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是人生的诗行,开心时高声吟唱,低落时黯然神伤;成长是一次次的蜕变,交织着痛苦的思索与新生的喜悦。一个老师的成长,总是与一群孩子密不可分,那些时光充满了那些关于爱的所有纠葛……  相似文献   

2.
3.
成长的蜕变     
2007年5月16日睛这样的日子是不是永远没有尽头了?我的高一就要毁在这永无止境的可怕的重复中了吗?我的脑袋里塞满了问号,头好疼,我多想把它们都拉成感叹号,可正如我初三日记里写的,我无能为力。我连活下去的力气都没有了,哪还有精力去摆平那不计其数的问号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成长的蜕变     
当认真地做事变为一种目的,我知道了生活的艰辛。活着并不是翘首期盼的宣扬,而是一种事情,一种生命过程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好像昨天菊花还含苞待放,今日却已是燕子呢喃双归.时间匆匆流过,将心中的那一份幼稚卷去,在记忆的漩涡中渐渐泯匿.转眼,我已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了,我不再像初一时和同学满走廊追逐了.中考的警铃已响起,催促我不能懈怠,连睡个饱觉也觉得奢侈.……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三年级时,她转学了,走到新学校教室门口,同学们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对即将到来的转学生充满了好奇。然而她走进教室后,同学们就议论纷纷,直到老师救场,同学们才停止了议论。她长得不好看,没人愿意和她做朋友,从小到大,她都是在自卑中度过的,本以为来到新的班集体,情况会有所好转,可她万万没想到,当老师问谁愿意和新同学同桌这句话后,居然没有一个同学举手。显而易见,谁也不愿  相似文献   

7.
1998年参加工作至今,周老师已在芳草园度过了13个春秋。她善于博采众长,发展自我特色;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善于开发教学资源,有效地实现了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读成教的时候,我读的是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属于理科,而在高中我却是一直喜欢学文.因此,我读的并不好.其实,早在1999年高考落幕那一刻,命运就已经决定了我和正规大学无缘!而家中经济的困顿又让我无法选择复读,于是,我只好选择了成教.那时,学计算机成了我年少理想的救命稻草.我真不知道,我究竟能不能抓牢这根救命稻草,我只有去努力尝试……  相似文献   

9.
离开校园,走向工作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以往的无忧无虑已经逝去。以后就要负起工作的责任,负起社会的责任,身心上所遭遇的撞击。只有局中人才能体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贺老师的经验能帮助你走过转折期,成为你走向成功的阶梯。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的差异教育课题研究既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也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差异教育虽然继承的是我国“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却已经克服了“以教为中心”的不足,并且从追求差异教育的教学价值——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教育,走向追求差异教育的人本价值——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差异教育强调“教”为“学”服务,立足班集体,强调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展。然而,我对差  相似文献   

11.
班级从建立到发展巩固,乃至和谐完美,对身处其间的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会课更应如此。通过对班会课进行变革,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心灵触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从初一到初二,班会课经过了起始阶段—完善阶段—成熟阶段三个阶段,班会课在不断蜕变,有了新的形式和效果,学生也享受着这一成果,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女性是晚清知识者们主要的“新民”对象之一。在知识者们的倡导之下,一些女性大胆地走出闺阁,去学堂学习,并使自己成为拥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女学生,从而在晚清的舞台上演绎了一段令人敬佩的成长与蜕变的故事。这些女学生求学的道路并不顺利,基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她们往往需要经过更多的磨砺或某种契机的激发,才能获得思想上的启悟。她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汲取新思想,并能自觉地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呈现出对女权思想的拥护和追求。一些更优秀的女学生能主动地肩负起救国责任,并以炽热的爱国热情,展示出可贵的牺牲精神。晚清小说中女学生形象的出现,是对古代白话小说中女性形象传统的纠正和变革,也是晚清小说的现代转变中比较重要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在长篇小说《启蒙时代》中,以“文革”为时代背景,刻画出了特定年代中一群青年男女的成长经历.在“文革”这个特定的时代,个体的命运早已被时代所决定,不得不面对事业、爱情和死亡等成长主题,同时还必须承担个体认同的重担,这时的个体认同成为一个主动选择和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为了帮助校园弱势群体,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期间有过太多的酸甜苦辣.廖彪,这个自幼父亲离家出走,靠母亲打零工、好心人帮助度日的苦命孩子,在我的关怀下,开朗了,学习进步了,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儿童文学对于成长的片面理解,文学对少年成长的表现被引导到标准化、格式化了的社会规范上来,在面对国家、社会、集体的时候,个人是可以被忽略的。中国少年小说真正的艺术自觉及其卓有成效的艺术创造实践,是70年代末、特别是80年代初、中期以来,当人们关于人的理想发生变化。即不再将某种先在的价值规范当作成长的唯一目标而承认人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承认社会应是由有丰富完满的人格结构的个体构成的社会.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成长的首要目标时.人的生成向度便会发生变化.这也正是少年小说逐渐向“人学”回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蜕变     
每个生命一旦出生,终将会有属于它的一段旅程,并不轻松的成长之路。就如毛毛虫,谁能想到,如此丑陋不堪、只能伸缩爬行的毛毛虫,在经过痛苦挣扎的蜕变后,却长出了美丽的翅膀,成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精灵呢?  相似文献   

17.
蜕变     
黑色,总是轻易地把一个人隐藏在人群之中,就像突然消失了,突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感。  相似文献   

18.
蜕变     
(一)绕丝·蚕茧"累么?"母亲端进来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摆在我的桌前。"唔。"我漫不经心地挤出一个音节,依旧低头地与"压强"、"浮力"之类的问题作斗争。"太累了就别写了,休息一下。"接着是充满期待的声音:"明天星期六,陪妈妈出去走走?""补课。"我的语气似乎带了些愠怒的成分。"那后天……""作业作业作业!说了无数遍  相似文献   

19.
蜕变     
[创作理念]中职生在成长中因成绩不好,容易被看作是拉班级后腿的人,成为基础教育中容易被忽略的人群,甚至被看作是问题学生,被遗忘、被忽视、被一次次考试所打击的幼小心灵过早笼罩上了层层阴影,他们的人生道路再一次面临关键选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入学新生的心理测量、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及班主任反馈,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薄弱,甚至存在学习障碍、行为习惯偏差等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自卑感严重,但心灵敏感,反抗性强;思想意识活跃但学习动机不强;缺乏爱,依赖父母但又不能很好地处理亲子关系;渴望得到认可,但不适应环境,不善于沟通,人际关系紧张;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遇事易走极端;家境贫寒或家庭不和谐让孩子心事重重,内心茫然.  相似文献   

20.
蜕变     
傍晚时分,家里只剩范欣一人,她感到十分无奈,于是,她想找一个伴儿和她一块儿玩,突然,她想起她养的蚕宝宝还放在阳台上的一个箱子里,“不知道它们现在长大了一些没有。”范欣一边想着,一边起身往阳台走去。轻轻地掀开盒子的一角,四只灰黑色的“条状物”就出现在她的眼前——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