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裁判文书改革是庭审方式改革成果的体现,经济一审裁判文书改革又是经济裁判文书改革的重心.本文针对旧模式经济一审判决书的弊端,结合庭审方式改革成果,提出了新模式经济一审判决书的结构设计,详尽说明了新模式的结构特点及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裁判理由的写作历来被公认为是裁判文书制作的灵魂.但司法实践中其存在的问题却非常严重.如判决理由简单化、模式化,证据采信理由论证不充分,引用法律不规范、不缜密、不具体等;裁判理由改革是裁判文书改革价值目标中公正、效率价值的充分体现.它不仅要求加强对庭审中有争议的证据进行分析、认证,而且要求记录裁判过程,公开裁判理由.  相似文献   

3.
司法中立、公正平等、透明公开、独立、民主、效率、司法职业化、司法为民等现代司法理念对裁判文书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裁判文书的创新应该继承我国历史上判词优秀的民族传统,大胆吸收国外裁判文书的先进经验,及时反映司法改革的最新成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裁判文书真正成为“公正与效率”的载体、沟通法官(法院)与公众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经济审判方式改革可以突破人员素质等制约因素而得到深化;应在现有法律范围内寻求变通的方法,不应拘泥于现有法条,也不应抛开现有法律规定另起炉灶;应以审前程序为“突破点”,以裁判文书改革为“着力点”;不应简单地以开庭率作为衡量公开、公正的标准;审判准备程序合议庭成员不应介入;衡量经济案件错案标准应以判决作出时的法律事实为依据;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有明确的分工。  相似文献   

5.
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是国家审判机关专门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件,是展示公正和效率的载体。制作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裁判文书改革,要使裁判文书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文明、公正司法形象的载体,真正具有司法权威。裁判文书应兼顾全面完整性和简洁概括性的结合,应做到文字通俗易懂,该繁则繁,该简则简。制作裁判文书,法官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发挥合议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琳  王芳 《天中学刊》2014,(1):46-49
裁判文书是法院最终判决结果的载体,记录了整个司法活动的过程。将裁判文书公布到网上有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有助于促进法律适用统一。裁判文书网上公开过程中会出现不同权利之间的博弈,法院要切实平衡好各方利益,才能保证司法公正的实现。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工作在我国刚刚开始,其公开内容、公开程序、配套机制等相关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为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推进裁判文书全面上网工作,还需要开展一系列工作,如:完善立法,规范公开内容,严格公开程序,建立配套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7.
闫博慧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5):67-71, 102
裁判文书是法院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经过审理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书面决定。作为司法权和审判权运作的结果,裁判文书不仅仅是法官对于当事人诉权的答复,它更是司法公正与公信的载体。随着司法制度改革力度的加大,裁判文书改革也在不断完善。然而在裁判文书公开制度方兴未艾的同时,也显现出一些实际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以便更好地发挥裁判文书的功能和作用,以裁判文书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太原大学学报》2020,(1):54-63
我国民事诉讼诉答文书缺乏具体规范要求,当事人或者代理律师书写诉答文书颇具任意性,诉答文书的补充、修改缺乏规范约束以致诉答颇具流动性,被告或被上诉人不提供答辩状很普遍,法院也并不要求提供,使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功能受限,庭审效率受影响,当事人程序公平权利受损,与近几十年的司法改革、诉讼程序规范的改进脱节。国外的诉答程序、诉答状规范具有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当改革现状,建立诉答有效的文书规范,提高审判效率,保障当事人的公平程序权利,保障裁判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一直都存在庭审形式化问题,特别是形成了"案卷笔录为中心"的审判方式.在这一审判方式下,法庭审判成了侦查机关成果的确认程序而不是查明案件事实的过程.本文在分析侦查案卷对庭审形式化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此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审判方式改革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的审判方式即是以诉辩式庭审方式取代传统的纠问式庭审方式,对行政诉讼新的庭审方式中如何认证、质证及其具体的操作方法文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裁判文书作为法官向诉讼当事人和社会最终递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材料,是彰显法律公平正义和司法高效权威的有力宣言。但近些年来,裁判文书的质量不高已成为我国许多基层法院工作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裁判文书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形式,指出了主要成因,并就改进裁判文书质量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裁判文书反映法律精神由其根本属性所决定,反映的方式既有直接方式,也有间接方式。裁判结果的推出需要三段论的法律推理模式,但又不仅限于此。理解事实与法律的缠结现象既是构建裁判理由的基础,也是裁判文书反映裁判过程与结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这一范围同时关系着司法机关的监督范围,受害相对人诉权范围以及行政裁决范围。通过收集与分析山东省各级法院2013年、2014年一审3802份行政裁判文书,对行政一审情况作一分析并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做出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控辩审三方分工负责,法官居中裁判,控辩双方相衡对搞的控辩式庭审方式中,如何保持控辩双方职能的平衡,以实现司法公正,这是规范庭审活动,改革庭审方式所应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在控辩平衡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信赖的能力,它包括三个必备的结构性要素:司法自制力、司法判断力和司法排除力。裁判文书作为司法公信力的载体,应确立裁判文书的公信力。即:裁判文书应全面记录裁判过程,展示程序公正,以增强公众对司法自制力的信任和信赖;应论证说理,展示裁判理性,以增强公众对司法判断力的信任和信赖;应公之于众,展示透明理念,以增强公众对司法排除力的信任和信赖。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司法改革致力于通过隔断法官庭审前与卷宗的联系渠道来实现庭审实质化,但实践证明,此种进路的改革削弱了卷宗对于法官判断的全面支撑,导致庭审混乱并损及庭审效能;鉴于阅卷式裁判的制度惯性,更为可行的路径是去改造卷宗,并通过加强案卷移送尝试将阅卷式裁判与庭审实质化进行调和,在强化卷宗对抗性的基础上提高法官阅卷的全面性,进而实现庭审实质化的目标。为此需要落实追诉机关全面收集证据的责任,保障律师意见及其他辩护材料全面附入卷宗,借助于卷宗的公开与责任属性强化辩护权的保障,使法官聚焦案件争点,提高庭审效率。  相似文献   

17.
语体的融合与转换——以古代判词为基本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裁判文书的语言体式是典型的公文语体,而古代判词却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表现出文学语体对公文语体的渗透与融合。这为我们从动态的角度研究语体的渗透、融合与转换提供了依据。可以通过语体的动态分析揭示出裁判文书语言背后的一些规律,为当前的裁判文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庭审实质化是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关键性内容,与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审判制度、司法责任制等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共同决定着诉讼职能的发挥。践行庭审实质化,要求以完善审判程序为基础,落实相关配套措施为保障,真正实现"事实查明在法庭、证据认定在法庭、判决形成于法庭"。  相似文献   

19.
中英两国无论在民事庭审组织制度、庭审前准备制度、审理判决方面都有区别性一一致性,弄清这些区别性和一致性,以便为我国民事庭审的改革提供参考。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民事庭审实践经验为基础,借鉴、吸收英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事庭审制度,才能形成即与世界民事庭审制度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庭;审芝就中国民事庭审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公开裁判理由,加强裁判文书说理性,对于解决诉讼争议,化解矛盾,减少不必要的上诉、申诉,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我国裁判文书说理性不强问题,本文从剖析裁判文书说理性不强的原因出发,借鉴域外裁判文书说理性的经验,为我国裁判文书说理性的提高提供思路,建构符合我国司法实情的说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