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前,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偶然在报亭旁发现了崭新亮相的晨报.十年来,我作为报社经营人员,习惯了每天都要翻开晨报,寻找它的点滴变化.  相似文献   

2.
十年晨报,我在其中六年。尽管残酷的竞争使晨报在早报市场优势无多,但真正了解晨报的人,依然愿意用“负责任的把关人”来评价正在坚定地履行着报纸与读者契约的北京晨报。 十岁的晨报需要在新的起点上奔跑。作为曾经为它的成长做出过努力的人,我满怀信心地期待它的下一个十年。  相似文献   

3.
7月20日,是北京晨报创刊十周年的日子,作为在晨报编辑部整整思考了一年的我,借<新闻与写作>版面,就晨报兴与衰问题谈点想法.  相似文献   

4.
7月20日,是北京晨报创刊十周年的日子,作为在晨报编辑部整整思考了一年的我,借《新闻与写作》版面,就晨报兴与衰问题谈点想法。 回顾中国报业十年兴衰路,看到北京晨报与许多报纸一样,其兴轰轰烈烈.其衰顺流难阻。这里就产生一个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报纸的兴衰?不少人把纸媒兴与衰的成果与罪责都归于宏观管理体制是否宽松、媒体所有制运营机制是否灵活上,  相似文献   

5.
十年晨报,我在其中六年.尽管残酷的竞争使晨报在早报市场优势无多,但真正了解晨报的人,依然愿意用"负责任的把关人"来评价正在坚定地履行着报纸与读者契约的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写作》2008,(8):26-27
练好基本功才能打硬仗 于知峰:晨报十年,迈的步子非常大,现在在市场上,在市民的心目中,已经深深地扎根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媒体。所以十年再出发,总结十年的经验非常重要。 我认为,作为一支新闻媒体队伍,基本功还是最基础的,练好基本功是一个媒体能够生存能够办好的基本条件.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相似文献   

7.
7月20日,北京晨报迎来了创刊十周年纪念日。当天,在晨报创刊和办报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注的老领导、来自新闻界的专家学者、报社同仁以及晨报老员工代表齐聚一堂,总结晨报十年辉煌经验,为未来晨报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都市消费晨报>创刊十周年.市民报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大中城市涌现市民报,是中国新闻事业的新发展.<都市消费晨报>(以下简称<晨报>)的创刊揭开了乌鲁木齐市民报纸的历史首页.十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她得到了乌市各阶层读者的认同,并且成为了大家喜欢的精神食粮,成为了市民订阅报纸的首选.<晨报>经历了十年的探索,今天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现在各地的市民报普遍被同质化现象困扰着,<晨报>同仁也在深思这个问题,这里仅以管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1日,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子报鲁中晨报迎来十周岁生日. 1999年7月1日,在嫁接办报的模式下,鲁中生活日报正式创刊.2000年更名为鲁中晨报,山东省第一张晨报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4月18日,由新疆经济报社和都市消费晨报社共同举办的纪念《都市消费晨报》成立十周年"晨报感恩之夜"大型文艺晚会在新疆体育馆举行,艾斯海提·克里木拜、李屹等自治区党政军领导出席了晚会。在晨报创办十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亲笔题词,寄语晨报"立足首府,面向全疆,争创中国一流都市类报纸"。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十年的不断积累、实践和总结,我想晨报再出发的动力已经很明确,就是不断的创新和进取。在中国报业发展中,晨报还很年轻,他们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这些挑战体现在内容上市场开发上,就是要不断地提高新闻的品质和新的市场渠道,通过创新,不断将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2.
经过十年的不断积累、实践和总结,我想晨报再出发的动力已经很明确,就是不断的创新和进取。在中国报业发展中,晨报还很年轻,他们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这些挑战体现在内容上市场开发上,就是要不断地提高新闻的品质和新的市场渠道,通过创新,不断将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3.
"让第一成为标准"是一句在华商晨报非常流行的"口号",从2008年倒推5年,"第一"有这样一些细节:2007年12月31日,沈阳市皇姑区辽河街道松花江社区正式更名为华商晨报社区,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媒体命名的社区。2007年6月,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曾宪梓、范徐丽泰……在此之前的另一个时间点,"华商晨报世遗会英文珍藏版(号外)"面市,创辽沈地区媒体之先……这句话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组数字: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华商晨报发行量突破了50万份,广告销售额一举跨越两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4.
“让第一成为标准”是一句在华商晨报非常流行的“口号”,从2008年倒推5年,“第一”有这样一些细节: 2007年12月31日,沈阳市皇始区辽河街道松花江社区正式更名为华商晨报社区,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媒体命名的社区。 2007年6月,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曾宪梓、范徐丽泰…… 在此之前的另一个时间点,“华商晨报世遗会英文珍藏版(号外)”面市,创辽沈地区媒体之先…… 这句话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组数字: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华商晨报发行量突破了50万份,广告销售额一举跨越两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5.
"让第一成为标准"是一句在华商晨报非常流行的"口号",从2008年倒推5年,"第一"有这样一些细节:2007年12月31日,沈阳市皇姑区辽河街道松花江社区正式更名为华商晨报社区,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媒体命名的社区。2007年6月,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曾宪梓、范徐丽泰……在此之前的另一个时间点,"华商晨报世遗会英文珍藏版(号外)"面市,创辽沈地区媒体之先……这句话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组数字: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华商晨报发行量突破了50万份,广告销售额一举跨越两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6.
1998年7月20日,2008年7月20日,北京晨报创刊已经整整十周年了! 十年前北京晨报的创刊,创下了京城报业市场的多项第一。当年,作为北京报业市场上第一张都市早报,晨报定位于“精品主流都市报”,为读者提供主流、权威、快速的新闻资讯和贴身、细致的信息服务,成为了广大北京市民早起必不可少的“信息早餐”。  相似文献   

17.
练好基本功才能打硬仗 于知峰:晨报十年,迈的步子非常大,现在在市场上,在市民的心目中,已经深深地扎根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媒体.所以十年再出发,总结十年的经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张青 《新闻导刊》2008,(1):33-34
"给我一张票吧,我从北碚一大早赶来,很不容易的。"这是2007年11月28日,在重庆晨报热线室发生的一幕。票已在现场全部发完,晨报记者编辑都达到一票难求的程度,然而这位女士苦苦要求给她一张29日在重庆金源大酒店举办的晨报理财大讲堂的门票。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武汉晨报》“倾诉热线”注册申请获国家商标局批准,开新闻媒体类产品商标注册之先河。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倾诉热线”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20.
1998年7月20日,2008年7月20日,北京晨报创刊已经整整十周年了! 十年前北京晨报的创刊,创下了京城报业市场的多项第一.当年,作为北京报业市场上第一张都市早报,晨报定位于"精品主流都市报",为读者提供主流、权威、快速的新闻资讯和贴身、细致的信息服务,成为了广大北京市民早起必不可少的"信息早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