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举重是一项很古老的运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利用举石头、用一根木棍在两头扎上石块等来锻炼体力和训练士兵。官家还把举重做为武考项目。现代举重运动更是为人们所热衷,在第一届奥运会上就有举重项目比赛,训练手段也是越来越丰富,运动成绩更是越来越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是举重事业的继承者,是举重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举重事业的栋梁是举重教练员深思的问题。少年举重运动员由于生理特点的局限性,在举重运动的训练上要保护少年举重运动员健康的成长发育,要科学的把握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科学的安排训练强度和运动量。仅就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骨骼和肌肉两方面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  相似文献   

2.
G884.02 9901944少儿举重如何克服预蹲和上挺前倾[刊,中,Ⅰ]/梁广民//少年体育训练.-1998(5).-28(XG)举重//动作//技术分析//下蹲动作//上挺G884.02 9901945女子举重运动员早期训练中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刊,中.Ⅰ]/王金霞,董振永//少年体育训练.-1998(5).-43(XG)女子//举重//早期训练//全面身体训练//身体素质//训练计划G884.02 9901946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基础训练[刊,中,Ⅰ]/李淑琴//少年体育训练.-1998(6).-30-31(XG)青少年//女子//举重//基础训练//素质训练//技术训练G884.03 9901947  相似文献   

3.
根据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将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于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中,可以提高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自信心;有利于发挥少年举重运动员的主体作用;建立良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关系,有利于提高少年运动员情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对举重上挺技术进行研究,认为北京体育大学举重运动员上挺技术动作不规范是导致上挺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上挺技术训练的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1 前言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发现,往往条件很好的14—15岁少年时就“人为”地赶成绩,不考虑自己的年龄特点经常采用男子式高级举重运动员通常采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这样几年训练下来,运动成绩上不去还损害了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健康,这是值得思考的。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练程度和身体发展的水平与成年举重运动员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不管是解决的任务或者是训练方法和成年举重运动员相比是截然不同的。2 实验对象和方法实验对象为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分两组,每组5人,训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少年举重比赛中,不少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较高,而专项成绩却不理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对专项成绩技术动作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专项成绩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观察法,对两组不同级别少年举重运动员进行举重训练,发现重视少年举重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是可以提高专项成绩水平的。  相似文献   

7.
在近几年的举重比赛中有很多优秀的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在挺举比赛中的上挺过程出现了成功率偏低的现象。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单项成绩和总成绩,也影响了项目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并给运动员心理造成了很大压力。本文通过对2002年黑龙江青少年举重比赛的93名运动员上挺中预蹲的深度、预蹲的方向进行研究,找出共性的东西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有关举重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比赛时大部分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抓举强、挺举弱,而造成挺举弱的主要原因是上挺失败.就上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训练方法,并通过运动员实验前后成绩比较,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是举重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举重运动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的比赛项目。力量素质是关系成败的重要因素。少年举重运动员不同于成年,受身体发育特征的影响,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其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号业运动寿命的延长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对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进行探析.其目的在于为少年举重运动员提供心理训练和素质训练科学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影响铅球运动员专项成绩的素质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数理统计的因子分析模型、回归分析模型应用于运动员素质的评价。将直接影响运动员专项成绩的身体素质指标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各身体素质指标与专项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对青少年运动员应优先发展其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和灵活性素质,并给出了身体素质指标与铅球成绩的预测与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体内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年跟踪观察,了解不同时间、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体内血清睾丸酮、游离睾酮、皮质醇激素水平产生的影响,为运动训练中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过程的监护,合理安排其运动负荷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社会心理环境与少年运动员成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动员成长既受制于物质环境也受制于社会心理环境,少年运动员由于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社会心理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尤其显得重要,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是促进少年运动员成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效果评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与分析,其目的是试图构建出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内容评估的一般体系;研究结果:1)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内容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以及62个三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涵盖:身体控制能力、操化技术能力、难度技术能力、过渡衔接技术能力以及表现风格5个方面;2)建立综合评估模型,得到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效果的综合评价数值,以便运动员对自己的能力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找出优劣势,从而为教练员的训练决策以及更好地把握运动员不同竞技能力的发展情况提供一个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5.
超等长训练适宜于跳跃专项少年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对提高跳跃成绩效果显著,超等长训练对提高肌肉超等长收缩能力的作用显著,高于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尤其是跳跃专项少年运动员应积极进行超等长训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当前国内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训练强度控制的若干问题,阐述了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征,结合训练教学实践,提出了皮划艇运动员青少年阶段科学培养的任务以及训练强度控制的原则,介绍了训练过程中强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就中小学田径队中长跑训练中的大小分组、男女分组、长短组合、优差组合等合理分组与组合问题,探讨科学有效的分组与组合训练方法,通过优势互补,提高训练效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浅析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有关文献资料和生理、生化的理论知识,探讨中长跑运动的速度及专项速度的内涵,以及科学、有效地对少年选手进行速度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旨在把握训练方向,为少年中长跑训练寻求速度训练的新思路和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少年女子体操队员和现役与退役的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的损伤情况进行了比较,对提高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检测方法,对上海体院竞校田径运动员的形态、机能等进行连续追踪测试。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运动员身体形态方面的13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同龄人的生长发育水平,安静时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达53.3%,其中有的伴有Ⅰ°房室传导阻滞、结性逸搏或窦性心律不齐等。但运动试验后这些现象均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