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5的事     
《乒乓世界》2005,(10):6-6
1975年,是中国人民过得非常艰难的一年。文化大革命要到第二年才能结束.但是当时谁也不知道。人们以为中国会继续乱下去,具体到每个人的命运,也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似乎仍然要昏昏沉沉地打发时光。  相似文献   

2.
郝清亮 《乒乓世界》2003,(10):24-25
与很多次世界乒乓球大赛一样,2003年的中国公开赛也以中国选手的全面胜利而落幕,这种再熟悉不过的结果,让中国队高兴,中国球迷喜欢,而外国人无奈地摇头。但体育比赛就是这样,实力是决定结果的重要因素,从韩国公开赛到中国公开赛,短短的两周时间内,中国队两次上演大包圆,就是实力使然。  相似文献   

3.
宋斐  郑迅 《乒乓世界》2005,(8):46-47
10年前,外援对于中国乒乓球来说还只是一个单方向的概念。很简单,因为直到1999年,中国的乒乓球超级联赛才应运而生,此前,只有中国人到国外去当外援的份儿,而外国人则不大可能来中国淘金,放着跑车不开,美元不挣,别墅不住,  相似文献   

4.
十年一个轮回.2005.世乒赛第三次登陆中国.来到繁华的上海.来到中国乒乓球的故乡。十年了,“乒坛大姐”王楠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从辉煌顶峰到悬崖低谷.从体验乒乓到快乐乒乓.从激情澎湃到成熟稳重.从刚进国家队的小队员到国家队的顶梁柱.楠姐身上一直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执著精神。对乒乓球的热爱使她经历千山万水,走过风风雨雨.直到现在这种超然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李克非 《乒乓世界》2005,(10):82-83
王大勇.原为北京队教练.后到比利时国家队任教,经过多年努力.终于2001年将该队带上大阪世乒赛男团领奖台,堪称中国教练在海外执教的成功典范。2005年暑期.王大勇带着几个欧洲小队员到中国进行短期训练.并在天津组织了一个有中国队员参加的四国青少年邀请赛。他目前最得意的少年学生.比利时男孩Jean Lauric,年仅12岁.这次击败了不少同龄好手,最终夺冠。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王大勇说,他的下一个目标是2012年奥运会.甚至更远。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2,(10):21-21
中央电视台体育竞赛部乒乓球组负责国内外乒乓球赛事转播的具体实施。特别是从199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加大了对乒乓球转播的力度,从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到国际乒乓球挑战赛,从世乒赛到今年开始转播的国际乒联职业  相似文献   

7.
夏娃 《乒乓世界》2003,(5):65-65
每年一度的中国乒协器材委员会和行业委员会会议,将中国乒乓球器材市场上的风云人物聚集在一起,共商发展大计。在2003年4月2日至3日在四川什邡召开的“年会”上,中国乒乓球器材行业委员会秘书长许绍发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乒乓球器材大国”,主要依据是:第一,以乒乓球、球台为龙头的中国乒乓球器材行业,在国际乒联实行一系列改革后,各厂家的底板、胶皮、海绵的研制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配料、材质到工艺流程都进行了较大变革,很多产品的质量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第二,中国乒乓球器材的生产规模堪称世界第一;第三,外国知名品牌已经全部在中国市场登陆。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3,(6):60-63
从90年代开始,中国专业选手的装备中“Made in China”日见稀少,洋品牌的蚕食令民族品牌在专业市场中的阵地逐渐缩小,这段历史至今仍令本土需内人士隐隐作痛。在“中洋斗法”中,套胶尤其是正手套胶总算保住一席之地,但底板的影响甚巨,一直到2002年,中国国家队中也仅有侯英超一人使用红双喜08底板。  相似文献   

9.
宋斐 《乒乓世界》2005,(8):42-44
就在韩国人借着中国人缺席五站公开赛的机会锻炼新人,大捞积分的时候,中国国内的2005年乒超联赛第一阶段比赛进入了关键性的争夺,引入了孔令辉,保留了刘国正,外援蒋澎龙,老将张勇,并有横拍正胶打法的国手詹健辅佐,  相似文献   

