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析学校道德教育的知行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教育课及实践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个人、社会和他人关系的道理,而且要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行为,引导学生对德育理论从认知上服从、情感上同化上升为倾向上的内化和社会实践上的外化,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即探索如何做人,做什么样人  相似文献   

2.
德育教育对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课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关于做人的道理,而且要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行为,探索如何做人的规律,做到知行统一,从而完成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集体主义思想品质,做合格的大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仇敬东 《职教论坛》2003,(16):54-54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必须加强素质教育。现就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问题谈点看法。一、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最后的落脚点是在“学会做人”上。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仅仅掌握若干职业技能,未必能把事做好。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爱岗敬业尤其重要。学校与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校德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仅止于“知”,没能把“知”转化成为“信”和“行”,从而不能完整地达成课程目标。这是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培养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角度,对如何有效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这里所说的社会认知,不仅包括学生对社会人和事物的意识或认识,还包括对社会本质、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的感知和反映。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往住忽视学生的社会认知与学校思想教育的内在关系,从而影响了学校思想教育的效果。其实,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在学校思想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在活动和交往中,外界各种影响,反映到教育对象的主观世界中,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形成行动动机,并在思想上作为行动方式的选择,然后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行动动机转变为实际的言行,在多次重复的活动中,行为变成习惯,变成个性。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来看,“知”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这里的“知”不仅是思想品德的理论认知,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它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思想品德教学就是通过让学生“知”从而达到使学生“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辩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认识、检验、践行,把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道德生活等一系列实践过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指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德育过程是使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也是外在的准则、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准则、规范的过程。如果说智育过程要解决的主要是“知与不知”问题的话,那德育过程就不仅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即教育者不但要把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教给学生,使学生对此有所认知和理解,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把一定社会、一定阶…  相似文献   

9.
张璐璐 《生活教育》2014,(15):19-21
当前新课程的改革使得思想品德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生活教育等,但是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标准却以升学考试为主。这导致思想品德中的德育缺乏"知情意"合一,脱离社会实践,忽视师生互学等。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注重"知情意"、"社会实践"、"师生互学"等,强调"真善美"和谐地发展。这对当前的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诚信做人,是社会中一种最真挚的品格,只有知行目标统一的人才能受到其他人的尊重,这也是做人最应该遵循的一种道德。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给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影响,它教给学生们许多人生哲理,其中诚信教育是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不仅是让学生们懂得该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的知与行保持一致,坚守诚信品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素质,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思品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法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只重知识传授,采用空洞说教的方式开展教学,而应通过有效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情感、直觉、悟性等去体味与领悟,从而内化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2.
胡福凤 《文教资料》2010,(15):145-146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靠强行的灌输是行不通的。只有使思想品德课充满“人情味”.在“润物细无声”中才能促使学生形成思想品德。因此.教师要学会让课堂充满“人情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德育功效,使学生达到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学生思想品德测试是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项得力措施.为此,我注意了下面三点: 一、双项命题,“知”“行”统一.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关键,是目的.因此我在品德测试中注意了双项命题,“知”“行”统一.一项是认识、情感方面的测试(对人们思想行为及社会现象的判断评价等),由品德课教师评分;二项是意志、行为方面的考查(做出了什么努力,有什么行为表现等),由班主任和学生集体共同评分.综合上述两项评分,才是学生品德实际得分.这样评分,就能促使他们努力提高思想认识、丰富道德情感,积极锻炼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德.  相似文献   

14.
正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学生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检验思想品德教学实效及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根本依据。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思想品德教师应在不放松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通过强化对学生的行为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谈谈如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道德教育的现代探索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古今”关系和“中西”关系,而两者又可归结为“中西”关系。但是实然状态的西方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并非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有效。本文根据西方社会的现代性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分析了西方学校现代道德教育存在的四个问题:生存资格问题、发展主义问题、中立态度问题、主知主义问题,期望通过认识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实现正确地、辨证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朱熹德育知行观是对先秦儒家及二程的德育知行观的继承和发展。朱熹德育知行观的具体应用体现在其贵知、重行和知行相须的德育方法上。朱熹知行统一的德育方法对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高校德育要深化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要加强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做到以知导行,以行促知,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师课前可以根据教材及学生实际,引导其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感悟道理,升华情感;课堂上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课后要将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使课外实践活动成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8.
黄春芳 《考试周刊》2012,(41):121-122
思想品德新课标对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作了如下阐述: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培育“四有公民”奠定基础。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善当学生的“经纪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很好地与社会接触、融合,从而以实践长知识,以知识助实践,最终达到知行统一、行中求知、知以导行的良好效果。那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如何当好学生的“经纪人”呢?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从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来看,德育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养成过程,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知识、情感、意志、操行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在有关德育本质的研究和讨论过程中,德育的主体问题争议很大,出现了“学生单一主体论”、“互为主体论”、“主体转换论”等,这些“不同主体理论之所以出现,最主要的是关注我国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主体的理论和实践所带来的问题,从而对单一主体中教师主体的怀疑和否定的结果。其实质就是反对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教师中心论’,本身具有积极意义”。对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