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清”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重要概念。中唐前期“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清”理念的文笔实践。他们的山水诗体现了清静、清冷之美,田园诗显示了清淡、清纯之美,现实生活诗蕴含着清闲、清苦之美,心境感悟诗表达了清空、清虚之美。十才子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在其诗歌中塑造出这种美。这些诗作中的“清”之美,不仅继承了前人诗歌中“清”方面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后世对“清”理念的进一步阐释,从这一意义上说,“大历十才子”诗歌中“清”之美在古代文论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考生写人写事的能力比较强,写景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用写自然景物来刻画人物、传情达意,以至揭示主旨、深化主题的能力较差。如何提高这种能力,我们不妨向古代作家们学习、借鉴。一、色彩之美宋祁的《木兰花》“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历来被人津津乐道的是“闹”字妙用,却忽视了绿杨与红杏所熔铸的色彩之美。试想,离开了绿杨与红杏所构成的鲜明画面,恐怕无论如何“闹”,也“闹”不出满园春色来。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七色斑斓。写景艺术要能使画面引人注目,必须以多彩之笔绘出特定景物的色彩之美。人们通常把“感情”同“…  相似文献   

3.
“静”美是中国文艺的审美理想境界之一,在儒释道关于“静”之观念影响下,中国文艺中的“静”美乃是一种空寂之美、安宁之美、清幽之美,它与“淡”美关系密切,“静”境的构建与营造某种程度上即是“淡”美的重要体现,一为“冷淡”,即空寂;一为“恬淡”,即宁静。这决定了中国文艺“静”境主要有两种形态:“空寂”之境与“宁静”之境。“空寂”之境的意象主要以“寒江渔钓”为代表,“宁静”之境的意象主要以“归去来兮”为代表。中国文艺中的“静”境象,无论“空寂”之境还是“宁静”之境,亦无论与之相应的“寒江渔钓”意象还是“归去来兮”意象,皆于静中蕴藏着生命之旋律,充满生命灵动之气,彰显与铺展出一股生命之绵力。  相似文献   

4.
无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抑或客体,都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情的内涵十分广泛,这里主要谈一谈心境或心情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一、心境伴随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会听到这样的交谈:“你这几天过得好吗”?“唉,别提了,不知怎么搞的,这几天我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来。”其实,这是人的心境在作怪,人的心境是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生如果值得活,只是为了注视美。”作家乔治·桑就是用她独具的慧眼,注视寒冷而万物凋零的冬季,款款诠释出了神奇细腻的《冬天之美》。“冬天之美”并不仅仅是“乡村冬日”自然景物的美,更是作者摆脱现实污浊,向往清澈自由的精神追求之美。我们赏析这篇文章,就是细细体味作者是如何将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外射于自然物,创造了一个主、客交互感应的艺术世界,从而逐步展现自己的心境的。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展现语文之美。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则可以让学生“领悟语言之美”、“体会画面之美”、“渲染意境之美”,大大提高语文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茶禅文化既是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禅思想的重要体现。茶与禅在相互融通的过程中逐步催生出了“茶禅一味”的审美理念,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色命题。“茶禅一味”之美包含了三种层次的美:茶禅共通的本性“清苦”之美;心境上的正心、静心和平常心之美;妙悟所领会的精神自由、此岸人间和天人合一之美。“茶禅一味”蕴含了丰富的自然美学思想,肯定了生命本身的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第十册22课《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伴(?)着作者的叙述展示出五幅画面,反映了北大荒美丽而又富侥的景象。全文清新活泼,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特别是五幅画面,依次一一而出,却毫无板滞沉闷之感。这除了五幅画面内容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外,与画面的转换讲究艺术,曲折多变,摇曳多姿,也不无关系。一、顺势推进第一幅画面展示夏天草塘的景色。重点描绘“浪花”。初看,见其动态美;细瞧,见其色彩美。然后,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这草塘寞美啊”来收结具体形象的描绘,点出其“美”的个性特征。而这一声赞叹,触动了作为北大荒人  相似文献   