10.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0):26-27
中国公开赛历来都是中国人唱主角,这届也不例外。除了波尔以外,施拉格、格林卡、萨姆索诺夫、塞弗等欧洲优秀选手都没有出现在赛场上。到了比赛的后两天,赛场上一眼望去全都是中国人,女双的前四名全部被中国选手包揽;男双的前四名中有三对中国人;男单前8名中有5名是中国选手,女单更是被中国人大包大揽,前8名中有7名是中国人,另一名是中国香港人,但是,就在中国人“横行霸道”的中国公开赛中,仍然有几个外国选手,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安安 《乒乓世界》2004,(1):i008-i009
1997年中国乒乓球擂台赛总决赛,李菊VS王楠,出场时,灯光恰 到好处地打在李菊染过的发上,溢彩流光,加上她清秀的面容、简洁自信的谈吐、大刀阔斧的击球,仿若惊鸿一瞥,从此在我心里扎下了根……英气勃勃的李菊对柔弱的我有种慕名的吸引。时间转到2000  相似文献   

12.
刀枪入库半年已过,马放南山六月终了。中国乒坛又到群雄逐鹿中原时。4月13日,2002年鲁能杯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开战。此后,男女12支劲旅将在九州开辟战场,历时数月激战连连,重新确定势力强弱,地盘大小。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3,(10):15-15
2003年8月6日17时许,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陕西银河国梁客场挑战四川升和的比赛进行到第三场,丁松和朱世赫上陈。随着天空中响起的滚滚雷声,丁松第一个发球即失误,当朱世赫刚刚以3:1领先时,又一处雷声炸起,南充体育馆立刻陷入一片黑暗——停电迫使比赛暂停了近8分钟,四川电视台的现场转播也被迫中断,让坐在电视机前翘首期盼削球大战的球迷们空等一场。  相似文献   

14.
1995年之前,中国乒乓球的字典里没有“商业”这个词。1995年之前,中国乒乓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惟一来源是政府投入,从人才的培养选拔到队伍的组建,国家无微不至地承担着园丁和保姆的职责。1995年之前的乒乓球比赛大都由政府拨款,被称为“专业比赛”或者“正式比赛”。寻常的1995年对于中国乒乓球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时,福原爱第一次为了让人签名而撕下自己球板上的胶皮,偶像王楠的签名让她欢呼雀跃,那次比赛之后她戏言,自己如果到中国国家队,只有给人家送水的份儿。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5,(6):64-65
他说:我喜欢童话故事。他说:我喜欢足球,喜欢布隆德比队,喜欢1992年那支从替补到欧锦赛冠军的丹麦足球队。他说:我喜欢网球,因为我学会了放高球。他说:我喜欢钓鱼,喜欢那种安宁。他说: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赢,那你趁早回家去睡觉。他说:我非常自信我可以击败中国人,即使在他们的地盘。他说:如果我再提高5%-10%,就可以赢任何一个中国人,不论是马林还是王励勤。他走路晃来晃去.像个摇滚明星,他说这样很酷。他剃掉一头金发,活像足球明星小贝的翻版,他说这样很酷。他说话快得像机关枪一样,他说这样很酷。  相似文献   

17.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2):35-35
在众多的“海外兵团”中,广西籍前国手李春丽有点与众不同。她对乒乓球的热爱与日俱增,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1992年她加入了新西兰籍,并在新西兰买了一套房子,但为了打球,她却长年定居日本;在新西兰她有男朋友,但为了打球,她毅然放弃爱情,选择去日本,一去就是十年。如今,40岁的李春丽依然孤身一人。似乎哪里有球打,哪里就是她的家。在9月份的中国公开赛上,她向本刊记者聊起了这些年在国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4,(10):i011-i011
在中国,乒乓球被誉为“国球”,其辉煌的战绩镑就了无数传奇,也曾带给中国人太多的骄傲与感动。在民间乒乓球运动开展得也是相当普及,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学校,跳跃在绿色球台上的小小银球总能给那些热爱着它的人们带来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 酒=?11月2号晚7点,瓦尔德内尔的中国酒吧正式开业。为了避开2号晚上开业的热闹场面,我们在三鼎公司成京秋的帮助下,提前一天约到老瓦,希望他能接受我们的专访,他欣然同意。  相似文献   

20.
宋斐 《乒乓世界》2005,(3):70-71
从单面到两面,至少对中国乒乓球的技术发展而言,1995年是一个分水岭。早在1989年第40届世乒赛,欧洲人成功登顶后.非常积极地接受了中国人一贯倡导的以正手单面进攻为主,击球时间早,意识积极主动的乒乓球理念,随后涌现了以盖亭.塞弗,罗斯科夫等人为代表的欧洲凶狠派。195年前后,中国人在总结了以江嘉良,陈龙灿为代表的直板性攻和以滕毅等人为代表的横板快攻的成功经验和失利教训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