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驾是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警卫队,驾根据卤簿规模可分为大驾、法驾和小驾。大驾卤簿一千八百三十八人,分为二十四队,列为二百一十四行。小驾仪仗一千五百人,分为二十四队,列为一百二十行。大驾行幸有夜警晨严之制。  相似文献   

2.
礼仪是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准则,礼仪教育对个人生活、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儿童阶段是培养礼仪道德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可以受用终生。本文以唐代儿童的礼仪教育为例,探讨其蕴含的修身教育、家庭伦理教育、交往教育等礼仪思想,区分良莠,以对当今儿童礼仪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唐代虽无系统的商贾家训,但商人家长对子女的“风化”作用值得注意。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教育价值观看来,唐代商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实际上起到了许多负面作用,存在着一系列缺陷。这主要缘于唐代社会的制约和商人职业特点的影响。我们应以史为鉴,重视现代商人家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投降礼仪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的战争中,经常会出现投降服输的行为,其中往往伴随一些礼仪活动,有专家称之为投降礼仪。研究发现,春秋时期战争中投降礼仪经常出现,且不同国家间的礼仪有很多相似之处;战国时期投降礼仪明显减少,礼节也十分简化。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唐朝的王勃“六岁善文辞,十岁能作赋,十三岁便写下了名扬天下的《滕王阁序》”;大诗人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自居易九岁已能够“谙识声韵”,十六岁便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有唐一代,像这样少年而成大器者不胜枚举,从中可以看出唐人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唐代节日特征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代是我国岁时节日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经过唐人的传承、创造和参与、享用,节日文化和节日生活呈现出新兴节日、新兴节俗迭起,狂欢色彩浓厚,户外活动频繁,宗教因素普遍存在,节假日广泛设置,胡风弥漫等时代特征.节日时代特征的出现与整个唐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它既是唐代社会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其缩影和表征,还是影响唐代社会整体面貌的一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7.
养子本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宗法制及其伦理观念的影响,养子现象并不普遍存在。唐代统治者对异姓养子也采取禁止的态度,但在唐代中后期,由于胡族风气的濡染和军事形势制度、政治形式的变化,养子现象在藩镇出现并流行起来。藩镇养子风气影响了宦官养子,加剧了社会动荡,败坏了社会风气,对唐后期和五代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陵地区在唐代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唐中后期其经济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各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文章将对唐代江陵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该区粮食生产状况、农业经营模式等进行全面地探究,以更好了解唐代江陵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及特征,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唐代总结了秦汉以来丧服礼俗的变化,根据实际的社会情况和统治需要,对丧服制度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充实和完善,并载入礼典,为后世遵行。它标志着封建宗法制度以及封建的族权、父权和夫权的成熟。改制表面上提高了一些妇女和外亲的丧服等级,但是实际上未触及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结果使妇女受到夫权和族权的更严密束缚。丧服制度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滞后性,对今天的社会仍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唐代江南地区的私学教育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地区的私学形式主要有私人授学、私塾、习业山林和家学等形式。江南人之间的私人授学风气相当浓厚、普遍,许多士人还寄居僧舍求学修业,或隐居山林乡村习业。士人家庭中的女性常常承担教育子弟的责任。多样化的江南私学对唐代江南地区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唐代投匦制度的创置、发展和变化.认为投匦制度丰富和发展了唐代的谏议制度;促进了司法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和公正廉明,基本达到了"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唐代与阿拉伯帝国壤接以来,政府间虽无明确文书交往,然而民间交通贸易乃时却卓然可观,承继于汉的丝绸之路在此时重焕光彩;海路相对畅通,两地商船星缀于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由于唐代在边疆地区有效地设置了各级地方政权,影响广布.逢其时,跨越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的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必然成为双方贸易的重要对象.双方筚路蓝缕,循前人之陈迹,互为利益,一时间粲然可斐.她们之间的商贸交通在中世史上具有重要的承绪地位.  相似文献   

13.
唐代和蕃女性达30多人,她们以公主的身份,肩负着唐统治者的"成万里之婚,冀定四方之业"的政治使命,为完成这一任务,和蕃公主充分发挥了和平使者、文化传播者、经济推动者、民族融合实践者的作用,为唐代边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15.
礼仪犯罪是古代的一种特殊犯罪形式.这一点唐代已通过明文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出来,即通过对礼仪犯罪的制裁来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中国古代的社会控制是各种手段综合运用的结果.通过<龙筋凤髓判>这部判例来探究礼仪犯罪的深刻历史和社会根源,从而重新审视我们现今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6.
唐代佛教盛行,官方佛经抄写活动频繁,与官方佛经抄写制度关系密切.通过研究表明:唐代官方佛经的抄写有专门的组织,由官方寺院及僧人、官方抄经机构及地方政府完成.官方佛经在进行抄写时,有一整套严密的抄写流程,并由专职政府官员对其流程加以监督,同时政府有完善的后勤供给措施来保障佛经的顺利抄写.总之,唐代官方佛经抄写制度具有严密、完善、规范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7.
唐代安徽学子在进士科考试中成绩显著,特别是唐后期,进士数量大幅增加。学子们在科场上的优异表现,关键得益于教育的进步;由于各种形式教育组织的发展,唐代安徽社会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涌现出一批科场精英,这些人才又推动了安徽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从安史之乱至唐末,官僚士大夫和普通民众大量移居江淮,不仅推动该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开发,也促进了这一地区人才辈出、文化发展和社会风尚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墓葬"源于古人"入土为安"的观念,主要是出于对逝者与灵魂的敬畏。冀中地区在唐代属于河北道,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且人口较为稠密,发掘的墓葬十分丰富。墓葬形制是一个古墓最直观的反映,且具有等级之分,不同身份的人去世后,会选择不同等级的墓葬形制,因而墓葬形制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从初唐到晚唐,墓葬形制多样化,呈现出的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对研究冀中地区的墓葬文化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唐代交通发达,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外出,无论是长途旅行,还是短途出游,外出时都有符合时尚的出行装。在武德至天宝的一百多年里,由幂离而帷帽继而胡服接着仿男装,至中晚唐露髻装大行其道,出行装时尚变化脉络清晰。这种变化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义,不仅反映出妇女在时代变迁中的心理变化过程,还体现着妇女思想意识与社会历史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对唐代大将裴行俭的一生经历进行剖析述评。裴行俭出身于官宦世家,通过努力考取明经,同苏定方学习军事知识,为稳固国家边疆、平息突厥叛乱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并因此获得崇高的赞誉。他在治边、安边方面的诸多举措及个人才干作风,迄今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