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后,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单一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管理体制。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的权威和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又对地方进行了合理的放权,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和职责进行了合理的划分。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国家里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妥善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联系十分广泛和密切的基础上,同时又以垄断资本和福利国家经济为其深刻的经济基础,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我国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一个时期里,中央与地方关系长期在不合理状态中运行,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关系打破了旧的格局,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东西方国家里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妥善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联系十分广泛和密切的基础上,同时又以垄断资本和福利国家经济为其深刻的经济基础,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我国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一个时期里,中央与地方关系长期在不合理状态中运行,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关系打破了旧的格局,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是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焦点,李大钊对此问题的思索就是一个缩影.在袁世凯统治时期,他抨击省界之见,赞成中央集权,其政治主张接近旧立宪党人;在段祺瑞当政时期,他反对专制主义,转向地方分权,其政治主张与国民系一致,具有联邦主义倾向;在联省自治前后,他弘扬民主自由,揭橥联邦主义,其政治思想也进一步升华.可以说,民国成立以来,他的思想经历了从主张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到主张单一制下的地方分权,再到主张联邦主义的变化.其思想演变折射出民国政争的波谲云诡,并与民初以来地方政治思潮上升的趋势相吻合.不同的是,在五四时期,李大钊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不仅与资产阶级联邦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其国家结构思想极具特色.他的立论基础先是联治主义,后是平民主义,在当时都与众不同;他对联邦制国家结构的偏爱甚于其他主张联邦制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他批判资产阶级联省自治派,但不反对联邦制度,他对联邦制的设计与中共“二大”的构想有所不同;他对世界联邦主义的设想也独树一帜.这些都体现出李大钊国家结构观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府际关系中的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及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府际关系通常指国内各级政府之间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即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以及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当前,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在于构建“集分平衡”——集分有别、集分有度、集分有序的新型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后中央与地方财权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后,地方财权大大膨胀,与中央财权的旁落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央与地方的二元财政体制逐渐取代中央的一元财政体制.这种变化与时局以及新政的推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探索中,孙中山,邓小平三人主要思想各有所侧重,具体来讲,孙中山的主要思想是均权思想,毛泽东则是扩大一点地方权力,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邓小平则是权力下放,中央必须有权威,三人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正确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建设强大的国家,其中邓小平的思想是对毛泽东的继承和发展,毛、邓二人的思想与中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和计划经济密切相关,三人之中,由于孙中山的构想带有理想化色彩,加之当时孙大权旁落,未能付诸实践,而毛泽东主要靠非制度化手段来实现其思想,邓小平则是通过制度化手段来实现其思想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邓小平基于同样的政治理念,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做了积极探索。由于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在考虑问题的立足点,视角,处理问题的方式,途径及效果上各不一样,构成了我们党关于中央与地方思想和实践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集权与分权问题是民初政坛中央与地方争论的焦点 ,这在军权问题上也有深刻反映。围绕对军权的控制问题 ,双方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 ,最终中央政府借助武力 ,同时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军权的措施 ,暂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军事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民初国会制宪中中央与地方关系论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初国会正式制宪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从这些论争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焦点,模式与国情,地方地位的界定等。但由于客观政治环境的影响与局限,一些良法美意也只能化作流星。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及其竞争力提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指我国不同行政区域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吸引资本、技术等可流动生产要素流入而在投资环境、市场制度、公共服务与物品供给、政府效率等方面展开的跨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它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明智之举在于对其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规范,鼓励具有正面效应的竞争,遏制产生负面效应的竞争。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应着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具体措施有依法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建立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合理秩序等。  相似文献   

13.
民初的央地关系一方面处在国家转型的大环境下,另一方面也深刻制约着国家的转型。辛亥革命后,由于对抗性的央地关系,中央政府始终没有获得充分合法的权威,积聚起强大的国家能力,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整合,完成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任务。近代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新兴的主导力量,这支力量必须能打破央地权力的既有格局,有效地对整个社会进行整合、动员和治理,唯其如此,才能把中国引入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理性道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中央与地方财税权关系背景分析,就中央与地方之间在税费制改革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构建完全信息Stackelberg博弈模型。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抽象为博弈模型的局中人,通过寻找局中人的Nash均衡解,得到:地方政府上缴税费总额应与中央政府预算支出相等;降低征税成本,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总收入;对中央政府支出的有效控制,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民国初年政治斗争的焦点之一,当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联邦制与单一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军民分治、省制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上,袁世凯维权是尚,藐视民主,忽视地方,结果激起了强烈的反弹,随着其政治合法性危机的发生,地方势力再度崛起。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 1 949年 1 0月建国以来 ,已历时 50余年。 50多年来 ,我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进行了艰辛探索 ,从建国初期确立的苏联模式到如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此间几多曲折。其中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的处理 ,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党的治国方略 ,同时它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本文试就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作为切入点 ,对我国 50多年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迁作一审视回顾 ,意在阐明当前改革的合理性、必要性、迫切性以及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是中共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初步实践。这一时期,它勾画了联邦制与单一制结合的混合国家结构,健全了中央与地方政权机构并初步划分了双方的职权,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监控和双方的沟通。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断续性、法律规定与现实差距大、移植性等特点,其中一些教训值得后人吸取。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命题。传统的、单一的行政途径不仅不能有效解决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反而使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走出这一法治困境的关键在于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为了推进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我们应当以坚持“法律保留”原则为重心,不断完善相应的权限划分机制、权力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坚持中国与地方关系调整的动态调谐和静态平衡相结合、适应国情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维护中央权威和尊重地方发展自主性相结合、职权对称和法制化相结合、中央与地方分权和国家与社会相结合等"五个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