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深圳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举办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教育研讨会暨韦政通先生八十八寿诞学庆活动"于2014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深圳大学举行,这是著名思想家韦政通先生第四次受邀莅临深圳大学进行讲学。此次活动汇集了海内外四十余位对人文思想、教育充满热心的学人参与,为期两天的会议议程主要有韦先生主讲的首届"汤一介儒学讲座"以及与会学者对人文教育的交流探讨。[1]"汤一介儒学讲座"是深圳大学为纪念已故的著名人文大学者汤一介先生而设立的,汤  相似文献   

2.
深圳大学文学院、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举办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教育研讨会暨韦政通先生八十八寿诞学庆"于2014年11月30日圆满结束。2014年11月27日晚,韦政通先生应邀抵达深圳。湖南科技学院张京华教授、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张宏敏博士亦先后到达。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韦政通先生第四次来深圳大学讲学,由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王立新教授召集,韦政通先生七十岁后结交的海内外友人,共聚深圳大学,同庆韦先生八十八岁米寿,共商人文教育大业。本次会议,给韦政通先生安排了三场讲座,前两场主要以"活化儒家人格教育"为主题,最后一场,韦先生则从三个方面,对他自己的生命历程做了精彩纷呈地总结。这三场报告,从学术的层面来讲,无疑又是一次创新。韦先生通过三场报告,将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  相似文献   

4.
自2014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在深圳大学召开"人文思想与人文教育研讨会"这场世纪盛会,韦政通教授后半生教导的重要学生全部相会于深大,彼此相谈甚欢。笔者深感我们这些如今已在各大学任教的昔日同窗都因先生而相识、相知与相惜,都在不同层面里深受先生的启发与影响,对先生感念甚深,基于纪念这难得的奇缘,彰显先生素来重视人文思想与自由精神,并希望更凝聚彼此,征得韦先生的同意,在笔者负责的国立宜兰大学生命教育研究室设立"政通学者"这一荣誉  相似文献   

5.
整理者按:2014年11月30日下午15:00-16:00,韦政通先生在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发表了对自己一生定位的感言——《九十感言》。兹根据整理者的手工记录(没有根据录音整理)整理发表。如有不妥,敬请先生海涵、读者谅解。这次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举办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教育研讨会"的会议闭幕,虽然办得很圆满,但并不是我人生的谢幕!前面有年轻的朋友问我孔子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相似文献   

6.
校订前言:笔者恩师韦政通教授为素负盛名且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毕生关注华人现代化议题,对儒家思想与人性心理有深刻的研究。这回基于对生命教育的使命感,应笔者邀请,特别于2013年12月13日来国立宜兰大学参加"2013高中生命教育创新教学研讨会",对一百五十余位全台高中教师与宜大师生演讲"我踏过的山河岁月:生命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韦政通教授如同家中慈祥和蔼的长者,用声如洪钟的健朗音调,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做毫无保留的倾吐,获得无数热烈的  相似文献   

7.
韦政通先生是国际著名的思想家和思想史家,台湾资深学者,著述等身,而最具代表者有《中国思想史》、《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中国文化概论》、《伦理思想的突破》等。2006年4月14日,韦先生应邀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讲学,就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发表了专场演讲;17日又就相关问题与研究所博士生专门座谈。本文是在演讲记录基础上,结合座谈记录,由何卓恩教授整理而成,标题为整理者所加。文章整理后,经韦先生审阅。  相似文献   

8.
韦政通是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一位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史家,也是当代中国最有活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出入于二十世纪现代新儒家和自由主义两大思潮阵营,在两大思潮中都是重要的代表,对两大思潮都曾深入又都曾超越,独立走出了一条立足客观理性、自由"思想探险"的学术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这为陶行知先生的人文教育思想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文章着重探讨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教育为公""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以教人者教己"三大方面人文教育思想的渊源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18日下午,应河西学院文学院、人文艺术教育发展中心的邀请,著名作家、甘肃省作协副主席陈玉福先生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阅读成就梦想"的学术报告。张掖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长多红斌先生与文学院师生、玖悦书会成员近300人一道聆听了报告。报告围绕"阅读""创作""勤奋""创新"等关键词展开,陈玉福先生以自己从一个只读过六年书的"放羊娃"到今天有二十部长卷、巨卓有成就的作家的人生历程和读书、写作的真实体会,讲述了自己阅读与创作三个阶段的心路历程,与听众分享读书、思考的艰辛和奋斗、成功的欢愉。陈先生亲切、真诚的讲述,赢得f听众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1.
由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17所高等学校发起的“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研讨会”,于1990年10月12日至16日在深圳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121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57篇。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参加会议的有47所高校代表,其中有17所高校的  相似文献   

12.
学术动态     
<正>河西学院举办"纪念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4月25日,由文学院主办的"纪念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举行。河西学院校长刘仁义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郭国昌教授,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权绘锦博士应邀出席研讨会,贾植芳研究中心的所有研究人员和文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涉及贾植芳研究的四个维度、贾植芳与俄国文学家的关系、贾植芳小说创作研究、  相似文献   

13.
谈林芝 《教师》2013,(7):88-88
"花草到了春天,受了春光、太阳光的同化和雨露的滋养,于是生长日速。活的教育,好像在春光之下,受了滋养似的,也就是能一天进步似一天。换言之,就是一天新似一天。"这是陶行知先生在《活的教育》这篇文章中对他所倡导的"活的教育"做的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这一思想与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人文性"有异曲同工之妙。"活的教育"需要"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在文学、教育方面成绩卓然,他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七十多年,形成了一套代表我国现代教育实践发展方向的教育思想体系。该体系中,叶圣陶先生的思想精髓莫过于八个字:"做人"、"习惯"、"自得"和"直观"。本文将围绕"做人"、"习惯"、"自得"和"直观"八个字,谈谈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5月1 7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座谈会”在文学院励耘学术报告厅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发起,社科处周作宇处长主持了座谈会。文学院王泉根教授、历史系赵世瑜教授、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刘孝廷教授、教育管理学院向蓓莉博士、《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李兆宜先生、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杨文芝、北师大二附中李伟、北师大实验小学蓝琼、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常书红、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闫华明、夏红梅、何雪艳、北京农大附中副校长林福森、东城区教科所马艳等近…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20日至23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杨明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与会学者一百余人,提交论文110余篇.会议围绕回顾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三十年及纪念杨明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展开.本次大会学术讨论集中于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著名学者,韦政通先生不仅对中国思想史进行了深湛的研究,还对当代新儒家提出独到见解。他立足当下、追溯过去、展望未来,对当代新儒家的内在特质、基本义旨、未来前景作了一系列的分析与评判。韦先生之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明晰当代新儒家对民族命运与文化前景的忧患之思和现代追寻。  相似文献   

18.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当前社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带头人的杨叔子先生,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广人文素质教育。在他出任校长期间,促进人文素质教育讲座的创办,推进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的实施,建立全国第一个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退休后,杨叔子先生将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转化为理论思想,全身心投入到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其中,他所提出的大学教育功能的核心是"育人"而非"制器""科学人文应该相互交融""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等核心思想,对我国推进并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不断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育教学,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课分委会于2012年6月16-18日在深圳大学召开全国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教育部社科司徐维凡副司长、部分"基础"课分委会委员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高校的40余名"基础"课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促进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基础"课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题,以专题报告、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永恒主题和高职教育的本体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强化对高职生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内容的职业人文教育,注重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与融会,在对高职生进行"何以为生"的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也进行"如何而生"的人生理想教育,培养有思想、有判断力和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合格公民和"全人",就成为高职教育越来越重大而又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