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加上新的数学教科书的使用,有人高兴有人愁,高兴者认真学习和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灵活运用新的教材资源,收效颇丰;而忧愁者抱住旧观念不放,我行我素,故步自封,即使做做花架子,也收效甚微,叫苦不迭,甚至埋怨新教材不好用.……  相似文献   

2.
拜读贵刊2005年1~2期44页《用假设法解更简便》一文,很受启发。笔者认为,还有两种巧妙的解法。  相似文献   

3.
将字母或汉字翻译成数字是常见的数学游戏,能引起大多数 人对数学的兴趣.下面是一道奥数题目: 将1~9这9个数字填入图1中的9个小圆圈内,使外面4个、 里面4个、上面4个、下面4个、左面4个、右面4个数字的和相等, 另外使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和也相等.此题的填法不惟一,你能找6 图1 到一种填法吗? 分析 设a+h=A,b+g= B,c+f=C,d+e=D,则A+B=B +C=C+D=D+A,且A+C+i=B +D+i,于是,A=B=C=D,将A,B, C,D的大小设为s,从而,4s+i=45, …  相似文献   

4.
将字母或汉字翻译成数字是常见的数学游戏,能引起大多数人对数学的兴趣.下面是一道奥数题目:  相似文献   

5.
对于找规律填空这种类型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数据,找出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到不同的规律。在根据不同的规律进行解答时,通常会发现一种奇妙的现象,那就是答案往往只有一种。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几道题吧。  相似文献   

6.
在下面的数字中间填上加号和减号,使计算的结果得100。例如:123 4-5 67-89=100 你能想出几种填法? 1 2 3 4 5 6 7 8 9=100 这是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八册第60页的思考题。究竟有几种满足条件的填法呢?笔者曾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8.
一、寻找规律填数 例1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了一种“馨折形”填数法,如图1所示,则“?”处应填——  相似文献   

9.
还有两个解     
贵刊1995年第五期上刊登了《谈分数的拆项》一文,读罢颇受教益。文中观点及所述方法可谓缜密无缝,滴水不漏。在此不持异议。但仔细推敲,总觉得文中例4所给答案有失偏颇,仿佛白玉上出现了不应有的微瑕。现将原题照抄如下:下图算式中,所有分母都是四位数,请在每个方格中各填入一个数字,使等式成立:  相似文献   

10.
填数两则     
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体现新时代数学学习的新理念,贵刊将《初中生数学学习》于2005年1月起,更名为《时代数学学习》,在此,特借贵刊一角,祝《时代数学学习》办得更加美好.并构作两则填数趣题,以示祝贺.  相似文献   

11.
填数一法     
小学课本数学第一册中,有几 道思考题,要求学生填上数,使每条线上或每一行的几个数相加均相等。这是20以内加减法的综合运用,数字虽小,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没有足够的分析推理能力,解题时多系猜测,故易产生错误。特别是84页第13题,涉及幻方,难度更大。如何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填上数呢?经过探索,我教给学生的方法是:先从题目中找出只有一空的一行或一条线,再用已知的和减去这一行或这条线上的几个已知数,得出的差就是该行或线上要填的数。依此类推,即可解题。仍以84面13题为例:  相似文献   

12.
本刊1989年第11期数学趣题《猴子分花生》一文,只给了一种答案,即“花生有756粒,猴子有84只,每只猴子分得花生9粒”。其实此题还有一种答案,现给予补充。即:花  相似文献   

13.
我对贵刊《趣味数学》栏目特别感兴趣。1997年第1期上,这个栏目中刊有育才小学购买桌凳的趣题。经过探索,我发现此题还有一种答案。我把桌凳总数看作两个数的和,把凳子比桌子多的张数看作这两个数的差,据和差问题的解法,并兼顾题中的其他条件,进行了一番探索。如,若桌、凳总数为140张,由和差问题的解法可推知,其差必为偶数。  相似文献   

14.
贵刊1990年第七期趣味数学《一位退休工人的年龄》一则,答案仅一种是69岁。我认为:既要考虑这位工人是在特殊情况下提前退休的,也要考虑他可能是一位老寿星。那么这位工人现年龄可在55至130岁  相似文献   

15.
题目(1992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题)矿物胆矾就是CuSO4·5H2O,当它溶于水渗入地下遇到黄铁矿(FeS2)时,铜能以辉铜矿(Cu2S)的形式沉积下来,反应得到的铁和硫则进入水溶液,该溶液显绿色,透明不浑浊,呈强酸性,无臭味,在有的矿区常可见到这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地下水(俗称“黑水”)渗出地面,上述反应可用一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试写出该反应的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上标①②是编者加注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数学解题通常会有错误的解题,有一些看似正确,但结果却是错误的.本文针对这种情况,给出一些范例,与各位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直觉填数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图形美和数学美有机结合,具体作法是:充分认识所给图形(主要针对要填进数字的空位),就其对称性、层次性、等价性对空格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将已知数组按相类似的方法分类,并对应填空。例1 (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88页)把1,3,5,7,9,11,13填在7个空中,使每个圆圈里四个数的和都相等。  相似文献   

18.
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九个小正方形(如图1),这个图就是九宫图。远在3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九宫图,最早提出的问题是把1~9九个数字分别填在九宫图的方格内,使每一横行、每一纵行、两个对角线(两个斜行)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后来,扩展到把任意九个有规律、连续的数填入九宫图。这个问题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低年级教学教科书中时有出现。我们怎样考虑每个方格内应该填什么数字呢?同学们会用试一试的办法,但用这种办法往往花费的时间较多,即使填对了也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填,填不对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9.
何人 《生活教育》2008,(2):23-23
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10多年前的一个寒冬,为了房间里的窗子打开不打开,我和妻子发生了争吵。妻子要开窗,说房间里需要新鲜空气,我要关,理由是天太冷风太大。就在我们谁也不让谁,争执不下时,两个女儿一前一后从他们的房间里走了过来。小女儿见我们二人各不相让,就提出一个折中的建议:"那么,就开半扇窗子好了,既避免了风太大,也可以有新鲜的空气流通。"对小女儿的建议,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了"  相似文献   

20.
例:一辆汽车从A城开往B城,如果把速度提高20%,则可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按原速先行驶10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30%,恰好也能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求A、B两城之间的路程。这道题是出自于《小学生之友》2003年第5期“一点就通”栏目中祝兴培老师的文章《动脑筋、巧转化》。祝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算术解法,还教给了我们代数解法,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算术解法中,祝老师通过巧妙的转化,首先求出了汽车从A城到达B城的原定时间为6小时。紧接着又求出了汽车的原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于是求得A、B两城之间的路程为360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