城工学院健美操120名学生选项实验班满意度高达94.64%。工科类院校在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目的的基础上,开设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体育才能、兴趣与爱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方式和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有利于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我国新农村社区健身俱乐部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新农村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而且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探讨建立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新农村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界定、任务、基本条件、要求与资金来源,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表现出的功能和价值,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建设和实施农民健身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行,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课标的实施,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对比等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其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对策,为构建完善的学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树立以“创新教育”为思想指导,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目标,以“体育俱乐部”为活动形式,以“多元性”为评价模式,以“自主管理”为制度保障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是改变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目的指向,也是真正摆脱以往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弱势地位和现实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弼 《体育学刊》2007,14(3):5-8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已接近大学的体育课程,原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建立在高中毕业生体育知识、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将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体育学习内容越来越向就业和终身体育发展;体育教学的任务将由学生体育俱乐部完成;学生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俱乐部将更加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其中一朵美丽的奇葩。当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以及民族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和提升学生多元智能的历史重任。本文就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如何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行了初步探索,力求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前形势下,高校体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与教育工作得到加强;体育俱乐部(体育选项课)式教学深受大学生欢迎;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迅速;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事业方兴未艾;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体育文化教育逐步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6.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对大专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专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检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大专学生进行前后两次测试。结果表明,当前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症状的学生较多;通过俱乐部制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比较发现,俱乐部制体育教学对改善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尤其对减轻抑郁心理、改善人际交往状况方面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对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周威  李寿荣 《体育学刊》2004,11(3):58-60
通过对华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实施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改革近3年来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阐明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点,指出了学生自我健身意识不高、俱乐部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改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规模日益的壮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体育网络教学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突破了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人力资源的力量,扩大教学授课面,解决学校体育课师资紧缺的问题;缩短了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更深、更新的教学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进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综合发展。作者结合本校的实践,阐述了网络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开发了体育学院体育网络资源管理的平台,对学校体育课实施网络教学提出了思考与对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基地,对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体育的发展趋势入手,探讨2008年北京奥运后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定位,力求使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更好的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