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英语教学里的交际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力争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这种能力是否培养起来了,也是在使用当中检查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英语教学里的交际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力争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使用,使整个教学活动都成为以英语进行交际的活动,努力使教学过程交际化。  相似文献   

4.
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原则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英语教学的交际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堂和课外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使用。  相似文献   

5.
【案例背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交际原则。这就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更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来用,从而彻底摆脱“哑巴英语”的困境。小学阶段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口语表达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听懂相关熟悉的话题,并能  相似文献   

6.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法东北师大赵俊峰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作到以下几点:一、教学过程要交际化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交际化,是当...  相似文献   

7.
叶玉莹 《考试周刊》2014,(79):95-95
<正>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外语教程改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外语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成效有目共睹,外语教学进入了交际时代。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语言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思考的问题。新课程英语教学培养学生交际能力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注重整体教学。英语教学里的交际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  相似文献   

8.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课堂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一、活化教材。奠定交际活动的基础教材是统编的,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要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借助各种教学媒体,把教材内容激活起来,还原为活生生的交际现实。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里的交际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力争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在英语教学里要把教和用统一起来考虑;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用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用什么;怎样用就怎样教,怎样教也怎样用.教师或学生不是单纯地教或学英语知识,而是通过操练,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尽量利用教具,创造适当情景,进行以英语作为交际的真实的或逼真的演习.这样使学生不仅能学得有兴趣、有成效,而且能真正学到英语的用场,学了就会用.要使学生从最基本阶段起就迈入实践掌握、尽早运用的正确之路.要设法使学生爱学、勤学、会学,把兴趣与意识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兴趣一直高涨:把成绩和能力都抓住不放,能力一直得到突出;把教与学密切结合,使学生经常可以在脱离教师情况下,沿着正确的轨道自主前进.  相似文献   

10.
洪洁 《中学教学参考》2012,(13):118-118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英语作为一种实用语言,在教学中,其交际功能日渐突出。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关注并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英语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交际的机会,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课改时,英语教师应进行的一场教学变革。  相似文献   

11.
高职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在课堂内外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交际教学法主张建立真实或准确的语境,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因此,交际教学法很好地契合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里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对症下药及学生与老师、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谈怎样培养中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冯巧妮 《湖南教育》2003,(23):54-54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还要求教师和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如何使英语教学交际化呢?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于交际教学的展开。具体的师生关系一经构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交际教学展开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师生的人际关系非一般的人际之情,因为师生的教学交际是建立在教学的基础上的。其次,英语教师应善于运用交际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或学生不是单纯地教或学英…  相似文献   

14.
高中英语新教学大纲对听、说的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学生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说,在高中课堂上,语言被定位为以话题为内容的载体,是支撑交际行为的工具,是为培养交际能力服务的。因此,高中阶段,对听、说的教学要求不再是单纯的听和说的技巧训练,而必须把发展听、说基本技能融入培养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中去。因此,要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话题,挖掘出话题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来展开讨论交流。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话题背景,如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环节之中。怎样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大纲及教材的交际性教学原则,组织好课堂英语教学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图对课堂英语交际教学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前,英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应用型人才要求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实践"双重活动"是对"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个极端的匡正,是治疗"满堂灌"的一剂良药。英语教师可借鉴双重活动教学法提倡的六项双重原则和五个步骤来活化精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第一册中第三单元"The Present"为课例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因为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还要求师生把英语作为实际工具来用。如何才能把英语作为实际工具?笔者以为至少应达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交谈合乎英、美人习惯以及语体要得当等三项要求。下面就这三方面分别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变英语课为语言实践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进行交际的工具,而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英语是外语教学中的主要语种,如何根据语言自身特点,挖掘教材内在因素.发挥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师努力达到的目标。结合教学实际,本文提出要把英语课上成语言实践课,这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9.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这种能力是否培养起来了,也是在使用当中检查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里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里,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主要形式。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特别是课堂上使学生沉浸在英语中,才能尽快使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因此,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作为交际工具来学。在英语课上师生有不少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组织教学、讲解单词、课文和语法、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讲评和考核、学生请老师解答疑难问题等等,都可以用英语进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所用的英语,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