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左传》成书的讨论,一个最大的成果是否定了刘歆伪造说,而肯定其成书于战国时期,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成书于春秋末年。在研究方法上则体现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倾向,一些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等受到学者关注。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提出左丘明、子夏、吴起、鲁国左姓人等不同说法,但多数学者倾向认为是左丘明,同时又指出《左传》的编撰经历了一个过程,左氏后人和孔门后学可能都参与了编撰,这种研究方法明显体现出“释古”的特色。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次成书”说、“二次成书”说等不同观点。学术界关于《左传》的讨论往往和《国语》联系在一起,学者围绕《国语》与《左传》是否同为左丘明所作,《国语》成书时间在《左传》之前还是之后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左传》成书的讨论,一个最大的成果是否定了刘歆伪造说,而肯定其成书于战国时期,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成书于春秋末年。在研究方法上则体现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倾向,一些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等受到学者关注。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提出左丘明、子夏、吴起、鲁国左姓人等不同说法,但多数学者倾向认为是左丘明,同时又指出《左传》的编撰经历了一个过程,左氏后人和孔门后学可能都参与了编撰,这种研究方法明显体现出“释古”的特色。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次成书”说、“二次成书”说等不同观点。学术界关于《左传》的讨论往往和《国语》联系在一起,学者围绕《国语》与《左传》是否同为左丘明所作,《国语》成书时间在《左传》之前还是之后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3.
天道概念源自于天命神学,最早产生于《左传》、《国语》中。《左传》、《国语》中的天道观有三层意涵:道德义、天人感应的神学义、普适天人的宇宙法则。《左传》和《国语》的天道观在儒家的天论中有重要意义,它涵括了儒家天道概念的三项主要意涵和两大天道观模式(天人感应和天道自然),为儒家的天论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左传》和《国语》天道观的最大意义也正是在于,将对天的认识发展到"道"的水平和层次,而只有在"道"的层面上,使儒家的天论得以真正形成和展开。  相似文献   

4.
刘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校书的主持者,他所编撰的《新序》《说苑》两部书,大多采自百家传记,其内容与《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互相出入。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云:“此二书乃向采传记为之,所叙之事一仍古书原文。”今本《新序》已经不全,但就仅存十卷来看,它保存了所据古书的原貌,文字内容可补充《国语》《战国策》及《史记》的不足,也可作为校勘这些古籍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相传是左丘明所作。左丘明,春秋鲁国人,曾任鲁太史。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候年表序》中叙述了孔子作《春秋》,接着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刘向、刘歆、桓谭、班固等汉儒也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作,并以为左丘明受经于孔子。从唐宋以来,许多学者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孔子没有左丘明这样一个弟子,甚至否定左丘明其人。但是,《左传》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间,基本上还是有定论的。《左传》与《春秋》关系极大。《左传》在《汉书·艺  相似文献   

6.
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曾明确提出《左传》的作者是“鲁君子左丘明”。他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司马迁的这段话,只是说出了当时为大家所公认的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因此,在两汉数百年间,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连与刘歆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王充、班固等人也深信不疑。东汉末年以后,由于战乱频仍,图书典籍的散失十分严重,才有人开始对《左传》的作者提出疑问。但意见多数集中于《左传》”、《国语》两书不是同一作者这一问题上。对《左传》的成书年代,虽有一些争议,但一般都认为是先秦的  相似文献   

7.
晋文公重耳是《国语》、《左传》、《史记》三部著作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位春秋霸主.其记载大体相似但同中有异:《国语》中的晋文公从善如流但缺少霸气与沉着果断的决策能力,《左传》中的晋文公从一开始就充满英雄气概,《史记》中的晋文公形象更具立体感,司马迁充分刻画了人物成长与性格发展的过程.比较研究重耳在三书中的形象差异,我们可看清作者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语·周语下》伶州鸠答景王问钟律之语,今年初我已有《伶州鸠与武王伐殷天象》小文论及,说明了伶州鸠转述伐殷天象的可能性。近读陈美东先生《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与干支纪年法》文,颇多获益,愿就有关问题作一补充性的讨论。 陈文在新城新藏《东洋天文学史研究》、刘坦《论星岁纪年》等论著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左传》、《国语》中关于岁星行十二次的记述,结论说明这些“记事之间存在彼此自洽的  相似文献   