9.
色彩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喜爱色彩是人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蓝天自云”、“青山绿水”、“红花碧草”、“白雪红梅”,这是因为这些景物的色彩及色彩构成的画面能给人以美感。在诗歌中,尤其是古典诗歌,非常讲究诗的色彩美。诗的色彩美是诗歌三大美(音乐美、色彩美、建筑美)之一。在古诗创作中诗人们十分注重抓住景物的色彩来状写景物,抒写情感。在描写景物之色时,充分运用色彩学原理,讲究色彩词的选用和画面色彩组合,既写自然中固有色,又充分表现一定光线下呈现出的条件色,使所写之景鲜明突出,给人以美感,又寓情于景,丽景抒浓情,从而展示出诗的色彩美。  相似文献   

10.
尼采认为,美是人在特定心境中借给事物的称谓,“并不存在本身善、美、崇高、恶的东西,而是有种种心境,处在这些心境中,我们便把上述词汇加到了我们身外身内之物上面。”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客观对象是否美,取决于审美主体的情感。语文是人文学科,它的审美教育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教材的选用、教具的配备等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则是取决于审美主体心境的创设——学生情感世界的唤醒。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主观永远起着决定作用,学生审美情感的唤醒,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漆朝晖 《学语文》2003,(1):15-15
《冬天之美》这篇优美的散文最大成功之处可以说是景物描写。作者从“心境”入手,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为依托,打造出温馨可人,安祥静谧的氛围,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自从它在1992年北京亚运会上一展风采,便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系梦萦。初中第二册课文《安塞腰鼓》就描述了这种民间艺术,文章的美点很多,择要赏读如下:1、画面变幻美。作者在文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优美画面。有的是慢镜头,如文章开头写后生和高粱地的画面;有的是快镜头,如“狂舞”的五个画面。有的画面是实写,如“后生们的胳膊”那一段;有的画面是虚写,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千里的雷声万里…  相似文献   

13.
荀子所谓“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并不是指没有审美对象,其审美对象是伦理道德之“礼”。在其观照方面,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审美心境,其中的“虚”与“藏”、“壹”与“两”、“静”与“动”是辩证的关系,并由此进入“大清明”境界。“元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是一种精神态度,“大清明”是一种境界,而“虚壹而静”是持有这种态度、达到这种境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极富表现力.教学这篇课文重点不能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而应该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本教学案例依据“交流预习”、“研读共赏”、“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四个板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画面美和语言美,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桥之美”.  相似文献   

15.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关注绘本中的人文价值,适当选用贴近学生年龄、讲述生命意义的绘本,探寻多种教学方式,开启绘本阅读教学的“寻美”之旅,展现绘本的画面之美、文字之美,能让学生获得积极主动的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在感悟“生命之美”“独特之美”“成长之美”的过程中,学生初步认识生命的意义,思考生命的价...  相似文献   

16.
童话是美的。安徒生的童话流露着欺凌中倔强存在的美,格林童话荡漾着浪漫气息的美,王尔德的童话则是散发着超脱尘世而非凡极致之美,被誉为“在英语中找不出能够跟它们相比的童话”。本文就语言层面扼要分析《夜莺与玫瑰》一文中选词与画面之美。  相似文献   

17.
《雾凇》这篇散文,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及其形成原因,语言生动、精练,富有韵律美,适于朗读.教学中,我以“读”为贯穿始末的主线,同时突出习惯培养和口语训练,以彰显“语文”之本色. 一、以读为主线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教材,我以读为主线,以读促学、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欣赏作品文字之美、感受作者心境之美.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衍生出众多丰富的文学样式,其中古典诗词就是这些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因而在学生的儿童时代,语文教学就应该进行古典诗词的文化熏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体验与表达,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提出要多重诵读,感受声律之美;拓展现象,感知画面之美;资料链接,感知心境之美,从而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绝对是《兰亭集序》中最明媚动人的诗句,胜过了“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所描绘的暮春三月江南小清新,胜过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人生顿悟。“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定是经过了生活的历练而后回归的平静,一定是三五好友能敞开心扉的促膝长谈,无论是否有良辰美景,无论是否有钟鼓馔玉,无论是否有梦想破碎的声音,只要能畅叙幽情便足以快慰人心。而这种人间至乐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兰亭集会之美,就美在了魏晋风流名士的默契,就美在了暮春之初那一觞一咏之间。  相似文献   

20.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心境 在这样一个极尽功利化的社会里,盛行浮躁之风。即使是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地受其熏染,心境总是浮泛而不沉静,急欲成功而渐离成功愈远。实际上,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冷静、沉静、宁静,正像古人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境永远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