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合语言现象和汉藏翻译实践,从词语的搭配、多义词和翻译、一词多性的翻译、近义词的翻译、形象词语的翻译、重迭词的翻译、反义词的翻译、词语的音译、词语中特殊符号的翻译、词语的直译、词语的意译、词语的增译、词语的减译、词语的转换等方面,探讨了汉藏词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言中的活跃因子,文化词语的特殊性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是文化词语意象的底蕴。在跨文化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意象移植一向为译者所关注。文章拟从跨文化语义的角度就文化词语的意象进行概述。进而在不同文化关联性制约下对文化词语翻译的意象构建进行探讨,以明确意象移植的“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个案研究——以knowledge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词语搭配作为一个语言学术语正式提出来加以探讨的是Firth。他认为搭配是指词与词的结伴使用:是一种意义方式;习惯性词语搭配的各伙伴相互期待和相互预见以及类联接是高于词语搭配的抽象。文章以knowledge的搭配为例,利用语料库进行研究,揭示其搭配规律,对英语词汇教学、翻译教学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4.
孝红波 《英语广场》2023,(16):56-60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要想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为切入点探讨MTI研究生翻译教学策略,旨在提升MTI研究生的语言技能、翻译素养和文化自信,培养“翻译+专业+技术”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5.
“国俗词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含义,正确翻译这类词语对于不同民族语言间的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搜集了《京华烟云》中所有“国俗词语”的英译案例,并对之进行分类分析描述。结果发现,林语堂对于“国俗词语”比较倾向于异化翻译.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国俗词语”使用了不同的译法。作者认为.这与林氏创作英文版《京华烟云》的主要动机一致,不过其中部分词语还是归化翻译更妥当。  相似文献   

6.
“严重同意”是网上非常流行的一个短语,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严重”和“同意”等词语搭配的意义和产生这种非常规搭配的原因并指出在汉语教学中予以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7.
词语搭配是外语学习的重要内容,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为揭示词汇搭配行为创造了条件。基于大型语料库对词语的语义搭配研究在外语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学者们对英语的翻译研究是结合语境做的个体研究,还没有学者结合词语搭配对词语进行翻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分析常用词size在英语本族语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中的语义搭配行为,并结合语义搭配对size提出具体翻译,得出了size的4种主要语义搭配和13种具体义项。建议学习者学习英语时注重搭配和表达,充分地利用语料库所提供的真实语料,使语言内化和产出上更加地道、真实;同时,关注英语常用词的汉译,发掘它们在与不同词语搭配时的含义,促进语言创作和表达,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然而,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给翻译这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带来了障碍。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部分,许多词语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很难理解、翻译这些词语。因此,文化负载词汇就成为理解与翻译的关键。本文以“中国龙”译名所引发的争论为切入点,旨在从翻译的“文化转向”和“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原则与策略。笔者提出归化和异化策略都适用于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而这两者之间的选择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词语这一语言基本形式在中英两种民族文化中的不等值现象,以及概念外意义差异等角度,通过举例子探讨了中英文化差异在词语上的体现及其对词语翻译的影响。本文肯定文化比较在跨文化翻译中的价值的同时,认真思索了翻译过程中积极比较文化差异,准确把握词语文化个性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0.
汉英翻译中正确运用词语搭配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目前大学生因受母语思维的影响而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误译现象,本文从主谓搭配、动宾搭配、形名搭配和副动搭配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英语人称代词的翻译问题作了探讨。笔者认为,翻译时不恰当地套用原文的人称代词容易造成译文的冗赘、不畅,词语搭配、句式衔接、连贯的不当,不利传达原文的风格、语气。文章用若干翻译实例对上述各点作了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2.
金立 《黄山学院学报》2005,7(4):101-104
翻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文化中的重叠现象构成了翻译的可行性和可能性,而文化差异则构成了等值翻译中的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红楼梦》中大量富舍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由于“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现象的存在,在翻译中往往处于不完全等值的状态,翻译等值常常只能是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13.
金灿 《学语文》2009,(4):46-47
数字词语是指有基数词或序数词构成的习惯用语或表达法。汉语中的数字词语数量大,类型多,牵涉的语义和文化问题较多,情况比较复杂。本文探讨汉语中由数字“七”和“八”搭配构成的四字格词语,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汉语言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汉译英中存在中式英语的问题。本文从比喻性词语、词语搭配不当等九个方面介绍中式英语的各种表现,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引以为戒,不断提高汉译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词语的搭配是语言形式的一个具体内容,而英语词语的搭配组合浩如烟海。本对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副词与其他词类的搭配现象作了一些汉译分析及探讨,以期为英语学习提供一些翻译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移就”是中英文表达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很多英语初学者,甚至学了很多年英语的读者,对这一修辞还存在很多盲区,在翻译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词语的搭配不当。本期Careful就带大家一起学习“移就”。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是准备把握翻译的关键。文章在对照和比较了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四种动物词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解释法和替代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日本《NLB》语料库考察表示“盖”动作的日语“被せる”“塞ぐ”“かける”“覆う”动词的搭配异同,主要通过搭配词的共现频数、MI值、LD系数的数据分析,概括它们与前接名词的典型搭配特点,考察了区别这4个动词的方法。词语搭配研究结果有助于词语多义比较,词典的编撰,外语教学。特别是通过词语搭配研究可以将本族语使用者的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体现在外语课堂,教材开发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到的关于词语搭配运用情况的数据,将对日语教学与研究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词语都有一定的语义特征 ,这些特征规定了它只能和哪些词语搭配 ,不能和哪些词语搭配 ,从而构成一定的逻辑制约和语法规则。如动词“吃”要求含有“动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施事格 ,要求含有“食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受事格 ,这是合乎规则、合乎逻辑的正常搭配。而在修辞上将两个语义特征互不相容的词语搭配在一起 ,就叫“超常搭配”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爱着您的爱 ,幸福着您的幸福”等。这种搭配由于打破了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律 ,不合逻辑、不合语法 ,造成了独具效果的陌生化现象 ,从而在语言接受上具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一、…  相似文献   

20.
吴熙 《考试周刊》2009,(32):34-35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动物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不同文化赋予了动物词汇不同的含义及联想。文章以汉语“四灵”文化为例.对英汉动物词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比较,旨在说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汉英词汇语义内涵的影响.以提高译者在跨文化语境中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