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人性观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工作者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性观,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性丰满,主体性突出,有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个体.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的人性观问卷,对359名大学生的人性观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比较认同人本主义学派和认知学派的人性观,较少认同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性观。人性观差异性的研究显示,男女大学生之间,不同学科的大学生之间,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之间在人性观的一些因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管理学的人性假设观揭示了人性的多种表象及其特性,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指明了人性的本质。纵观人类发展史,人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而不断地趋于复杂、进步与完善。管理者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积极推行人本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心理治疗理论领域,人性观是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对高校心理委员的人性观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目的在于指导心理委员以人性观为基础开展各项工作,对心理委员进行恰当的开导,重点培训大一心理委员,充分发挥高年级女性心理委员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西方的管理人性观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的管理人性观主要有理性经济人性观和社会人性观,前者最初由亚当·斯密提出,泰勒应用到其科学管理原理中;后者由梅奥和他的助手提出并应用到管理理论中。笔者认为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应正确借鉴西方的管理人性观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相融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人”是什么?人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人存在的意义何在?怎样才能使人成为人……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阐释构成了人类思想史上人性观的嬗变。而残疾人作为人类中差异性较明显的弱势群体,其命运、生存状况和教育状况更是与作为时代精神反映和集体无意识的人性观有着密切联系。在中西方人性观的嬗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人性观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美国心理学者编制的三个量表为工具,对烟台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人性的哲学问题的看法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大学一年级学生对人性的肯定程度明度地高于其它年级的学生;理科系、体育系的学生比文科系、音乐系,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对人性所持的态度更为积极;同时,作者发现总体上中国大学生的得分比美国大学生的得分要低,这一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性观与心理咨询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人性的本质有助于心理学家更好地了解人、关心人。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人性观是一切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不同学派有其不同的人性观假设。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应充分考虑到咨询师自己的人性观和来访者的人性观背景,在确立咨询态度时,注意自己的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9.
威尔逊的人性观是外交学家在研究威尔逊时忽视的方面。本文对威尔逊人性观的内涵、思想来源及其对威尔逊生活和事业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
人性观是心理治疗及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及以人为中心三大心理治疗学派人性观的总结、评论,梳理了三大学派人性观的取向及其不足,同时指出了人性观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心理健康观念及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及维护措施的认识较为清晰,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感到模糊,特别是对于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品德问题感到混淆。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加重师生的负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忽视预防性和发展性目标。  相似文献   

12.
晚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阐发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其内容包括对劳动在人与自然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详细考察、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精辟论述和对人与自然矛盾解决的途径的系统阐释。恩格斯的自然观对于我们揭示当代生态危机的实质、探寻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以及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极其深刻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本质及其标准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标准,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质是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的正常运转;心理不健康不同于心理障碍,它是平衡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不平衡态。心理健康标准的个体发展性取向本身就包含了社会适应性取向,既具有文化相对性又有跨文化性。  相似文献   

14.
使用文献法,目的在于研究后现代心理学人性观视域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作用。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涉及社会职业认可、教师个体专业素养提升的问题,也涉及复杂的人性问题。后现代心理学的人性观认为,人是多元化与去中心化的,是具有主体性与差异性、独特性与创造性的。后现代心理学人性观可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定启示。这种启示表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使教师能以更开放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学生,建立起去中心化的教师;要能够适应不同角色的集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师;要能够打破个体创造性的局限建立群体反思具有创造性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荀子人性思想既是其天人关系观在人自身的体现,又是其整个治国理论的基础。这一思想可以归结为“性恶善伪”四个字。荀子的人性论,与其说是人性恶,还不如说是人性不善。荀子的人性论必然导致对圣人或圣王政治的强调甚至崇拜,这是其人性思想的社会论意义。荀子人性思想自身矛盾的症结,则在于他对于圣人或圣王统治的强调。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是指在研究全程中系统考虑个体与群体、家庭与学校、内因与外因、心理与行为、问题与解决等多方面的条件、作用和效应,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体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方法论原则、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系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自然与关于人的本质的“人性观”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而“人性观”之所以能呈现出理性主义、自然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等形态的演变,并统制着西方心理学发展的理论形态.根源在于“人性观”具有西方心理学理论形态滋生与演绎的哲学前提。因此,追问和探寻西方心理学更替的根基所在以及发展脉络势必为拓展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视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主体性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客观性本质,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人的完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人性无善无恶论,以及扬雄的人性善恶相混论,笔者希望通过对儒家文化的分析来为传统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以其与时俱进的超越性和富于人情味的鲜明理论品性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据此,本文沿着马克思探索人的本质的思想历程综合考察了人的本质,并强调人的本质的完整实现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和谐统一,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内在动力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