9.
古今多数史家都认为《国语》是我国古代记言体史书的代表。但这种判断一方面是源于对书名和内容的表面认识,另外也没有关注到《国语》编者对《国语》体例的精心安排和对前代史书的继承和发展。《国语》并不是先秦所谓的语体书,也与实质上的记言史书有较大的区别,其重心应在叙事而非记言。《国语》与《左传》一样,应该是先秦记事史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国语解》是三国吴人韦昭对《国语》的注疏之作,它在《国语》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国语解》在后世影响巨大,除了传统认为它与《左传》关系密切,得益于《左传》的经学地位以外,其本身严谨、全备、既吸收传统成果又注重探究与创新的注释方法与独特的注疏特点是其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以及教育者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以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原因为基本思路,才能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评聘制度是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学术体系的重要支点。近代中国许多高校为此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诸多案例。清华大学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该校的教师评聘经历了长时期的复杂演变。早期清华教师队伍的升等制度极不完善,初级教师与高级教师之间的鸿沟难以跨越,严重地制约了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的提升。1928年后,清华大学迅速建立了自由流动的竞争性评聘制,实现了师资稳定性与流动性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延聘和培育了一批拔尖人才。梅贻琦任内,清华大学真正实现了人才引进和内部晋升并重。在西南联大时期,清华的教师制度设计与主流制度实现了磨合。青年学者需要经受更长时间的考验才能晋升教授,学界行情也水涨船高。上述变迁折射了近代中国知识界的成长历程。教师评聘标准的实质乃是学术评价和学术独立的问题,教师评聘标准的提升意味着中国开始具备更高的学术标准和更强的学术自觉。若干所一线名校的迅速发展,引领了中国的学术进步,促使中国生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共同体,这对中国学术文教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是贯穿于一生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家庭教育场域、惯习和家庭文化资本构成家庭教育的要素。家庭教育中的个体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家庭教育场域等要素的彼此关联与协同作用,形成家庭教育共同体,并促进家庭教育中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家庭教育中的个体在实践活动中与家庭教育场域、惯习、家庭文化资本深度融合,体现体验性、交互性和发展性的特质。创设以孩子为本的家庭教育场域,培育引领示范的惯习,获取优势的家庭文化资本,进一步助推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均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从国家大战略层面,笔者提出海洋教育是海洋强国的战略基础,推广和深化海洋教育研究与实践是时代所趋。从海洋教育实践的紧迫性和研究深入性的视角,提出建设海洋教育学的内容、意义和价值,教育学是海洋教育学的第一属性。海洋教育研究需要有教育学、海洋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融合,形成立体式的跨学科研究视域。从研究内容上,海洋教育学研究涵盖了海洋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海洋教育史与海洋教育比较研究、海洋知识本体研究、基础海洋教育研究、高等海洋教育研究、专业海洋教育研究、社会海洋研究、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研究、海洋意识与海洋安全研究、“一带一路”专项海洋教育研究等十大研究领域,此十大领域构成了海洋教育学丰富的研究体系。同时,构建海洋教育学需要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立场。海洋教育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覆盖、重点推进。当前,海洋教育学亟需突破的重点领域为:第一,海洋教育史和海洋教育比较研究;第二,知识本体建构研究;第三,中小学海洋教育的实践探索;第四,发挥智库功能,等。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天涯》杂志推出"刘亮程散文专辑"以来,刘亮程散文经历了一个由"一夜成名"并红极一时到逐渐冷却的过程,但刘亮程散文的研究却逐年深入。本文就1999年—2008年这十年来笔者所能找到的关于刘亮程的研究论文从内涵研究、内容题材研究、语言风格研究、创作方法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并对近年来才出现的刘亮程小说的研究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伯温,名刘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他的《郁离子》是一部寓言故事兼杂议性质的书,其中又以寓言故事为主。《郁离子》中的寓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鲜明的时代感,并充满着忧患意识。书中揭露元统治的腐败和黑暗,揭示元统治必然灭亡的原因,以为后世治国者鉴。《郁离子》中的许多寓言还教人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批评、讽刺错误的思想言行,充满生活的哲理。《郁离子》的寓言故事取材广泛,不论是神话传说,鬼神精怪,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现实生活,还是历史故事,作者信手拈来,皆成妙喻;一篇之中往往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寓言故事,围绕一个主题而从不同角度加以发挥,使其思想性更加深刻,也是《郁离子》的特点之一。《郁离子》是一部十分有趣而又甚有教益的书。  相似文献   

17.
在刘勰看来,以往文学发展的状态的变化,其实质都是因为文质互为量变而形成的递进和衰退。准确地说,他认为:在商周之前,是一个递进的过程,而从商周以后则是一段衰退的历史。那么,商周就成了实际意义上文质彬彬的顶峰。然而,文质无法达到绝对的平衡,商周的“丽而雅”已经开始显示出文进质退的趋势。所以,不可否认,商周实际上又成为文胜质的拐点。文学的发展,在商周之后,便逐步走上了“从质至讹,弥近弥澹”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刘敞是北宋中期经学思想变革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其<春秋权衡>卷十四至十七,主要为批驳<榖梁传>的谬误.刘敞在对<榖梁传>进行驳斥的同时,亦凸显其春秋榖梁学思想:他认为<春秋>不仅为一部史书,而且具有拨乱反正、垂教后世的功能.而<榖梁传>则曲解<春秋>经义,隐晦<春秋>所载史实,并以日月例肆意妄解圣人之旨.这些都体现了刘敞表面疑古惑经,实则尊经崇道,以义理解经,不拘传注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19.
《湘南学院学报》2018,(6):52-56
刘长卿一生仕途蹭蹬,屡遭迁谪。在其谪居或途次湖湘期间,或为山川胜概所激而抒以骚人之志,或为人文轶事所感而发以迁客之思,写下了一批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湖湘诗歌。刘长卿的湖湘诗在艺术上主要表现为白描、移情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刘长卿湖湘诗是湖湘贬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湖湘贬谪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秉忠上书忽必烈的万言治国策是其政治思想的主要表达.万言书是刘秉忠结合中国古代政治逻辑和蒙古制度而提出的具有实用主义的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在元朝政治实践中大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